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生涯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6-03-05钱焕琦
钱焕琦
(南京师范大学 吴贻芳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7)
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生涯培养模式的构建
钱焕琦
(南京师范大学 吴贻芳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7)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提供较为明确的操作路径。该模式以“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指导,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参考依据,以职前学校教育活动与在职教师职业活动为路径,经多次实践反复提炼而成,具备较完备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很大的变革空间。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职前学校教育活动;在职教师职业实践活动
一、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生涯培养模式的背景、意义及主要路径
1.背景及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全生涯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提出,建立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及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这一部分内容已有专题报告发表。同时,这一模式的提出,也以当今世界教育的改革大潮为背景。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度统一,犹如一股股汹涌澎湃的潮流冲击着教育。科学技术创新与新型人才培养,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纷纷开展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趋势的人才。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阶段的中国,其教育除了要迎接这样一个全球共同的挑战外,还面临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轨对人才培养要求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特殊挑战。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已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增长“量”的褒贬转移到“质”的问题上。[1]教育改革所关心的问题,已不只是入学率、选拔和机会均等,而是知识的创新和传递、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和公正地处理差异。
“全球化”理论阐释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变迁,对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应世界经济体系的转型和国际市场的扩展,跨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联营结合,为全球化经济、文化培育的劳动力不只能是技术合格,还要是能沟通、能协作、善于解决问题、处变不惊并技术合格的劳动力。因而,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殊途同归,共同聚焦于改善教育素质的问题上。教育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较长远的效果将是为社会培养素质较高的“全人”。教育素质的改善需要靠具备适当素质条件的教师队伍支持,因为教师是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之人。
教师素质除了传统的观念认为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运用适当的技巧施教及关心学生的成长外,有效的沟通能力、从反思中学习的能力、和谐的师生同事关系、从教学和学生的成功中所获取的满足感、创造性工作的成就感等,都构成现代教师的素质要件,而其中相当部分都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所涵盖。
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的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形态和变化。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提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生涯培养模式,便是基于以上事实与观念。
2.模式构建的主要路径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生涯培养主要采用了职前以学校教育为主和在职以教师职业实践活动为主要依托的路径进行。
首先,是吸纳“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入读师范院校。这是教师队伍的输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这个问题与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教师的社会形象有密切关系。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往往又受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前景等。从国内近30年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当经济蓬勃发展、百业皆兴时,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常选择一些日后能找到收入高而待遇佳的工作的专业攻读,一般不会选择师范专业。反之,当经济衰退、百业萧条时,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便会认真考虑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从而选择师范专业攻读。这正是传统择业的规律。因此,若要吸纳高素质毕业生入读师范专业,向教师队伍输送有相当素质的人才,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和发展前景必须要有根本性的提高和改进。这一问题,涉及社会的高层决策和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模式并未构建可供操作的论述,只是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前提提出,以引起关注。
教师的正规专业学习,目前主要依托于各师范院校的学位或专业课程。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采用了职前与在职相结合、教学与非教学、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基本途径以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三大途径为主。[2]作为师资培养中认知与实践活动的载体,在传道、授业、解惑等方面,具有人类性的、源泉性的和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是一种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判定。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总体的培养目标经分解而转化为课程目标和非课程目标。其中,课程目标体现在课程结构中,非课程目标则以有计划或随机的方式弥散在非教学跨教学培养活动中。课程是形成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主要载体,它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活动转化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师德的基本素质。这种转化过程是否顺利,与教育主体采取何种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有密切关系。
非教学或跨教学培养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培养手段,与课程教学共同承担起培养目标中依靠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完成的培养任务,如教师职业的品德底蕴、价值观念、文化艺术修养、社会活动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素质乃至于学科视野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途径包括全部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自学悟道、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职业实践等。非教学、跨教学培养途径的形式构建和具体运用通常因校而异、不拘一格,很难框定其变化规则。总体上看,是站在教学与非教学、校内与校外、职前与职中的维度上,从引导性与自发性两方面去营造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区分教学途径与非教学、跨教学途径,是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重要分野。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单一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在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分布离散、远离稳态、隐藏于形形色色的载体之中的信息环境,这种环境与系统化了的知识系统正好相反,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多变性的特点。当代师资培养活动所体现出的综合化趋势,已经大大超出了纯教学范畴。因而,在师资培养上,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上,非教学、跨教学培养途径往往比教学途径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修完师范专业的课程后,教师便开始了他们的工作生涯。从初发的委身教育学习适应之道始,经数年的工作,进入稳定期,委身教育的意愿得以巩固。在稳定期之后的较长发展阶段,教师将背上更多的责任和遇上新的挑战。在教师工作生涯期间,职业道德的养成将呈现与专业学习阶段全然不同的景象,培养措施也将适应教师职业循环发展的境况。
