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2016-03-05吕静韦金浩李睿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调节作用影响因素

吕静韦 金浩 李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政府行为、企业战略、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有影响,但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大大低于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通过人力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调节作用得以促进。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影响因素 调节作用

文献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基于Nvivo的文献分析

首先,CNKI数据库中,依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要素”作为检索条件对文献主题进行检索,得到282篇相关文献(截至2014年5月5日)。其次,对得到的文献进行初步泛读和筛选,得到136篇研究价值较高的文献。再次,对文献全文进一步研读,选定50篇概念较凝炼的文章。将最终选定的文献导入Nvivo10.0,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将概念转化为节点,节点概括为范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取奠定了基础(黄炜,2010)。通过对节点的试探性质性分析、主从关系分析和矩阵结构分析,得出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的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影响和企业战略方面,政府政策的制定、技术的进步、市场容量的大小、企业战略的指引能够通过对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二)理论饱和度检验与假设提出

为了Nvivo的文献分析结果,本文选取了发表在《科学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等期刊上的5篇文献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主要观点如下:科技政策、政府资金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肖兴志等,2013);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来实现发展(申俊喜,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由政府主导和创新驱动形成(张治河等,2014);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汪海粟等,2012);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先期引导作用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建立完善的制度支柱,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于新东等,2011);而根据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对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的判断失误,使日本失去了软件业的产业化基础的教训可以得出,企业战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直接影响。综上所述,政府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程度及企业战略制定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或产业间的流动会产生影响。本文提出假设命题:

H1: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受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影响和企业战略的影响。H2: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对提高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环境和企业战略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假设检验

(一)变量观测

1.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根据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结合相关文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指标设计,对所提出的命题进行衡量;同时借鉴相关研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

其中,自变量包括政府行为(G)、技术创新(T)、市场环境(M)、企业战略(S),调节变量包括资本要素(C)和人力资源要素(H),因变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P)。其中,政府行为的测量指标包括财政资金的投入(G1)、合理政策的制定(G2)、相关产品的直接购买(G3)、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G4)、科技人才的派送(G5)、产业链的规划(G6)、市场需求的培育(G7),技术创新的测量指标包括自有核心技术(T1)、自有研发团队(T2)、购买技术专利(T3)、引进先进技术(T4)、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合作(T5)、企业间技术研发合作(T6),市场环境的测量指标包括国内市场上同类企业的数量(M1)、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需求(M2)、国际市场上同类企业的数量(M3)、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需求(M4),企业战略的测量指标包括推动企业产品制造与服务配套相结合(S1)、推动企业开展产业间合作(S2)、推动产业与金融服务的联合发展(S3)、推动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S4)、推动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的共同进步(S5),资本要素的测量指标包括自有资金(C1)、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C2)、政策性信贷(C3)、民间资本融资(C4)、上市融资(C5)、政府财政直接支持(C6)、其他机构融资(C7),人力资源要素的测量指标包括招聘国内高校的毕业生(H1)、招聘国外留学生(含外籍人士)(H2)、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技术人才(H3)、引进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H4)、引进国内外企业的科研人员(H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测量指标包括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开发(P1)、原有产品或工艺改进(P2)、新市场的开拓(P3)、新材料在产业中的应用(P4)、融资渠道的拓宽(P5)、对优秀人才的吸引(P6)、产业内企业间的合作(P7)。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已收回有效问卷176份,涉及地区包括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江苏等。

2.信效度检验。题项的衡量共涉及四项指标。一是校正题项与总分相关。当该栏呈现的数值小于0.400,表示该题项与其余题项的相关为低度关系,该题项与其余题项所要测量的心理或潜在特质同质性不高。二是题项删除后的α值。该值表示的是该题项删除后,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改变的情形,内部一致性α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K为量表的题项数,∑Si2为量表题项的方差总和,S2为量表总分的方差,若删除某个题项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变大,可以考虑删除此项。三是共同性。共同性值若低于0.2(此时因素负荷量小于0.45),表示题项与共同因素间的关系不密切,可以考虑删除此题项。四是因素负荷量。该值反映了题项因子所承受的变量,即该题项对于总成分的贡献度,一般该值应不低于0.45。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题项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问卷共需剔除四个题项,汇总如表1所示。

(二)假设检验

1.因子分析。在删除G3、T3、M1、C1四个题项的前提下,对各要素分别进行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置信水平为95%的前提下,拟合指数均显著适合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对各因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3。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四个自变量经T检验,偏回归系数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0、0.693、0.933、0.00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均有显著性意义,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不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别受到来自政府行为34.2%的影响和企业战略40.5%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2.1%的影响和市场环境-0.4%的影响。由此得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受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影响非常小,且为负影响。

加入调节变量资本要素(C)和人力资源要素(H)后,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显著提高,分别由-2.1%和-0.4%提高到2.7%和1.7%,提高的幅度分别为4.8%和2.1%;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的影响也有所提升,分别提升了4.6%和5.4%。由此得出,通过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配置调节作用,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显著改善,且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影响最大,其次为技术创新和政府行为,对市场环境的改善影响稍弱。

2.假设验证。根据表3和表4的运行结果,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均显著;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均不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受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的影响,受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原假设H1不成立。在不考虑调节变量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影响达到74.7%,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总影响为-2.5%;在加入调节变量后,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影响达到84.7%,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均由负转正,且总影响提高到4.4%。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原假设H2成立。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定直接关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推动企业间合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影响最大;政府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导向、市场的培育、人才的输送,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次之;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理论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但在实证上其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利用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行为、企业战略、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炜.应用“扎根理论”构建顾客忠诚的动态转化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

2.罗晓梅,黄鲁成,王凯.基于CiteSpace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6)

3.肖兴志,姜晓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基金投向:传统转型企业还是新生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

4.申俊喜.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2)

5.张治河,黄海霞,谢忠泉,孙丽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1)

6.汪海粟,胡立君,石军伟,王玉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2(4)

7.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16)

8.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

9.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东北3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

10.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节作用影响因素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自噬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