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的影响及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2016-03-07张明星师晓天李小兵许冰张新华吴相稳夏文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率根治术

张明星 师晓天 李小兵 许冰 张新华 吴相稳 夏文超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的影响及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张明星 师晓天 李小兵 许冰 张新华 吴相稳 夏文超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细菌感染情况。方法5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术后,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者术后1~2 d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为(4.95±0.85)ng/ml,观察组为(1.15±0.55)ng/m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率为10.7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运用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术后炎症与细菌感染发生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食管癌;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

食管癌在现代外科临床中极为常见,它是胸外科比较多发的肿瘤类型之一,手术治疗是首选方式[1]。但部分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烧心、吞咽不适等症状,从而较为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逐渐成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此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临床的一致好评[2]。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食管癌的最佳方式,本院组织开展本研究,并做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食管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3.5±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

1.2方法 对照组选取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铺巾、消毒。进入患者胸部探查,将纵膈胸膜切开。将患者各段食管游离,并于肿瘤上端将食管切断、结扎,胸腔止血后逐层将胸腔关闭。腹部手术:在上腹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进入腹部探查,将患者腹部食管周围腹膜切开,并将患者食管下段拖入腹腔,分离淋巴结蒂组织后游离胃部大小弯和胃体,切除贲门与胃小弯部分,将成型的胃管提升至患者右侧颈部。颈部手术:将患者颈段食管和胃底部充分吻合,并将胃管送入到患者胸胃部。

观察组选取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胸部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铺巾、消毒。取侧卧位,在患者右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小切口,腹腔镜进入胸腔、探查。适宜进行手术的患者,在其右侧肩胛下角线第5肋间做小切口,进入腹腔。将患者纵膈胸膜打开,游离胸段食管与双侧喉返神经,逐层关闭胸腔。腹部手术:在患者上腹正脐下、左上腹和右上腹做小孔5个,运用腹腔镜进腹探查。适宜手术的患者,在其上腹部接近脐部做小切口,沿患者胃小弯中段分次向闭合贲门,制成管状胃后进行胃底缝合。颈部手术:取患者左侧下颈部进行切口,游离皮瓣后清扫患者淋巴结。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切除患者胃小弯,并做大弯侧胃管,食管与胃管充分吻合后可将胃管送入到胸胃部,留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细菌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4.95±0.85)ng/ml,观察组为(1.15±0.55)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率为10.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率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率比较[±s,n(%)]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血清降钙素原(ng/ml) 细菌感染率对照组 28 4.95±0.85 8(28.57)观察组 28 1.15±0.55 3(10.71) P<0.05 <0.05

3 讨论

食管癌在我国临床中较为常见,近些年来,食管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全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已经成为外科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式。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传统的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从原来的30.0%增至54.8%,但此种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的后遗症同样是不可估量的[3]。肺部感染是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肺部感染是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全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式,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全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不仅为广大食管癌患者带来了福音,还有效提高了我国外科治疗的整体水平。

血清降钙素原是临床衡量患者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患者在接受创伤性手术后,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会在术后1~2 d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创伤性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出现的全身炎性反应和感染等有关。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细菌感染率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运用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术后炎症与细菌感染发生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1]林艳,翁金森,王英,等.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降钙素原及感染率影响的观察.福建医药杂志,2014,36(5):20-21.

[2]杨炎,刘华,郑萍,等.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残留食管反流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76-79.

[3]张晓凯.食管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反流的影响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57-58.

[4]柳硕岩,王枫,郑庆丰.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9):947-9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32

2015-11-16]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二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率根治术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