二、职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主要在学校教育的专业课程中进行,专业课程又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不同路径展开。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师范院校中表现为对师范生系统开设的教育课程。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的基本依据和框架如下:
(1)基本依据
首先,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机构代表社会、国家主体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来教育和造就未来的教师客体。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必须以社会价值本位取向和个人价值本位取向的统一为出发点,按照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和教师自身职业化、专业化需要的实现来培养未来的教师所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其次,建构科学人文主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教师教育课程各课程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合目的性的宏观要求。教师的必备知识包括: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有关教育环境的知识和有关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渊源的知识。
通过综合学习,使得教师能在教学中达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已先有一桶水”的要求。为了成功教授某一门学科,教师必须理解该学科的内容,以便能以最简洁的形式同时也是最高级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课程和教学去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在掌握通常意义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掌握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能力结构,包括一般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学科能力等。
再次,结合形势,不断探讨高师教育新问题,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世界高科技日新月异,新的认知领域不断开拓出来,社会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因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全球道德问题,计算机网络行为中的道德规范问题等。而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有着“学科学”课程照搬综合大学的课程,“教育课程”则是独立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拼凑的弊端;教材编写上存在着理论陈旧、手法单一、说教意味浓厚等方面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密切结合当前形势,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不断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职前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
(2)课程框架
高师院校显性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以下几类:
①大学通识课程。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均应视作“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军训与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可以初步树立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为进一步的师德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识课程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
②大学专业课程。作为师范生的专业课程,主要进行的是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为学生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类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将来能否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如科研训练、毕业实(见)习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等等。
③教育专修课程。教育专修课程对师范生而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能否将专业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类理论的掌握情况。教育专修课程可分为:第一,教育必修课程。如《教育学基础》《普通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第二,限定选修课程。如学科教育类限定选修课程;公共教育心理类限定选修课程,如《教育伦理学》《中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外教育比较研究》《教育科研方法》《中学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与教学中的应用》等。第三,任意选修课程。即具备修读条件的其它课程、学术讲座等。如学科教育类任意选修课程、公共教育心理类任意选修课程等。学科教育类任意选修课程由各院系开设,学生自主决定是否选读及选读量。公共教育心理类任意选修课程有《学校管理讲座》《当代教育发展》《职业指导》《教育法规讲座》《学校心理教育讲座》《基础教育》《教师口语》等。
④活动课程。如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这类课程也可归入隐性课程的范围,在这里就不深入展开论述。
2.隐性课程
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否转化为教育行为,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自身知识、经验、个性、能力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气氛、制度、同事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家长的要求及评价等有关。这一过程是教师的自主选择,即教师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形成,再到实际地采取道德行为。如何在师范生的教育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外因向内因的转化,成为师范院校隐性课程教育研究的重点。
英格尔斯在进行人的现代性研究时指出,“学校乃是通过学习课程的正式教育以外的很多活动过程使人现代化的。这些过程是:奖励和处罚、树立榜样、示范和概括化。”隐性课程指对学生在学校课内外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非正式的教育影响因素。在师范院校隐性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富有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等方面的教育意义,揭示相应范畴的社会规定性,从而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获得职业价值选择的预约立场,初步形成未来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基本的认识。
(1)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情感的活动。这一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如在新生中倡导回母校活动,进行一对一的优秀教师访谈,组织看望离退休老教师;在毕业生中组织名师讲座和名师赠言活动,如某高校组织的“百名教授赠言,寄语未来教师”活动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思想的活动。这一类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在“观念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的活动中成长为面向未来型的教师。通过组织师范生参加“科技创作”“创业大赛”“名校一日”等各类活动,促使他们在宏观上树立新型教育观念,了解现代办学思路和模式,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保持知识和能力的开放式增长。以达到“每天给学生一个新老师”的目的。
(3)训练师范生技能的活动。使师范生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练思想,通过练技能不断强化职业意识。
①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赋予传统的师范生技能“三字一话”以新的历史含义。如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运用互联网采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等。有的师范院校除了进行传统的书法、普通话的考核和竞赛活动以外,还举行“计算机中英文录入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文体活动中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短剧小品大赛”“个人主页大赛” 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挂职锻炼”“科技服务”“热点调查”等。使师范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宽知识面,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满足今后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4)强化教师角色意识的活动。通过“角色模拟法”,在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中不断强化教师角色意识。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在师范生中开展提前庆祝教师节的活动。隆重庆祝每个教师节,并在教师节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演讲、征文等类型的活动,组织师范生参加优秀教师表彰会。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上,可以有意识地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在社区服务时注意教师角色的提前介入,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和中小学结对,担任校外辅导员,指导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选择勤工俭学方式时和师范专业结合在一起,如家教。
