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2016-03-06李敏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李敏敏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论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李敏敏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从教育生态理论的角度出发,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致力形成“大政工”格局,并立足主渠道教育,构建生态化课堂,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在策略上,应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趣味性、思想性;革新教学手段,使科技和教育有机融合;坚持外输内修,刚柔并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引导,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是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 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增强教育的趣味性、思想性

(一)立足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特点,革新教学理念

如今,“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的主体力量。他们成长于中国跨世纪的20年里,成长于经济腾飞的年代中,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独立个性和自我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总体上积极向好,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充满信心;同时,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政治面貌等群体间存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能力与态度的差异[1]。基于主体间性的理论,教育主体既包括施教者,也包括受教者。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一方,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的地位,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年龄、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立足时代热点问题,将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变化。如若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在概念、逻辑和意义方面讲得很多,而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状况的感知,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从“讲明白”到“讲鲜活”,是一种质的跨越,需要教师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并能够了解和洞察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变化。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基层

哲学不应该是哲学家的精神盛宴,而应该是大众都有可能享用的思想营养[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亦是如此,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假期参观考察红色革命纪念馆,到商店、市场、农村进行走访调查,让他们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写调查报告。这样能使广大师生接近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有更理性的认识,并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达到知行统一。此外,各大高校每年暑期都会进行夏令营培训活动,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一方面,他们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专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如下乡体验,走访革命老区,参观改革试验区和自贸区等,加深他们对于现实生活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情感体验,从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二 革新教学手段,使科技和教育有机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只要和互联网挂钩,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同样,在高校中,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表现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中。

(一)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将网络引入课堂

构建生态化课堂模式,关注信息流的有效传递,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师应提高自己应用网络的能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设置多媒体上的图片、动画、声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给本科生或硕士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共课,在讲解中国从近代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时,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每个时期的歌曲,每讲到一个时期,就让同学们欣赏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歌曲。通过这些歌曲和生动的画面,一方面,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到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同学们的艺术情怀,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水平。

(二)加大信息传播控制能力,使科技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各种思潮汇集、交锋的新领域的情况下,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传递正能量,加强思想教育,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的严峻课题。因此,高校首先应加强信息的控制,积极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主旋律,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其次,微博、手机、网络论坛是目前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将其应用于教育中,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方向[3]。高校利用这些新技术,通过提供讲座、电视宣传片、话剧等形式,向大学生有效地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科技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最后,还可以在各大高校建立一批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专业网站,为高校师生提供学习平台,并将其与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媒体相结合,运用网络中的多元传播方式宣扬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

三 外输内修,刚柔并济,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学生对于其理论的把握和吸收。采用灌输式教学和灵活式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刚柔并济,全面深化,以一种自觉的姿态构建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为广大学生自觉地走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提供有效的路径。

(一)坚持灌输式教学和灵活式教学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引入我国,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活力,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天然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才能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这些理论。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外在的理论灌输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采用灌输教学的同时,也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取讨论辩论式教学、时事专题对话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对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讲到教师应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把这一标准作为“底线”,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带领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方面,阅读经典,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活水,只有从原著的圣殿里寻求思想,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重读经典原著,与“伟人对话”,不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砥砺先忧后乐的襟怀。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教师更应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带领学生研读经典著作。在阅读经典著作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习惯,甚至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以有涯随无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一理论还是开放的、动态的,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这对于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文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全面地学习和把握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古代和近代一切文明,还要学习国史和国情基本问题,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实践调研,积极了解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走出书斋”,了解社情民意,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感受群众所盼,在给学生讲授理论课时能透彻地理解理论并将之与实际相联系,这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教师在加强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优化教学设计,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切实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提升教学的时效性。构建生态化课堂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四 加强引导,营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教育生态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与优化也是个系统工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的良性运作既需要外部社会的积极配合和政策引导,更需要教育工作系统与组织内部的协调运行,从而使内部教育系统和外部社会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能量供给关系[5]。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外部社会圈的和谐关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认同与中国的整个社会生态直接相关,尤其是政治生态和公共政策的导向。习近平强调:“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会付出很大代价。”[6]可见,外部环境的优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提升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领导,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发挥公共政策的良好导向作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鲜明地体现在“三个事关”上,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重申了“两个巩固”的思想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7]。在思想宣传领域,党应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以及进行的改革也应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通过发展,让人民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使人民坚信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通过国家政策的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是存在于高校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孤岛”。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联动对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接轨。实行社会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是解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孤岛”的有效途径。加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对社会进行真实接触,以弥补高校相对封闭的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建生态化校园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顺利开展

第一,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校风。涂又光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认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所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样,大学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构建生态化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宣扬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接受正面教育。

第二,促进校园各项政治活动的开展。大学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应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校园文化的开展,以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比如每年举办两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研讨会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争鸣与讨论的平台,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和国内外政治,发表见解。另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重大节日的契机,如国庆节、建军节等,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纪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

[1]张瑜,欧阳沁,杨增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实证分析:基于9省市19所高校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4(8):99-102.

[2]陈先达.哲学闲思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3]张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路和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90-19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5]郝亚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环境探讨[J].新西部,2014(33):105-106.

[6]习近平.民生工作开空头支票不行[N].京华时报,2015-03-10(1).

[7]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08-21(1).

(责任编校:舒阳晔)

On Improving Effectiveness of Marxis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LI Min-min

(Marxism School,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present-day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 have presented new challenges to the education of Maxist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eories,Maxist theory educ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a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committed to the great pattern of ideological work.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class,we need to focus on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n ecological classroom.In terms of teaching strategy,we need to innovate our ideas and methods to give more interest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classes; we need to promote our teaching means by employing welcome technology; we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who will inculcate their students with Maxist idea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spire them with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we also need to create a better educational ecology with more favorable policy guidance.

Marxism theor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rs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2015-1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13JD71005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生态学分析”(SKZZY2013021),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生成路径的生态学分析”(BJSZ2014YB07)。

李敏敏(1991—),女,山东德州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传播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

G641

A

1673-0712(2016)01-0115-0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