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和自我监督体系建设探索
——以吉林大学为例

2016-03-06张艳萍

关键词:监督体系质量保障

张艳萍

(吉林大学 学位办公室,吉林 长春 130012)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和自我监督体系建设探索
——以吉林大学为例

张艳萍

(吉林大学 学位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经过不断探索,吉林大学完善并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学位授权点、指导教师、研究生为主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校各层次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与监督的全方位的学位论文内部质量保障和自我监督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督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培养质量表现在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等多方面,但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它反映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对学术规范遵守的情况。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结构的变化,受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师生比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学术水平总体下降,违反学术规范行为时有发生。“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亟须进一步完善与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国情和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2]。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肩负着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任。刘延东同志指出,高校必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为高校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基于走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吉林大学不断探索,在总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并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以学位授权点、指导教师、研究生(作为学位论文的完成者,研究生对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一方面来自研究生自身对理想追求的努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各项政策和指导教师相关要求的“压力”,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为主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校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与监督的全方位的学位论文内部质量保障和自我监督体系。

一、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为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前提和基础

学位授权点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一流的学位授权点更易于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吉林大学一直致力于加强学位授权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颁布实施了《吉林大学学位授权点管理办法》,通过优化学科结构、规范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学科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评估等方式,实现对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对在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学位授权点,视情节做出质量约谈、减少招生计划、限期整改、停止招生、直至撤销的处理。在加强学位授权点自身建设的同时,为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条件。

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一支学术水平高和责任意识强的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依据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健全指导教师责权机制,完善指导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1.制定严格的指导教师选聘标准和招生资格审查条件。重新制定的《吉林大学选聘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术业绩原则要求及基本条件》,提高了对新选聘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术业绩要求,有助于指导教师整体学术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的提高;打破指导教师一选定终身的制度,制定了《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查条件》,每年进行招生资格的审查,对连续三年不参加招生资格审查或招生资格审查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校将取消其导师岗位资格。对于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校不再进行遴选,而是每年通过招生资格审查来确定。申请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审查工作由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依据学校的要求、按照本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的《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查条件》组织进行,审查结果报学校备案。

2.强化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和学风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职责。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和学风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1]。学校先后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师工作暂行规定》《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工作事故的认定与处分办法》《吉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职责和权力、考核规则及对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的惩戒办法,强化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对在考核或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指导教师视情节给予通报、暂停招生、取消导师岗位资格等处理。

3.加强对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对外交流。坚持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政策制度和师德师风教育,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的政策水平和责任意识;通过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海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计划,选派和鼓励更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赴国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加强对学术前沿的把握,拓宽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学位授予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1.制定严格的博士学位申请者的学术成果要求。取得公开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是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或取得的社会效益得到认可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方式。学校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在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专利等,同时,学位办公室对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成果进行核查,确保申请答辩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加强对申请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工作。对学位论文的评审,是检验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对学位论文的送审程序、评审专家的选定原则和评审结果的处理办法都有严格的规定,保证了学位论文送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为保证论文评审的公正客观,学校一直对申请学位论文按比例采取“双盲”评审的方式。除了继续对硕士学位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从2015年下半年起,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力度,所有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论文评审工作均由学校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双盲”评审方式进行。同时,积极鼓励校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扩大对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比例。“双盲”评审的方式,不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论文评审的公平、公正,而且客观上提高了指导教师和学位申请者对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3.加大学位论文答辩过程的透明度,加强校内的监督。学位申请者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前,申请者的答辩信息必须通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信息网上发布系统”进行发布,其他人可以到现场旁听,保证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公开、公正,便于学校和校内其他人员对答辩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三、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为学位论文质量保驾护航

优良的科学道德和学术风气既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也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根本保证。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对学术规范的遵守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

1.创新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宣讲工作,倡导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气。颁布了《吉林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确保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实效性,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守信的学术风气,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2.预防违反学术规范行为预防。除了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学校还充分利用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监督与防范。为使检测结果真正起到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遵守学术规范情况的审查提供辅助性的检测工具及审查依据的作用,学校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将经“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后生成的“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直接反馈给论文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检测内容及结果进行确认签字并同意进行论文送审后,方可进行论文的评审工作。

3.严厉惩治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依据《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厉查处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对相关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严肃处理,既维护了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也对其他研究生起到了教育作用,对一些图谋者起到了震慑作用。

四、开展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抽检评估工作,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自我评估体系

除了积极配合教育部开展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检,从2013年起,学校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对上一学年度获得学位的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估。这是学校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的新尝试。评估工作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涉及论文选题意义、创新性、基础知识、科研能力、论文规范性等方面,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估结果,找出学校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提高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这项措施对加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客观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进一步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公开已获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接受社会监督

除了向本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是国内最早一批公开学位论文的高校之一。通过学位论文的公开,一是实现了全社会研究成果的共享,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资料查找等方面,不但能够掌握学术前沿、提高效率,而且避免了重复研究而造成的科研浪费;二是通过“知网”提供的被引用等相关数据,有助于了解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科学研究水平的现状;三是有助于全社会对学位论文质量和学风问题的监督,特别是对学风问题的监督方面,使存在学风问题、有一些不端想法的人,迫于被发现的压力而放弃不轨想法,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经过不断的努力,吉林大学基本形成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发挥社会监督与评价作用的比较健全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建设与监督体系。学校、各层次管理部门、学位授权点、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等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参与者自觉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学位论文质量切实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2014-1-29.

[责任编辑薄刚]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简介]张艳萍,吉林大学学位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6)02-0174-03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质量保障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研究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