另外,抓好教育见习、实习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和检验了师范生技能,同时又巩固了专业思想。许多原本对教师职业存在疏离感的师范生在经历了教育见习、实习阶段后,在初为人师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情感上的感染强化了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逐步提高了师范生对教师工作意义的认识。
(5)开展道德冲突方面的教育活动。开展道德冲突方面的专题教育,除了一般的显性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开展相应的道德冲突情境的模拟和再现。通过道德冲突话题的设定和情境的再现,使得师范生在道德矛盾的冲突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如组织以校园中的竞争与合作为主题,开展同事之间人际协调问题的讨论;以“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学生家长”等为主题,开展有关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对教师在课后辅导、家访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业余时间的牺牲和是否收取报酬等问题的讨论。
总之,通过道德冲突情境的模拟和再现,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使师范生在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进入反思,引导他们思考、争论,然后再实践与再研讨,不断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不断从客观的角度对自已的教育行为进行积极的教育评价。从而使师范生对自身素质的整体状况有比较清楚而具体的认识,并能有效地提高、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进而转变其教育行为,实现其教育素质的实质性改善。
三、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虽然职前培养可以为一般道德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直接解决个体的职业道德认识,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职业道德经验、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意志的问题。在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模式可从师德培养的意义、师德培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师德培养的内容、师德培养的方法、师德的考核与评估等方面来进行构建。
1.在职教师师德培养的意义、指导思想与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积极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爱岗敬业精神下降,不认真备课、上课,不关心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认真钻研业务,不关心业务进修和知识更新,不注意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功利意识增强,奉献精神淡薄,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商品化现象等。以上问题,虽只出现在少数教师身上,但明显悖于师德,有损人民教师的崇高社会形象。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在职业活动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举措。
师德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可作如下表述: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为依据,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师德培养工作的目标为:在教师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良好师德师风,实现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为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培养一支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教师队伍。
2.在职教师师德培养的内容
在职前师德培养中,教师已接受了师德规范方面的理论教育,如果在职教师师德培养仍然遵循这一路径,那么,由于内容的重复及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师德培养工作就很难取得效果,毕竟教师已经处于教育他人的岗位,在理论知识方面已有较多的积累。这就要求职中师德培养工作必须另辟蹊径,在强化教师角色意识的同时,进行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1)教师角色意识的强化
通过对问卷分析,发现农户对小额信贷了解的程度加深,在30~50岁之间,普及率逐渐提高。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要求55岁以下的农户才可以办理绿卡申请贷款,而使用小额信贷的多为年轻者以及有创业计划的农户(主要是开饭店、超市、特色种养殖等)。有73%的农户偶尔申请使用小额信贷,大多数人还是偏向于向亲戚朋友这种民间(私人)的无息贷款,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户认为使用这种“无担保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模式”,虽然无需抵押品,操作简单,但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贷款难度大、金额小、期限短等一些问题。
所谓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并为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而教师的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和体验。具体地说,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角色认知。即教师对自己这一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这一角色,取决于角色认知的程度,师德培养的成效如何也取决于此。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贯穿于教师角色行为的整个过程。而教师角色是各种不同角色的统一体,如“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道德楷模”“知识的传授者”“严格的管理者”“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3]这些内容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已从理论学习中为教师所了解和掌握,职中培养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帮助教师更快、更自觉地进行这种角色认知。
其次是角色体验。这也是师德职中培养中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所谓角色体验是指在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角色体验与角色规范是否一致会对角色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地说,二者如协调一致,将有助于角色意识的强化与巩固;反之,角色意识将会被削弱。因此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角色体验,是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的前提。
教师角色体验主要在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中进行。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角色冲突,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冲突,教师才能形成积极的角色体验,也才有助于他们的师德养成。在师德培养中,首先应让教师对角色冲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冲突,让教师在解决冲突中学会利用自己的智慧,把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转变为解决角色冲突的行为,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这是指在我们所坚持的教育理论方面,国家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升学率已成为不少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绩效目标,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的甚至唯一的条件。(这在前几年更为严重,现在虽有好转,但仍然存在。)这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分歧、脱节使得教师无所适从,从而产生角色冲突。进而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会关注升学有望的学生,在学生管理上也会重智轻德,这就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这种角色冲突的解决,有赖于基层教育部门真正贯彻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并以此来制订评价教师的标准。这样就会有效地解决这类冲突。
②对教师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教师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对教师有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看成德高望重的偶像。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还要做公民的楷模,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但是,在教师看来,自己也是普通人,也有同于他人的地方,也不能时时处于楷模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行为有时难免会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从而引起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需要在师德培养中,让教师明白既做学生的表率,又做社会的楷模,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应有之义,明确这种高要求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我们工作的作用,从而培养教师崇高的职业自豪感。通过先进教师的典型教育,让教师明白只要尽力去做,是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的,让教师在主观上接受社会的高要求。同时,也要让教师放下包袱,不要因为这种高要求的存在而产生压力,只要努力去做了,社会上也不会过分苛求。
