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拉康三界论分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身份建构

2016-03-06张嘉瑶

关键词:保罗

张嘉瑶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用拉康三界论分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身份建构

张嘉瑶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关键词:拉康三界论;保罗;身份构建

摘要:《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小说的成熟之作,被视作心理分析小说的绝佳教科书。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是继弗洛依德之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心理学理论丰碑。同弗洛伊德的"性欲与无意识"主张不同,拉康强调主体说与自我构建。运用拉康的三界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来勾勒保罗在个人身份建构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分析保罗为何无法成为独立为自主的个体。

《儿子与情人》无疑是劳伦斯的代表之作。劳伦斯个人承认这是带有自传特征的作品,更是心理分析小说的绝佳范本。许多学者都曾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节"和"恋子情节"来分析该小说,如张涛在1998年《外国文学研究》第4期发表题为《试论<儿子与情人>"恋子情结"与"恋母情结"》的论文,系统阐述了两种情结的形成、表现、根源及意义。张认为莫雷尔太太的"恋子情结"是"母爱、情爱、性爱"相互纠葛的结果,而保罗的"恋母情结"则是对畸形母爱回应的结果。但也有学者强调劳伦斯不能单纯地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去解释,如张怀久于1994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上发表《弗洛伊德、劳伦斯与心理小说创作》,认为劳伦斯关注"欲望、激情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无意识本能欲望的压抑"(张怀久,174)。近来也有作者尝试从新的角度研究该小说,如丁礼明在2012年《外国文学研究》第3期发表论文《<儿子与情人>中保罗身份危机与"拉康式自我"建构》,借助拉康的自我说探索保罗身份危机成因,并借此发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被他者异化时的主体意识。"(丁礼明,91)由此可见,拉康的主体论对于分析小说中保罗的心理状况有一定成果。本文尝试从拉康三界论的角度,为解读劳伦斯小说提供新思路。

一、拉康的三界论

拉康的三界论是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具体内容,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推进与发展。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的存在,但据弗洛伊德所说,"无意识"是混乱的、散漫的、无章可循的。而拉康认为,无意识是有结构、有层次、可以被认识和了解的,正如拉康所说,"无意识似语言一般结构分明"。拉康认为镜像阶段主要包括想象界(Imaginary Order)、象征界(Symbolic Order)和实在界(Real Order)三部分。想象界发生在儿童的前语言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根据图像感知世界。儿童可以从母亲获得所需的食物和温暖,母亲构成了孩子的全部世界,因而儿童认为母亲同自己是一体的。这也是儿童因为认识不足产生的幻觉。象征界伴随着语言习得开始,语言帮助儿童进入象征界。当儿童学会说话时,语言这种象征指意系统帮助儿童将自我同他人区分开来,"我"是"我",而不是"你",也不是"他"。拉康认为,正是这种"我"同他人的分离,分离了象征界与母亲同我亲密一体的想象界。(老师课本,28)拉康更据此认为,这种分离组成了人类心理中最重要的失去的经历,这是每个人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象征界,儿童除过发现自身具有主体性外,也发现人类社会必须遵守的规则。这种规则通常以"父亲之名"出现。儿童发现,母亲不完全属于自己,她也属于父亲。这种对"父亲之名"的渴望逐渐代替了对母亲的渴望。"父亲之名"实际指代现实社会的文化、秩序和规则,如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不同意识形态也会产生不同的象征界。而儿童在逐渐明白象征界的规则过程中,总会产生自身想成为的"他者"。这种"他者"即是儿童在完成自我构建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其他人。如拉康所说,"欲望是'他者'的欲望"(Seminar,BK,XI 235)。儿童成长过程中"他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比如,社会认为年轻人应当在三十岁左右成家立业,如果某人穷困潦倒,终生一事无成,那么他会被社会判定为失败者,因为没有财富、地位和身份而逐渐与社会脱节。象征界主要对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规范。除过以上两种,最后一种是"实在界"。"实在界"是指人类社会规则之外、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真实存在的状况。此处表现了拉康的社会观和历史观。拉康注意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认为目前社会的现行规则只是偶然结果,并非是最合理最高效的结果,更没有展现出社会真实发展状况。"实在界"也是拉康自己语焉不详的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并不是按照儿童的逐步成长随着时间顺序机械发生的。毫无疑问想象界最先发生,但之后这三个阶段可能共同存在,相互交叠。如儿童习得语言,进入象征界之后,存在于想象界的与母亲"亲密无间"的心理感受可能仍然存在,因而不能单纯认为三个阶段是顺序发生,界限明确的。

