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03-07师赞景
师赞景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师赞景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9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营养支持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期时由于缺少氧气使得二氧化碳潴留现象加重,肺部因缺氧或感染使组胺大量释放,引起血小板聚集,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等,致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形成血栓,诱发呼吸衰竭。此时患者能量消耗严重,呼吸做功增加,常由于摄入量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1]。为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对其的营养支持治疗。鉴于此,作者将营养支持应用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52~82岁,平均年龄(62.5±5.2)岁;心功能Ⅲ级者27例,心功能Ⅳ者19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为51~79岁,平均年龄(61.5±5.3)岁;心功能Ⅲ级者25例,心功能Ⅳ者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临床常规处理,包括给予抗感染治疗、支气管解痉、吸氧、呼吸兴奋剂、建立通畅气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祛除诱因,改善通气和换气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所提供的热量根据基础能量补给。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即20%中长链脂肪乳250 ml、5%复方氨基酸25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口服能全素500 ml,1次/d;同时配合日常饮食,其所需热量中40%~50%为碳水化合物,30%~40%为脂肪,10%~20%为蛋白质,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两组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PaO2、PaCO2的变化情况,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46) 对照组(n=46) t P体重(kg) 治疗前 53.2±7.5 52.6±6.5 0.410 0.6828治疗后 54.3±6.5 53.2±7.2 0.769 0.4438血清白蛋白(g/L) 治疗前 30.21±0.58 30.15±0.52 0.522 0.6027治疗后 37.51±0.58ab33.51±0.58 33.074 0.0000淋巴细胞计数(×109g/L) 治疗前 1.58±0.32 1.57±0.31 0.152 0.8793治疗后 3.59±0.25ab2.35±0.21 25.758 0.0000 PaCO2(mm Hg) 治疗前 61.35±8.25 60.35±8.69 0.566 0.5728治疗后 40.35±5.25ab51.36±9.61 6.819 0.0000 PaO2(mm Hg) 治疗前 51.36±6.25 52.36±5.36 0.823 0.4123治疗后 63.25±9.58ab54.25±5.36 5.560 0.0000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时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由于其病情严重且反复发作,呼吸做功增加,能量消耗严重,但患者进食少,故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尤其对于急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者而言更甚,可对其肺结构和免疫功能造成损害,使感染和呼吸衰竭难以控制和纠正,使病情恶化。
因此,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对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减少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以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血气指标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能力,且可改善患者通气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与王建茹等[3]研究基本一致。由于过量的糖可经糖元异生作用生成脂肪,导致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致使呼吸负担加重。故本组研究中未给予高糖营养,主要以高蛋白、高脂、低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摄入的增加可为组织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防止低血蛋白症的发生,避免器官功能损伤的进一步加剧;氨基酸的补充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持氮平衡。
综上所述,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陈爱军,孟学兵.辛伐他汀联合营养支持对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呼吸衰竭免疫功能和血气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2015,25(5): 892-894.
[2]段建明,许芳,刘萍,等.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0(5):288-289.
[3]王建茹,王越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469-4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59
2015-10-21]
274400 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