③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许多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但有时会导致两个角色同时向他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的情况。如教师一方面要严格管理班级,另一方面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有亲近感,这就常常会使教师陷入困境。对这种冲突的解决,要求在师德培养中注意培养教师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在不同场合下认清自己不同的角色,并及时转换自己的心态,采取不同的态度。在培养过程中,要针对教师的工作实际,联系教师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角色冲突,由教师自己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总结和理论上的提升,为教师以后的工作提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④职业评价与职业收入不相符引起的冲突。我们国家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对教师工作的职业价值也有非常高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有过高的估计和期望,并产生很强的自尊心。但另一方面,教师的劳动报酬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并引起教师心理上的失落感、不公平感,进而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甚至会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一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教师的高要求根本无法得以实现,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这也是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的重要方面。
在强化教师角色意识的同时,必须辅助必要的职业情感教育。而所谓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可以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4]
由于在个体道德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道德品质还是道德评价都与情感有着密切关系,情感教育无疑应在师德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职教师的师德培养,却不能就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必须选择好情感教育的突破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应紧密结合教师工作实际,培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自豪感,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的感情,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教师的情感归依。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
①培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职业成就感对任何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一个缺乏职业成就感的人,是不可能把身心奉献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去的,职业道德教育更无从谈起,教师也不例外。但现在广大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却普遍不强,为此:
首先,应转变观念,重塑教师精神。由于传统的影响和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用“红烛精神”来赞颂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激励过无数教师献身教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红烛精神”却日益显出其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红烛精神”的内涵却反映了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这不仅不会给教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反而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委屈和吃亏的感觉,在这种悲壮的气氛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根本无从谈起。所以,现代教师应转变观念,重塑教师精神,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5]“火箭精神”不仅包含“红烛精神”中最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且意味着在把学生送入“预定轨道”的同时,自己也一级一级飞得更高,从而实现学生成才与教师成才的完美和谐统一。这样,“火箭精神”就会成为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重要精神力量,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会得到加强。
其次,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由于教师工作时间的很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选择了教育工作,那就意味着他一生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奉献给课堂,奉献给学生,而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又是枯燥乏味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太多。所以,要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让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6]拥有这种观念的教师,才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才会有崇高的职业成就感。
最后,改变传统教师形象的影响,全面体现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长期以来,在一般人心目中,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是教中小学,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在一些教师心目中也是如此,认为只要懂得一些教学的技艺,懂得操作,就可以站稳讲台了。这就使得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处于技艺的层面,处于工匠的地位。另外,传统观念上也认为教师只是游离于教育研究过程之外的旁观者、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学模式的盲目模仿者。这样的形象定位,会大大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自己也毫无职业成就感可言。为此,我们应树立崭新的教师形象,如“教师是学者和专家、教师是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师是美的体现者和创造者”等,让“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美的价值,感受到职业给他带来的生命激情,体验到这一职业无法抗拒的魅力,那么,教师就能从职业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体验到生命内在的欢乐”。[7]这样,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就会大大得到加强。
②培养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要求教师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为教师的工作时间同闲暇时间无法截然分开,教师的工作场所也不只局限于教室与办公室。教育工作的这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师的全身心付出,而教师所能获得的报酬是无法与此相提并论的(即使我们已经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工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献身教育的情感。另外,教师的敬业乐业也是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保障,不安心本职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不能干好工作的。
③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情感。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一直是人们对教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能否在头脑中牢固确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并真正贯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教师干好工作的关键。有了要“教好书”的思想,教师才会主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的学习,不断求知,不断探索;有了要“育好人”的思想,教师才会主动进行师德规范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为“育人”打下基础。
