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6-03-07吕晓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肩锁肩峰肩部

吕晓峰

探究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与防治对策

吕晓峰

目的对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究防治措施。方法10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给予其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Constant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在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其中肩部发生脱钩2例、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5例、钢板远端断裂8例以及肩部疼痛3例,并且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但应注意预防其并发症发生,可通过正确选择钢板并进行预先弯曲后安放,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

临床上锁骨骨折是比较多见的疾病,其中主要的骨折类型为中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1]。目前,一般是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但临床发现术后带来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防治极为重要的。为了对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以及探究防治措施,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将其设定为探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7.70±8.40)岁。本研究均取得了患者本人以及家属的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使用X线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置,垫高患者侧肩后部,沿着纵行从患者侧锁骨外部到肩峰端切开,再顺着肩峰后边缘处以弧形切开,以骨折处为中心,做骨折致肩峰处横行切口。并且尽可能较低地剥落锁骨附着的肌肉组织以及骨膜[2]。对肩锁关节部位进行清理,在对周围组织进行分离后,贴紧肩峰皮质置入锁骨钩,确定位置正确后,对肩锁关节与骨折端进行复位,使钢板贴合在锁骨以及肩峰下部位,固定皮质骨螺钉。需要在术之中对断裂的斜方肌和三角肌进行修复,切口进行冲洗,并逐层关闭[3]。运用医院的各种医疗仪器,来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Constant评分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观察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Constant评分情况对应评价患者术后生活状态,且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来对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其中统计肩部发生脱钩、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钢板远端断裂以及肩部疼痛例数来分析并发症发生率。Constant评分情况包括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力量,满分分别为15分、20分、40分以及25分。可以根据等级不同来对患者进行评分[4]:优为患者肩关节无疼痛感、并能自主进行活动;良为患者肩关节肌力中等,有轻微疼痛感,活动范围有限;差为患者肩关节肌力较差,明显疼痛,并且活动范围有明显限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情况 患者在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其中肩部发生脱钩有2例(2.00%)、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5例(5.00%)、钢板远端断裂8例(8.00%)以及肩部疼痛有3例(3.00%)。

2.2 手术前后的Constant评分情况 术后患者Constant评分为(89.34±2.2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70.01±2.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0例患者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s,分)

表1 100例患者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时间 疼痛 日常活动 肩关节活动范围 力量 Constant评分术前 10.01±2.34 13.33±2.22 28.23±2.88 18.88±1.78 70.01±2.34术后 13.01±2.32 18.33±1.34 36.01±2.34 21.00±1.23 89.34±2.22a

3 讨论

肩锁关节与锁骨部位是人类可以稳定其上肢与胸廓的主要部位。其中发生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骨折的几率比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能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将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正常生活[5]。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同常规的固定重建钢板或克氏针比较,疗效更为显著,其设计特征完全符合患者肩锁关节与锁骨部位特点,较大地提高了固定效果[6]。本研究表明,患者在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Constant评分为(89.34±2.2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70.01±2.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经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其中肩部发生脱钩有2例(2.00%)、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5例(5.00%)、钢板远端断裂8例(8.00%)以及肩部疼痛有3例(3.00%)。本研究数据表明了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很明显,但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多。临床发现术后带来的并发症较多,多为肩部疼痛,其主要是由于固定的钢板不能较好地贴附在患者锁骨部位,在强行下压进行固定时,就会刺激患者肩峰下骨膜,使患者肩部疼痛感加剧[7]。因此选择合适的钢板以及事先解剖复位骨折端,可避免患者骨折远端下移重叠。预弯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常见的并发症还有肩锁关节前方半脱位,这是由于钢板钩部塑形不佳,锁骨钩位置没有置于肩峰后方,导致上翘力量较大,手术后使患者肩轴过度内旋。并发症还有钢板断裂、肩峰下骨溶解等,这都是不适宜的手术处理所导致的[8,9]。

综上所述,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但应注意预防其并发症发生,可通过正确选择钢板并进行预先弯曲后安放,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冯晖,张传开,孟磊,等.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价.河北医学,2013,19(4):496-498.

[2]吴晓明,高伟,李凡,等.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与防治对策.中华骨科杂志,2012,32(4):331-338.

[3]卢永.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外医疗,2013,32(6):75-77.

[4]吴强.锁骨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胸骨端骨折15例.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494-3495.

[5]林旺,林伟民,王盈盈,等.锁骨钩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前脱位效果比较.山东医药,2015,55(45):87-88.

[6]靳旭东.锁骨钩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45-46.

[7]邓洲铭,魏坦军,金伟,等.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12):2218-2220.

[8]黄俊伍,罗轶,张春林,等.解剖型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2):1073-1077.

[9]叶家宽,余斌佳,叶福生,等.改良Weaver-Dunn手术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骨伤,2014,27(1):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35

2016-09-09]

014000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

猜你喜欢

肩锁肩峰肩部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Ⅴ型手术治疗中锁骨钩钢板和袢钢板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