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03-04田芝健郑善文吉启卫
田芝健 郑善文 吉启卫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构建维度中的价值定位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一论断既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维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维的重视,也提炼与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六条典范,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价值与时代性价值的二重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与逻辑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高度并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时代精神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在社会层面弘扬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在个人层面倡导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融合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通一体的,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价值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的民本、人本、德本、合本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性精神是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价值范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价值理想的继承与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价值观资源,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崇高价值理想,凝练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塑造了时代精神气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向坐标、信仰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整合多元化价值思潮后形成的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核,贯穿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时代性价值观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标杆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在一脉相承、超越性继承的认知模式下真切的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往与开来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清楚”原则涉及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逻辑旨归与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源、立足之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夯实了文化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文脉之魂、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方向之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确立了原则遵循。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范式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统一的,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色元素,增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自主,以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自主为支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树立大文化时空观,坚持在文化和
价值观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与科学方法
树立历史眼光把握文化的传承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实现历史传统、当代创新、未来走向的浑然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历史感规定了通晓、透视现实文化软实力的程度、深度,避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沦为昙花一现赝品的厄运,增强了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自主。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价值命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时代特征,从而为整合社会思潮及价值、化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社会矛盾及阻力提供理论资源与方法论支持。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态度要走出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唯心主义这两种误区,如果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性继承甚至拒斥、否定优秀传统文化,就会造成民族文化、价值的虚无主义;如果盲目地把优秀传统文化鼓吹为普世文化,甚至取代、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造成民族文化、价值的唯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历史深邃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要在坚持传承性与现代性有机统一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在历史传统、当代创新、未来走向浑然一体的动态认知路径引领下,真正达到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性、筑牢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境地。
具备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本土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形成本土文化、外来文化融合发展的全球化思维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决定了其思想精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核心价值观的世界性、普遍性寓于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特殊性之中,核心价值观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坚守必须要面向世界优秀文化、承接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吸纳人类文明的价值成果,特别是对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标识的西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抽象反映,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虚假性、欺骗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范畴的真实性、现实性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前提下才能得以保证。西方国家推销的“普世价值”具有误导效应,“全盘西化”的论调曾一度甚嚣尘上,企图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辨证剖析、科学吸纳的同时进行彻底批判、理性反思,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因子融入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追求,满足世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期盼。
以生态眼光把握文化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关系,不断弘扬主旋律、增进共识性,尊重多样性、增强创新力。无论是从世界文化历史进程还是从中国自身的文化历史进程来考量,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价值观都具有核心性与一般性的双重特征,都是核心价值观与一般价值观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碰撞融合中,要以文化生态的宏大视野包容一般价值观选择的差异性,并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强大的引导力,要以核心价值观的理性精神高效地整合差异性的社会思潮,并在全面激活社会合理价值基因的动态引领中扩大价值认同,铸成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国外积极合理的文化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文化场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应然意义上重构文化生态新格局的必然逻辑。因此,只有在多元文化格局中深刻生动的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的文化主心骨,才能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价值互动中唱响构建文化生态格局的主旋律。
用科学眼光把握文化的认知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和践行力。真正系统全面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镶嵌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实践中,关键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的转化跃升。如果脱离国家、集体、个人层面持续生动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将可能遭遇沦为海市蜃楼的空想性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显示度的价值符号,要创造必要条件使其普遍地融入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现实诉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导向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以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力、凝聚力,要在强化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践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需奉行知行合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遵循系统的思维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镶嵌于国家、社会、个人多层次的现实价值诉求中,在认知认同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贯穿于“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深化到消弭社会突出矛盾的具体举措,深入到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在立体化融入的大时空场域下,日用而不觉的境界铸成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践行力。
三、以文化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基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就是把核心价值观普遍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强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自觉性、强化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逻辑自觉性,塑造出最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与良好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符号融贯于人民群众各类实践活动的始终,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并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道德揭示了正确处理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这五大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华民族积淀的道德真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价值体系是对中华传统道德理念的升华,激活道德文化基因、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的科学论断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契合了核心价值观铸就的时代信仰与中华民族秉承的道德特质;这一论断蕴涵的强化道德实践导向有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公德与私德、大德与小德的道德元素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诚”、“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倚重的概念范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理念高度契合。“诚”、“和”的道德理念已经化作人民群众认知、认可、认同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增进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必须立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诚”、“和”理念,实现传统道德境界的诉求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同频共振,圆融一体。诚不远人,诚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沟通人与万物的纽带,在修身养性与化育万物的双向互动中得以确立。“至诚”理念的弘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实现创造性转化,要在塑造中华民族崇高精神信仰的现代实践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和”理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承载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具有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特征。“和”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的灵魂,“和”理念的传承与创新要在与时代精神塑造相协调、相适应的过程中,激活“和”理念蕴涵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现代内涵,实现“和”理念的时代化,彰显“和”理念的现实生命力。“诚”、“和”理念的精神特质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方法论资源、价值观资源,要讲清楚“诚”、“和”精神的历史渊源、独特创造、时代价值,要创新性发展“诚”、“和”理念的精神内涵,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夯实文化自信自主的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域化践行需要以阐扬独特的地域特色价值观为实践载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地落实上下功夫,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大众化生活化。地域优秀文化涵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滋养的地域特色价值观,是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等多重属性的有机统一,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中彰显了精神引擎的巨大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域特色价值观具有内在共通性,地域特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域实现、地域诉求,两者是宏观与微观、普遍价值追求与特殊精神诉求有效衔接、双向互动的关系。培育地域特色价值观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铸成的全党全社会的普遍性价值遵循运用地域优秀文化元素进行生动细致的诠释,从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域下挖掘、培育、阐扬地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需要以培育地域特色价值观的微观实现为平台,贴近地域民众以及地域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契合地域性文化元素及其精神特质,从而在弘扬地域特色价值观的践履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昆山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阐扬昆山特色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促进社会行为主体真学真信真用渐成一种价值范式。以“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政府价值观、“守法、诚信、尽责、创新”的企业价值观、“包容、进取、友爱、奉献”的市民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昆山特色价值观的构建既注重从宏大视野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营养,也注重萃取整合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昆山特色价值观的宣传融入了推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比如以“日知讲坛”为载体宣传昆山历史名人顾炎武的文化资源、挖掘顾炎武《日知录》蕴涵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致力于把昆山本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材的教育全过程。昆山特色价值观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社会主义文化元素,契合了昆山民众的文化心理、文化思维、文化诉求、文化习惯,以民族精神以及地域文化为载体有效化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昆山特色价值观的隔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提供了有效实践平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实现必须落实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地域特色价值观的微观实现,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域化践行、提升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在地域的认知认同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因子、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真理性元素协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怡情养志、涵育文明时代价值的理想目标。
(田芝健: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苏州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负责人;郑善文: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启卫:苏州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助理)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