二、保罗的身份建构

保罗是小说中的一号男主人公,小说很大篇幅是围绕着保罗的童年和青年生活展开的,勾勒出保罗在母亲和情人的情感纠结中表现的一系列心理挣扎。生于普通煤矿工人家庭,保罗是家中的二儿子,长子威廉早逝,保罗从小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他生性敏感,气质忧郁,长着一双蓝眼睛,喜欢安静地读书画画,与粗野嗜酒的父亲莫雷尔迥然不同。因为保罗的个人性格,他大部分时间同母亲呆在家里,受母亲莫雷尔太太影响很深。当保罗还是婴儿时,莫雷尔太太对莫雷尔先生的恶感与日俱增,而保罗日日在母亲身边,表情也与其他婴孩不同。"这孩子皱着眉头,眼神抑郁,这都很特异,仿佛要探明痛苦为何物。"(劳伦斯,42)可见母亲的情绪对保罗的影响之大。年岁稍长,"保罗却总是那么弱那么静,个子更瘦长,像影子一样跟着母亲。"(劳伦斯,55)可以看出,在保罗处于想象界时,他与母亲的关系十分亲密,母亲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保罗。然而,随着保罗习得语言,逐渐进入象征界,他并没有顺利用对"父亲之名"的欲望代替对母亲的欲望。这是由于父亲在保罗生活中的缺席。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母亲莫雷尔太太是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孩子们单独跟妈妈在一起时就把一天所发生的事,所有事,都告诉她。凡事都要跟妈妈说过,才算真有其事。"(劳伦斯,73)而对于脾气火爆举止粗野的父亲,孩子们感到无话可说。"他是被拦在一切家事这道门之外的。"(劳伦斯,72)"父亲与其他任何家庭成员是不可能有话可谈的。他是局外人。"(劳伦斯,73)而保罗在某次竞赛得奖之后,也不愿同父亲分享喜悦。"要他去告诉爸爸,还不如不得奖。"(劳伦斯,73)不光与父亲感情淡漠,保罗甚至对父亲产生憎恶。在祈祷时,保罗甚至说"主啊,让我的父亲死吧"(劳伦斯,70)。由于与父亲交流极少,甚至对父亲产生厌恶,父亲对保罗的影响微乎其微,保罗长期生活在母亲的怀抱中,无从接触与了解社会生活的日常习惯。他敏感害羞,不愿接触社会生活。在帮父亲领工钱时,矿工们正常的玩笑逗趣在他看来粗俗不已。保罗说"那些人讨厌,又粗俗又讨厌,我再也不去了。"(劳伦斯,83)而保罗第一份工作,也是母亲帮忙联系,在母亲的陪伴下去的。在乔丹先生测试法语能力时,保罗感到"这个小老头让他出了丑,他憎恶他。"(劳伦斯,109)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保罗心智幼稚,不愿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很容易产生极端情感,甚至长大成人后也没有脱离母亲的影响与控制。尽管已经进入象征界,实际上保罗从未脱离过想象界与母亲亲密无间的关系。想象界和象征节交叠存在于保罗的心理世界。从保罗多次表达的愿望可以看到他仍处于想象界的证据。"……等父亲去世后,有个小房子和母亲住在一起,作作画,高兴时外出走走,从此快快活活地过日子。"(劳伦斯,102)保罗向母亲表达了自己不想结婚的愿望后,他说"我们会有个漂亮的房子,你,我,一个佣人,圆圆满满。"(劳伦斯,286)当与保罗交往的米莱拉问他挣钱后想干什么时,保罗说"带我妈去伦敦附近找个漂亮房子住下来。"(劳伦斯,412)如果说这只是保罗的单纯愿望的话,保罗与米丽亚姆和克莱拉的交往,才进一步体现了保罗与母亲的畸形感情。米丽亚姆是威利农场的女儿,虔信上帝,追求知识。她不甘愿一生作为平凡的养猪女孩度过,请求保罗教授她法语和算术。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米丽亚姆与保罗相互欣赏。保罗与米丽亚姆在一起时,他们享受的是"一尘不染,万分纯洁的亲密关系",(劳伦斯,412)保罗认为两人不是恋人,而是朋友。"跟米丽亚姆相处时他总是处在高度的抽象状态,这时他本能的爱情之火就变成了思想之溪流。"(劳伦斯,200)然而,保罗的母亲不喜欢米丽西姆。她感到,"保罗不知不觉给这姑娘引诱走了。"(劳伦斯,186)母亲对这份感情的反对让保罗两面为难,无法舍弃母亲的保罗在偷偷去见米丽亚姆时,也感受到不自然。"跟她(米丽亚姆)在一起时,他又变得冷酷无情。"(劳伦斯,224)经历多次情感挣扎后,保罗最终放弃了与米丽亚姆的感情,回到母亲身边。"这世上有一处固若金汤,不会化为虚无:他母亲所在之处。"(劳伦斯,258)"他内心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满足感,因为他是忠于她的。"(劳伦斯,259)宁愿放弃思想契合的恋人,以保持与母亲的亲密关系,保罗仍然停留在与母亲同为一体的想象界。米丽亚姆代表着宗教精神和柏拉图式的爱恋,属于象征界的规则之一,然而保罗拒绝了这个成长的机会,仍然停留在母亲和自己的想象界之中。米丽亚姆说保罗的思想幼稚,"只有四岁。"(劳伦斯,345)而莫雷尔太太的态度,巩固了保罗的想法,莫雷尔太太"守候着他。她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了他身上。"(劳伦斯,258)而与保罗的一次外出中,"母子俩走在车站街上,心中激荡着情人双双出外历险的那种激情。"(劳伦斯,106)劳伦斯在此处暗示了莫雷尔太太占有保罗的情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相互依恋。因此,保罗心理世界中想象界的保留,很大程度上是母亲控制与暗示的结果,而母亲的暗示强化了保罗认为母亲确实与自己浑然一体的想法,因此在象征界规则介入后保罗仍然无法主动走出想象界,导致了保罗长期处于想象界的情形。在了解保罗的心理状况后,就不难解释保罗与克莱拉的感情。克莱拉出现于保罗与米丽亚姆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刻。与虔诚朴素的米丽亚姆不同,克莱拉是有夫之妇,她美丽热情,不甘于与道斯先生的平凡婚姻,与保罗交往。克莱拉获得了保罗母亲莫雷尔太太的青睐,莫雷尔太太认为克莱拉比米丽亚姆好很多。但是,就是在获得了母亲的首肯之后,保罗发现与克莱拉的关系仍然无法保持下去。那是因为母亲的影响始终盘踞着保罗的内心世界。保罗说道,"我爱克莱拉,我爱过米丽亚姆;结婚,把自己交给她们,我做不到……你活一天我就不会碰上合适的女人。"(劳伦斯,410)这言辞惊人的表白表现了保罗内心与母亲共为一体,难舍难分。在保罗的成长过程中,保罗的母亲莫雷尔太太扮演了"他者"的角色,保罗的愿望其实是母亲这一"他者"的欲望的折射。母亲不断强化"她需要保罗"的欲望,则保罗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地按照母亲期望的方向努力,最终造成了保罗心理发展扭曲的结果。甚至当母亲去世后,保罗仍未走出想象界的藩篱,"在这一切中,她是他唯一的依靠。"(劳伦斯,490)母亲作为绝对权威构成了保罗生活的全部世界,导致了保罗沉溺于想象界无法自拔。

