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1 810名司乘人员实施CPR知识培训效果研究

2016-03-06肖江琴王海燕梁静王艳梅姚瑶李娥

海南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司乘人员心肺师资

肖江琴,王海燕,梁静,王艳梅,姚瑶,李娥

(新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医学教育·

新疆地区1 810名司乘人员实施CPR知识培训效果研究

肖江琴,王海燕,梁静,王艳梅,姚瑶,李娥

(新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 评价新疆地区1 810名司乘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术(CPR)知识培训后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14个地州的29名培训师资,应用统一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CPR相关知识实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司乘人员的理论及技能成绩的差异。结果①司乘人员接受CPR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后,认知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提高了45%。司乘人员对复苏成功的指标、抢救中的评估等内容掌握欠。②司乘人员接受CPR技能知识培训后,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47.36分提高到培训后的83.66分。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工气道未开放、忘记呼叫“120”指挥中心、呼叫的内容不全面等。结论司乘人员CPR普及率及实施率较低,培训过程中可采用传统授课、观看视频与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培训方式,必要时可结合网络、板报、培训手册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司乘人员;心肺复苏;效果评价

美国心脏病协会1992年就提出“生命链”概念,强调在急救现场需要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及早实施救护,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1]。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0%的心跳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其中67%有目击者。但通常为非医务人员[2]。新疆位于祖国的边陲,境内海岸线漫长,各地州之间、县市之间路途遥远,长期以来又是地震多发区、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区。司乘人员(尤其是出租车、公交车司机)作为长途运营中的第一目击者,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技术,将决定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了解新疆境内出租车及公交车司机对CPR的培训的掌握程度,笔者对新疆境内1 810名司乘人员进行了CPR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车队及司乘人员的分布 由于新疆各地区地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了使抽样更具代表性,故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全疆14个地州按照人口学特征抽样。最后,确定120个车队的1 810名公交车及出租车司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抽样结果,见表1。

表1 新疆境内参与培训的车队、司乘人员的频数(n=1 810)

1.1.2 培训师资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实施调研前,依托新疆卫计委护理质控中心的管理平台,选择在当地有绝对影响力的医院,由护理部上报培训师资的名单,并进行筛选。并组织14个地州的29名培训师资到项目医院进行统一的培训:进行了项目意义、实施办法、CPR的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方法、教学水平等的内容,培训师资为28家医院的护理骨干,均为女性,年龄平均(35.2±10.06)岁;平均工作年限(16.25±11.53)年。其中,护士长17名;民族分布:维吾尔族7名,哈族1名,汉族21名。职称分布: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6名,护理师17名。培训前对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师资的理论和技能、教学能力进行均衡性检验(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培训前、后用同一份《司乘人员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调查表》进行考核。该问卷是在医疗、护理与社区专家指导下参考《2010 CPR新指南》和相关文献资料形成的司乘人员心肺复苏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内容的清晰度及难易程度的测试与修订。由5名疆内知名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评定,问卷的内容效度CVI值为0.98,信度Cronbahs′α为0.75,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宗教信仰、月收入、健康状况等。②CPR知识情况,包括相关基础知识、胸外心脏按压知识、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知识、复苏效果判断知识四部分。共32题,1~30题为单选题,答对1题计3分,答错记0分;31、32题为多选题,答对全部计5分,答对部分计1分,答错记0分。CPR知识与态度情况合计总分为100分。③司乘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表包括:环境评估、患者评估与呼救、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评估患者复苏是否有效的指征、后续处理、整体评价等,总分100分。④CPR培训手册,在专家指导下参考《2010CPR新指南》和相关文献资料,组织相关人员制作演示图片并编制成图文并茂、便于携带的培训手册。

1.2.2 培训实施 随机整群抽样的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14个地州的培训师资,每个医院的师资与所在医院护理部组织的团队根据研究目的以及自身的时间分批次利用车队学习、开会的机会,对全疆14个地州的1810名出租车及公交车司机进行了CPR相关知识的调研及培训。培训过程中,采用美国心脏协会传统课堂教学法(TCI)与视频自学法(VSl)结合的方法[3]的培训方法。所有的师资应用统一的培训教材、视频、培训手册、相关问卷。为保证培训质量,课题组组长、副组长根据地州级分组(主要是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地区、乌鲁木齐等)的要求,到现场进行督导、协助、质量控制等职能,培训流程,见图1。