④培养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培养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首先要让教师学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是热爱学生的前提;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否被学生接受的关键;再次,要严格要求学生,这是教师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爱生相辅相成的。关键是如何严和严的适切性。
⑤培养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情感。这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备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品格育人;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对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很多,如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教风;教师应具有文明的举止风度,等等。总之,要让教师认识到,只有具备“为人师表”的情感,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切实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⑥培养教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情感。教师工作要求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能力,现代社会教师如不具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其知识结构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就很难实施所谓的“创新教育”。教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情感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发展趋向;另一方面要培养教师创新的能力与毅力,培养教师主动创新的精神。
⑦培养教师“严己宽人、团结协作”的情感。教育工作具有集体性特征,学生也有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只有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完成本职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同事不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合作,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能真正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把教师的职业情感真正依托于教育工作,那么,师德培养工作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因为人的情感也是要有所寄托的,如果人的职业情感不能依附于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就不能全身心地从事本职工作,就会寄希望于“转行”来满足自己的职业情感需求。所以,职中师德培养,一定要加强教师的职业情感教育,在教师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工作,满足教师的职业情感需求。使其在同其他行业的比较中能对自己“有幸”从事教育行业倍感欣慰、自豪;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3.在职教师师德培养的方法
由于教师都已对教育工作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职教师师德培养工作就有了许多不同于职前师德培养的特点,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同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具体地说:
(1)要重视校园环境和学校形象建设。学校教育环境属于隐形师德培养课程,任何置身于特定教育环境的教师,在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价值观和行为活动等方面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学校形象会令人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它会使置身于其中的教师兴奋和自豪,能激发起崇高的情感和进取精神。”[8]在师德培养中,一定要注意校园环境及学校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创建良好育人环境,树立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学校形象。
(2)要注意教师教育观念向行为的转化。在师德培养中,注重观念、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教师发展起理解、内化、运用教育观念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以真正形成指导行为实践的、内在的深层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能力。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道德观念转变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及其对教育行为的不同影响,促进教师由“倡导的理论”和“社会的概念”向“运用的理论”和“自我的概念”[9]的转化,避免教师在“倡导的理论”层次上接受了正确的观念,而在其“运用的理论”层次没有多大变化,以至在实际行为中完全是另一种做法的现象的出现。
(3)采用榜样学习的方法。通过向先进人物学习来培养人的德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具体到师德培养,一方面要用教育系统内的先进分子来进行师德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教师身边的较为突出的事例来进行,比如,“全国十杰教师”的评选及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巡回演讲,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的师德培养工作。采用榜样学习的方法,对青年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之初就树立起奋斗、学习的目标,能提高他们积极进行师德修养的信心。总之,采用榜样学习的方法,既显得直观,能给教师造成直接的心理震撼;又能让教师通过与自己的比较,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结合事例,及时进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种种符合师德的行为和有违师德的行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定要采取种种方法,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讨论、总结,学习经验或吸取教训。据《扬子晚报》报道,四川某地发生了教师惩罚学生吃苍蝇事件,对这一有违师德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严肃处理。但奇怪的是,众多学生家长却为这位教师鸣不平,甚至围攻学校,理由是这位教师教学成绩突出,是“难得的好老师”,对他体罚学生的行为,家长则认为“孩子如不听话,打也是有必要的”。针对这一事例,如能组织教师进行及时的讨论,教师对师德无疑会有更深切的认识。由于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教师身边,对教师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也比较关心,如能及时结合师德培养,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利用机会,进行理论上的再学习。这一点对于已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尤显重要,因为他们原来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和在工作中形成的一些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显落后。至于理论学习的方式,在平时可利用集体开会、研讨进行;另一更为重要且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但在当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唯学历教育和局限性的专业教育”[10],忽视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另外,还存在着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倾向,这是因为有人认为教师是成人,承担教育学生的任务,其品德已经合格,不需要再教育,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不深,缺乏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从教品德。其实,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应贯穿于教师工作一生,在当前社会转型、人们思想活跃的情况下,继续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更显重要。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开展的一项全国调查中,有76%的人认为应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师德水平[11],这一数据就很好地说明了进行师德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
(6)要与一般道德教育相结合。在个人道德体系中,职业道德只属于亚系统,教师职业道德所调节的各种关系并不违背个人的一般道德原则,而是个人一般道德原则的延伸,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应建立在一般道德发展的基础上。弗兰克纳认为,“只有在理解了某种道德的观点和道德原则以后,才能进一步接受一系列更为具体的规则和美德并作为应用和实现基本理想的手段,并按这种方式继续下去直至成为一个道德上的人或一个完全自主的道德主体。”[12]在师德培养中,必须注意到“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体一般道德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不是一个孤立独立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个体一般道德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13],从而主动地将师德培养与一般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让教师认识到师德是公民的一般道德与教师职业性品德的统一的同时,也要让教师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教师首先是普通人,其品德应具有自然个体的本色性,但在向教师角色转化时,教师的本色品德具有了角色性。所以,要让教师“自觉地把握师德的这种二重性,既有助于教师保持普通人的自然本色,又有助于以教师角色意识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有助于从新的高度推动师德建设向深层发展,充分发挥师德的多方面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14]