而小说中象征界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莫雷尔先生作为矿工,实际上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他的生活单调乏味,每天长达十小时地在采煤工作面劳作,"过着老鼠一样的生活"。每天回到家中都是一副疲态,带给莫雷尔太太的只是微薄的收入和粗俗的抱怨。莫雷尔先生是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的典型,工作带给他的仅仅是劳累和糊口的薪水,他只有在小酒馆畅饮酒水时才能感到放松和愉悦。工作将他由一个"活泼、乐观"的年轻人变成了嗜酒如命,吆五喝六的俗人。生活的重担使得莫雷尔先生将工作中的抱怨和怒气带回家,造成了孩子们对父亲的坏印象。再加之母亲的教唆和抱怨,很自然莫雷尔先生与孩子的感情日益淡漠,无法在现实中树立父亲的权威形象,承担教育功能,父亲角色的缺位造成了保罗等孩子不愿意接受社会规则,沉浸于与母亲的关系中无法自拔。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保罗的自我构建过程中,母亲作为"他者"发挥了最大的影响作用。保罗所希望的与母亲永远共为一体的愿望,实际是莫雷尔太太的心愿,保罗的愿望只是莫雷尔太太这一愿望的折射。因而保罗一生都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母亲与自己共为一体的幻觉之中。而父亲的缺位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规则的缺席,也是阻碍保罗进入象征界,发展出完整自我的限制因素。象征界的缺位延长了保罗停留在想象界的时间。至于实在界,在劳伦斯的这部小说中并没有明确的反映。但是,作为主人公的保罗,每当遇到烦恼与痛苦,都会在自然中寻求解决良方。面对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劳伦斯强调回归自然与原始,回归人类本源的欲望。这在劳伦斯后期作品如《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和《虹》中有较为明显的反映。

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单纯从保罗个人成长的角度,可以看到母亲和家庭的巨大影响力。劳伦斯借此阐述了题旨: "种族和个人的再生必须来自从母亲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婚姻,是婚姻从'好女人'对文化和心灵的欲求中解脱出来",(转引自张怀久,181)婚姻有时不只是对女人的控制,也会演化为母亲控制孩子的手段。正常的母子关系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都很重要,畸形的母子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终身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D.H.劳伦斯著. 张禹九译. 儿子与情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丁礼明.儿子与情人中保罗身份危机与"拉康式自我"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12(3).

[3]张怀久.弗洛伊德、劳伦斯与心理小说创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

Abstract:Sons and Lovers is viewed as the idealized sample for psycho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 Lacan's theory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after Freud. Different from Freudian theory about sexuality and unconsciousness, Lacan emphases more on sel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s going to adopt Lacan's Three Orders to explain why Paul could not become a real individual.

Analysis of Paul'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Lawrence's Sons and Lovers by means of Lacan's Three Orders

ZHANG Jia-ya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Key words:Lacan's three orders; Paul; ident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1-0147-04

猜你喜欢

保罗
富翁保罗的捐款之谜
纪念杰出的科学家保罗·克鲁岑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简约而不简单的画像——保罗·迪昂
保罗·科埃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突破人生
变化之匙 克里斯·保罗
胡保罗的中餐馆饮誉巴西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