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2016-03-07孙行杰刘保友王英姿
孙行杰,刘保友,王英姿*
(1山东省龙口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山东 龙口 265701;2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5500)
葡萄是山东省重要的果树作物之一。炭疽病在葡萄主产区均有发生,但由于葡萄结果期与雨季相重合,造成葡萄炭疽病严重发生,影响葡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1]。该病可侵染果穗、果粒、果穗轴等部位,主要危害果实,幼果期表现出圆形、黑色病斑,转色期遇潮湿天气病斑处溢出粉红色粘液[2]。防治葡萄炭疽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为使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本文针对应用较多的多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3~6]及新推广应用的吡唑醚菌酯进行了毒力测定,以确定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为葡萄园炭疽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典型葡萄炭疽病病果样本采自蓬莱潮水镇,室内单胞分离、纯化并保存于4℃冰箱备用,使用前进行活化。
1.2 供试药剂
50%多菌灵WP,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80%代森锰锌WP,天津市施普乐农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产品;50%福美双WP,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产品;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式产品;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250g/L戊唑醇水乳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产品。
1.3 试验方法[7]
采用凹玻片法测定不同杀菌剂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用纯净水将炭疽病菌孢子制成1×106个孢子的悬浮液。药剂用水溶解稀释,设置成5个系列质量梯度。用eppendorf移液枪从低到高浓度,吸取0.5mL药液加入小试管内,再吸取等量的孢子悬浮液,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移液器将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入带有水层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放入26℃培养箱中培养16h,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处理不少于3个重复,设不含药液作为对照。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杀菌剂对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系列梯度浓度设定为 2、1、0.5、0.25 和 0.125mg/L,福美双浓度为 40、20、10、5 和 2.5 mg/L, 代森锰锌为 200、100、50、25和12.5mg/L。将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PDA培养基加入灭菌培养皿,再用移菌针将炭疽病菌菌饼移入PDA平板中心,置于26℃培养箱中培养。生长6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饼直径。各梯度均3次重复,以无药PDA培养基作为对照。
1.4 统计分析
根据各杀菌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或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相关系数及EC50。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吡唑醚菌酯抑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效果最为显著,EC50达0.0129mg/L;其次为福美双,抑制孢子萌发效果突出,EC50为0.230 9 mg/L;代森锰锌EC50值 为11.8152mg/L。而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EC50仅为133.0867mg/L和864.9914mg/L。
表1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的毒力测定结果
2.2 不同杀菌剂抑制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效果
由表2可知,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分别为0.4230 、0.6513、0.7041、0.8254mg/L,均小于1 mg/L;其次为福美双,EC50值为11.687 3 mg/L;代森锰锌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最差,EC50为49.3558mg/L。
表2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的毒力测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报道了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葡萄炭疽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性较大。吡唑醚菌酯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效果表现最好,EC50分别为 0.012 9 mg/L和0.6513mg/L。抑制孢子方面,福美双表现出了突出的抑制萌发作用;而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三唑类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抑制效果较差,但这三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杨敬辉等[8]测定的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 EC50值分别为 0.3764、0.6917、1.2327、1.2494mg/L,整体来看,与本文报道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邓维萍,杨敏,杜飞,等.云南葡萄产区葡萄炭疽病病原鉴定及致病力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3,40(1):61-67.
[2]尤庆伟,梁高富.70%百菌清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炭疽病应用技术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1):14-15.
[3]太一梅,刘萍,朱斌,等.葡萄炭疽病田间防治药效试验[J].中国果树,2005(3):31-33.
[4]赵喜特,冯文涛,王中娣.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2006(4):25.
[5]纵瑞敬,欧阳素华,蒋永,等.世高防治葡萄炭疽病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35-736.
[6]邓维萍,杨敏,杜飞,等.葡萄胶孢炭疽菌对3种表角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J].农药学学报,2011(3):245-252.
[7]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8]杨敬辉,陈宏州,肖婷,等.14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4(1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