(7)要注意教师的主体角色。在师德培养中,要注意调动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以“我自己要提高”的角色投入到培训中。但我国目前的师德培养中却不尽人意,更多的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给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采用传统的“训者讲,受培训教师听”的模式,忽视教师的主动创造精神;另外,培训工作忽视教师的实际需要,只是按照预先设置的培训内容照本宣科。[15]这种方式的结果只能是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这种忽视教师主体地位的培养模式必须得以全面转变,师德培养才能取得效果。
(8)要坚持长期性教育。[16]在当前师德培养中,常见的是“师德教育一阵风”的倾向,其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及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结构看,只有当“知、情、意、行”作为一个整体得到相应发展时,才能称之为具备了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而这四者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发展又往往是不平衡的,要使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平衡,绝不是一朝一夕和短期教育过程的开展就能奏效的。因此,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处起步,有计划地进行,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逐步得以提高。
总之,在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和灵活运用,决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或某几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进行。
4.师德的考核与评估
作为一项完整的师德培养工作,师德的考核与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考核、评估的结果是否客观公正,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师德的考核与评估以促进师德建设。
(1)加强领导,组建高素质的师德考核与评估队伍。这一点对于师德考核评估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考核评估人员自己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在教师队伍中没有崇高威信,那么,他们所得出的考核评估结果也不会令人信服,对教师也就起不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为此,作为考核评估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切实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2)制订科学的考核评估方案。任何考核评估,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考核评估方案指导下进行的。考核评估方案的规范、科学与否,会对考核评估结果的是否客观、公正、有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对师德培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产生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教师个体职业道德的养成。因此,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方案,推进师德培养工作。
(3)定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及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复,这一方面要求师德的培养要经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要求师德考核评估要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作出评价,使教师对自己的师德养成情况随时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整个师德培养工作。
(4)建立奖惩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一个完整的考核评估方案,要包含必要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的制订,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形成外在的刺激,促使教师的师德养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在教师的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下,这一措施的实行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是,在进行物质奖惩的同时,不能忘记辅之以必要的精神鼓励。精神上的鼓励往往有物质奖惩所起不到的效果。由于教师的整体道德水平比较高,他们也不会只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对他们来说,精神上的满足有时更能促进他们的师德修养。对教师来说,他们更关注来自学生的评价意见。因此,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将学生的评价纳入奖惩制度之中,会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1] 卢乃桂.教育改革潮中的教师和教师教育[R].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材料,2000,10.
[2]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73.
[3] 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
[4] 吕文硕.现代教育素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220.
[5] 谢全苗.红烛 火箭——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师精神[J].教育现代化,2000,(9).
[6]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7] 王栴.论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J].教育研究,2000,(9).
[8] 麦克强.校园教育环境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论丛,1998,(3).
[9] 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7).
[10] 杨启亮.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0,(4).
[11] 齐峰.对高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1).
[12]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二十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97.
[13] 傅伟利,张东娇.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J].教育科学,1999,(4).
[14] 王逢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R].“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研讨会”交流材料.
[15] 曾琦.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16] 金丽红.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规律及培育原则[J].教育科学,2000,(3).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Training Model of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Teachers
QIAN Huanqi
(Wu Yifang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ethics for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with an explicit purpose and following a certain dir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comparatively clear directions for the reforms of training models for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teachers. This model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whole-person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raining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normal institutes and the code of ethic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and through numerous experiments in the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practices. This training model is systematic, paradigmatic, and easy to operate, stable and has space to change and reform.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teacher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ctivities, in-service teachers’ practices
钱焕琦,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