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老师杭炳森

2016-03-04华永根

苏州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板书校长劳动

华永根

我的老师杭炳森

华永根

杭炳森书影

杭炳森

我的老师杭炳森,今年已八十岁了,他精神矍铄腰板硬朗,不高不矮的个子,脸上总是充满着慈祥的神态。他那充满智慧的脑袋上头发稀少,出门时总爱戴着帽子,保护着他最主要的地方。当然他早已“桃李满天下”,如今在家颐养天年了,他老伴多年前病故,与女儿生活在一起。我与老师年龄相差10岁,也退休在家。上次在校庆班级活动中相遇,勾起了我与杭老师在学校相处的情景。回想我的学生生涯,唯一印象深刻的老师就是杭炳森老师了。

1963年我考入苏州市第二中学,杭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又是班主任,那时杭老师风华正茂,全身心投入教学,废寝忘食工作。那些年我在学习上一直处在“休眠状态”,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不知学习为什么,年轻时的我把更多精力放在“各种活动”上,有时还会“想入非非”,思想一直集中不起来,因而学习成绩一直起不来。那时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物质生活也贫乏,大人们迫于生活四处奔波,只要孩子们能上学校有书读就好了,不会有更多时间来关心你的学习情况。我的性格又外向好动,整天沉浸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初中时热衷打乒乓球,高中时酷爱打篮球等等,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

杭老师似乎看出我在学习上的毛病,曾找我谈过一次,他语重心长地说:“你喜欢体育活动我不反对,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老实说,当时我对杭老师的教诲谈话似懂非懂,只是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没错,暗下决心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此后我减少了各类活动,学习成绩也略有起色。

我与杭老师的相处时间就高中一年级时段,升入高二后,杭老师另有重任,我高三时他又回到学校,那时他已是学校教导处领导了。1966年我高中毕业正准备考大学时,“文革”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高考取消了,在学校拖了两年,1968年底我去昆山巴城插队务农。不管我人在农村还是调回城市工作,我一直在打听杭老师的消息。那一时段他去了景范中学,担任校长之职,过了不久又调任新苏师范当校长。他把那里的校办工厂搞得风起云涌,学校教职员工生活大幅提高,是深受学生、教师爱戴的校长。后来他所在的新苏师范并入苏州职大直至退休。

杭老师是一位教育有方能干的老师。我虽数学成绩不佳,但最爱上他的数学课,他经验丰富,备课充分,解题从易到难,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讲解口齿清晰,板书工整飘逸,一堂课下来总是满满一黑板,粉笔在他手上总是不够用的,他书写板书时的“沙沙”声与当时的形象至今还历历在目.说是在上数学课,杭老师的说表、口齿、语气如同在上语文课,那黑板上留下的优美板书犹如在上美术课,这一切都是那么引人入胜,我班同学中有不少人模仿杭老师的笔法,写着与他相仿的字体,在学校传为佳话。

杭老师多次组织我们下乡劳动锻炼,曾去过昆山城北同心、娄葑乡板泾,与那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收稻、种麦,那些劳动活动都是班级自动组织的活动,杭老师在各样劳动前都是率先示范,与我们学生打成一片,他践行着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先做学生的学生,再做学生的老师。”学生们从劳动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启发与感悟,对质朴的农民及农村劳动生活有一定认知,增长了不少社会知识,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多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这些劳动生活场景时,我深刻体会到老师他不但教你文化知识,更引导你的人生走向,“班主任”这个词恩重如山。

在我懂事的时候已是高三学生了,我们班一直是政治、学习领先的班级,66年毕业时班上有三名同学是中共党员,过半数同学为共青团员.在那段青春岁月中,我心中也有目标,学习有向往,但我不是优秀学生,更不是乖巧的孩子,只是老师对我不离不弃,我心知肚明。“三尺讲台度春秋,一支粉笔写冬夏”,这是老师的真实写照,杭老师等老师陪伴我们完成高中学业,给我带来无穷知识与快乐,充实我的人生,想起我的老师,我总是感激不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曾担任过苏州市商业技工学校的校长、老师,就像歌中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我自己走上讲台,别人叫我华老师、华校长时,脑海中总闪过杭老师的身影,我以杭老师为榜样搞教学。我从教时间不长,深感做老师不易,做一个好老师更难,这个职业值得敬佩!如果说我的职业生涯有所建树,这一切都是老师给的,因为我传承了他的文化基因。

猜你喜欢

板书校长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热爱劳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论校长的修养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