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丽水市15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03-07毛杨芳黄东梅胡丽娅
毛杨芳 黄东梅 胡丽娅
2014年丽水市15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毛杨芳 黄东梅 胡丽娅
儿童;哮喘;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患病率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和生活与学习,也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对中国43个城市进行的第三次城市儿童哮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笔者查阅文献显示尚缺乏近年来浙江丽水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此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目的是调查本地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发病因素,以期为本地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指导和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浙江省丽水市5个街区住宅的本地居民,要求年龄为0~14岁,具有本地户口。计划每个街区抽取2000份样本,5个街区共10 000份样本。调查工作于同期2014年3月—14年12月。并根据年龄将<3岁分为婴幼儿组,3~<6岁分为学龄前儿童组,6~<15岁分为学龄期儿童组。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根据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0~14岁哮喘儿童调查表,内容包括统一的诊断标准、调查方案、调查步骤、调查方法和表格的填写方法。样本量的估算,令α=0.05,允许的误差为0.15,样本回收率不得低于90%,查阅文献[1]得典型哮喘患病率为2.72%,则根据公式n=6785例,说明最小样本量为6785例,本文计划10 000例符合此要求。首先对预调查人员制备花名册,然后对花名册人员进行初筛,然后对疑似有哮喘的儿童及其家属进行进一步调查,包括问诊、体检、查阅过往病历和辅助检查等。调查人员均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且合格的专业人员完成,数据提有由两名专业统计人员完成,如若对数据提取有异议,则交由项目负责人决定。调查流程的实施与监督和质量控制由本院儿科两名医生负责。调查问卷质量控制要求问卷回收率>90%。该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对面的监护人均获得了知情权。哮喘诊断标准根据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普查的标准:哮喘喘息临床表现,发作≥3次,诊断哮喘;发作2次,诊断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仅1次,不诊断哮喘。诊断结果只统计典型哮喘的患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Epi-Info7.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调查结果 计划完成问卷调查10 000份,实际完成9834份,样本回收率为98.34%。包括男性5013例(50.93%),女性4821例(49.07%),男:女为1.04:1。年龄分布为婴幼儿组1613例(16.40%)、学龄前儿童3104例(31.56%)、学龄期儿童5117例(52.03%)。5个街区分布为:街区一 1968例(20.01%)、街区二1974例(20.07%)、街区三1963例(19.96%)、街区四1972例(20.05%)、街区五1957例(19.90%)。9834例调查对象中共诊断哮喘258例,患病率为2.62%。
2.2 哮喘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12%、3.99%和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45,P= 0.000)。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期儿童,婴幼儿患病率最低。见表1。
2.3 哮喘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男性患病率为2.67%,女性患病率为2.5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在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三个年龄阶段中男女的患病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2.4 相关因素的赋值 以哮喘作为因变量Y,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X,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各因素的相关赋值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模型各变量赋值
2.5 哮喘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的独立影响因子有家族过敏史、家庭成员吸烟、过敏性鼻炎史、儿童湿疹史、家中有霉斑和母乳喂养(P<0.05),其中前五项因素为哮喘的不利因素,可以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母乳喂养是哮喘的保护因素,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生风险。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了浙江省丽水市5个街区,拟调查丽水市10 000名0~14岁儿童的哮喘发病情况,实际完成9834份,样本回收率为98.34%,均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且均为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故而本研究的结果是科学可信的,能反映丽水城市的儿童哮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发现,2014年丽水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2.62%,这一数据接近全国第三次对0~14岁儿童哮喘调查结果中典型哮喘患病率的2.72%[1],说明丽水市的儿童哮喘患病率和全国常模相当,维持在平均水平。根据年龄将0~14岁儿童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其患病率分别为1.12%、3.99%和2.27%,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期儿童,婴幼儿患病率最低,这可能是因为3岁以上的儿童能够较好的配合肺功能检查,客观上提高了哮喘诊断的准确性,哮喘的诊出率大大提高[2],同时在客观证据存在情况下,患儿家长更容易接受诊断结果,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故而本年龄段人群也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性别分布上,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明显区别,并且在三个年龄区间中的性别分布差异也不明显,说明哮喘患病率与性别关系不大。
表3 哮喘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哮喘的发作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过敏体质是造成哮喘的主要原因[3]。调查显示家族过敏史诱发哮喘的OR为9.141,居于各项因素的首位。而与过敏相关的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史和儿童湿疹史,亦能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国内黄穗等[4]对广州儿童的研究显示,研究发现哮喘患儿有34.83%存在变应性鼻炎史,19.10%合并有湿疹史,这一结果提示应加强特殊体质儿童的哮喘筛查工作,若诊断为哮喘,应积极治疗过敏性疾病。
母乳喂养可以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生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大量母乳中含有大量的IgA和细胞因子,可以改善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同时含有长链脂肪酸和难消化寡糖类物质,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定植,还含有大量经乳房上皮细胞分泌的瘦素,瘦素可以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反应,而抑制Th2反应,从而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5-6]。Kull等[7]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以明显降低患儿哮喘的发生率。
儿童哮喘与环境密切相关。丽水地处江南,水资源丰富,降雨充分,空气潮湿,居民家长的衣物、家具、墙壁等极易引起霉变,家庭环境中广泛存在霉菌及其孢子,霉菌是一种过敏原,很容易诱发儿童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故而,家庭应经常通风、晾晒衣物等。此外,儿童长期暴露于香烟烟雾的环境中,被动吸收二手烟,其罹患哮喘的风险大大增加,一般认为烟草可以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而改变Th1/Th2细胞的比值,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8]。
综上所述,2014年浙江省丽水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与全国常模相当,其患病率存在年龄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与家族及个人的过敏史、母乳喂养、霉变和家庭成员吸烟等密切相关,故而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儿童哮喘工作的筛查工作,积极做好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以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2]邢燕,李楠,周薇,等.4-11岁哮喘儿童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936-940.
[3]Shen CY,Lin MC,Lin HK,et al.The natural coupe of eczema from birth to age 7 year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a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 study[J].Allergy Asthma Proc,2013,34(1):78-83.
[4]黄穗,王金华,黄顺开,等.广州市儿童变应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1):1629-1631.
[5]左艳芳,张静,张丽,等.母乳喂养、补充Vit D对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影响的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3):161-163,181.
[6]刘玉芹,赵洋,刘苗苗,等.母乳喂养与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交互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6):523-528.
[7]Kull I,Melen E,Alm J,et al.Breast-feeding in relation to asthma,lung funotion,and sensitization in young schoolchildren[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0,125(5):1013-1019.
[8]周兰岛,解继胜,赵洋,等.被动吸烟与家养宠物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4):559-561.
(收稿:2015-11-10 修回:2016-02-25)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丽水 323000)
黄东梅,Tel:0578-2780118;E-mail:aea8xev@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