图1 培训师资实施培训的流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2003中文版将回收的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司乘人员培训前、后成绩的比较(理论、技能成绩)用自身前后t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 810名司乘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被调查的1 810名司乘人员中,男性1 597人(88%),女性213人(12%);年龄≤30岁311人(17.18%),31~35岁377人(20.83%),36~40岁436人(24.09%),41~45岁337人(18.62%),46~50岁260人(14.36%),≥51岁89人(4.92%),经t检验,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 1 552人(85.75%),未婚 87人(4.81%),离婚50人(2.76%),丧偶121人(6.69%),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对CPR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司乘人员接受CPR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后,认知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的知识回答较好,平均提高了45%,见表3。

2.3 新疆司乘人员实施CPR技能培训前后的成绩比较 经系统CPR技能培训后,司乘人员的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47.36±14.88)分提高到培训后的(83.66±11.32)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8.12,P=0.000)。

表2 新疆司乘人员社会人口学特征

表3 1810名司乘人员对CPR理论知识认知情况[人(%)]

3 讨 论

3.1 司乘人员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显示:培训前、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驾龄时间、培训地点的司乘人员的CPR相关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提示我们:由于不同年龄、学历、驾龄时间的差异,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年龄长者、学历高、驾龄时间长的司乘人员意识到CPR知识对自身及家庭的重要性,愿意通过电视、书籍等形式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可让年龄长者、学历高、驾龄时间长的司乘人员配合于整个培训过程。本研究与蒋晓红的研究一致。进一步提示:我国目前对公众进行培训的报道较为少见,对CPR的培训需求度极大[4]。应加强对公众(尤其是司乘人员)进行CPR知识的培训。同时,研究显示:司乘人员的CPR相关知识较差,经培训后得到有效提高。司乘人员对一些医学常识如急救电话、正常心率、呼吸频率等有一定了解,可能是通过电视节目、自己或亲朋好友住院等途径了解有关。但当涉及到CPR专业知识,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复苏效果的判断等项目,司乘人员的回答大多靠猜测,这可能因为司乘人员未曾或很少接触过CPR知识的较系统、较专业的培训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司乘人员对CPR知识的缺乏。因此,加大CPR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应引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用人单位、驾考部门等组织的关注,使司乘人员能够真正发挥出“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大力培训“第一目击者”,在社区进行基础的心肺复苏(CPR)培训,尤其是新疆地区城际之间距离较远,一旦不良事件发生时,急救人员很难在6 min内赶到现场,因此,司乘人员都接受基本生命支持内容的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救、互救,以挽救生命,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是无法衡量的。

3.2 对司乘人员实施CPR知识培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应对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交通及意外事故,国际间交流、重大体育赛事中的突发事件等过程中,都需要以现场第一时间内行CPR以挽救生命。因此,培训部门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如互联网、远程教育、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让公众遇见猝死患者,首先知道如何判断患者是死是活?然后如何规范施救?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了TCI与VSl的方法[3],通过运用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建立老师传统教学与媒体、网络巩固教学,结合发放宣传画册、现场模拟人模拟操作、专人辅导等方式,在培训过程中简化心肺复苏急救流程,方便公众掌握这项急救技术;以保证更多的公众学习到准确有效的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使受训者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增强自身施救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形成全社会“我救人人,人人救我”的氛围。

[1]桂月玲,陈艳,贺喜元.警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8):17-19.

[2]胡大一.心脏猝死危险因素的预防[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5):379-380.

[3]李佳,吴瑛,肖倩.视频自学与课堂教学对公众心肺复苏技能获得与保持效果的荟萃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12(46): 1200-1204.

[4]吴红斌,祝览铭,袁爱珠,等.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改善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9(26):3140-3143.

R605.974

C

1003—6350(2016)05—0834—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5.053

2015-10-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42130)

李娥。E-mail:xjqq320@163.com

猜你喜欢

司乘人员心肺师资
地铁司乘人员排班计划问题分析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公关策略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乘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