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研究的多元化科学方法选择
——探索中医之源、求证中医之本

2016-03-0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元气黄帝内经

张 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中医研究的多元化科学方法选择
——探索中医之源、求证中医之本

张 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本文通过探索《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的原理,力图寻找到中医之源,由此找到让人体恢复自愈能力的方法,也就是让人体元气恢复无为而治的方法,并在临床中检验这一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医理论的价值以及中医的根本特征,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思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元气 疾病 归一饮 观复汤 中医理论 中西医

1 探索中医之源

中医是科学,哪怕经过非常严谨的论证,也有充足的理由证明中医是科学,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似乎中医又是一门独特的科学。中医大致包括了理论和经验两部分,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中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也非常有价值。但对于中医理论的价值却褒贬不一,极端一些的学者认为中医理论是糟粕,应该抛弃;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医理论是虚伪的,不过是中医经验的一种复述,只不过用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主要是融进了文化),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价值;客观一些的学者虽然承认中医理论,但认为中医理论已经落后,委婉地称之为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当然更多的学者肯定了中医理论的价值。不少学者发现,中医的理论构成非常独特:它有成熟的基础理论,其基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该书不仅包含了中医的基础理论,还建构了中医的核心理论,历代各家的思想无不以此为核心发展演变而来。但作为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黄帝内经》却也存在让很多学者不明白的问题。例如:五脏为什么要配六腑?五脏配五腑本可以“正好”,为什么非要加上一个三焦?而且三焦还有名而无形。后来为了配三焦又不得不加上一个心包。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再如:我们知道太阳是三阳,三阳的阳气最多,本应该阳气最盛,为什么说是寒水?难道是阴与阳要相配?为什么太阴与湿土相配呢?太阴是三阴,湿土也属阴,何解?还有手足十二经为什么是这样相配的?为什么肺与脾同属太阴?为什么五脏皆有一个,唯独肾有两个(左为肾,右为命门)?难道是因为肾脏有左右两个吗?那肺也有左右两叶,为什么不说肺有两个呢?五行相克,为什么一定是土克水?水不能克土吗?为什么是水克火?火不能克水吗?五的含义何在?按道理说这些都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但是《黄帝内经》只说了是什么,没有明确说为什么,后世医家也没有明确回答这些问题。可是,如果这些基本问题不回答清楚,中医的基本理论也是核心理论就很难不让人心生疑惑。因此,探索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医学界不能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医理论,不能理解中医理论也就谈不上评价和发展中医,就会按照个人的思维想当然,对于中医现代化尤其如此。比如经络的研究,如果不理解古人所谓经络的本质,就往往找不到正确的研究方向。《黄帝内经》认为脏腑与九窍相通,于是许多学者就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去找依据,从神经、血管,或者激素、胚胎学,或者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去找依据,这种思路对吗?《黄帝内经》还说九窍与九州相通,难道还得找到九窍和九州的生物物理学相关性吗?不明白中医理论的真实含义,怎么去研究!即使研究出来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对此做了20年的求索,当求证到先秦文化和哲学的时候,这些问题开始迎刃而解(这些问题的回答笔者会在另文中详述)。为什么笔者会想到求证先秦文化,是因为从历史传承上看,《黄帝内经》的思想传承源自先秦文化,即在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黄帝内经》是先秦医学的一部分。在先秦文化中,老子的《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先秦诸子受老子影响颇多。从《黄帝内经》托名黄帝可以看出其与老子思想的渊源。中国古代将黄帝和老子的学问并称为黄老之学,《黄帝内经》就是黄老学派的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中的许多思想都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观念。例如:“无为”、“朴”、“一”等,在《黄帝内经》中几乎是原文转述了《道德经》中的这些思想[1,2]。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1]。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自然之性而为,而且无为而无不为、无不治。天人相应的道理存在于人体元气运动之中,人体元气也具备无为之性,体内元气流转,人看不到,甚至感觉不到,但人体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元气所为。元气就如《道德经》所说的“善行无辙迹(痕迹);善言无瑕谪(瑕疵);善数不用筹策(计算工具);善闭无关楗(门锁)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绳索)而不可解”[1]。元气在无形无迹中运化着复杂的人体。

元气运化人体的各种机能,抵御外邪,维护健康,就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元气不争而胜,不言但总是随时响应,不用召唤它,该来的时候它自然就会到来,似乎没有心机但却善于谋划,这就是人体的元气。

笔者以此为基础思考元气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产生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既往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治病首先要找到病之所在,要去分析病因、病位以及病性。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位是肝脏,病性为炎症。治疗自然是找到针对乙肝病毒并能作用于肝脏的药物。中医也一样,例如:肝郁气滞,病因多是情志抑郁,病位在肝,病性为气滞,因此治疗要疏肝气,解肝郁;又如:太阳伤寒,病因是外感寒邪,病位在太阳之表,病性为寒邪郁闭,治疗则要解散太阳寒邪,可用麻黄汤。遇到复杂的疾病,会涉及到多个病位,多种病邪和病性,中医西医都要先找到疾病发生的部位,以及在这个部位发生了什么病机或病理变化,这一思路中西医是一样的。但人体是怎样抵抗疾病的呢?例如:当人体某个脏器受到了细菌感染,人体的白细胞水平会迅速升高,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细菌入侵的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并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人体哪里有感染,白细胞就会汇集在那,无论感染在肺还是胆,无论病邪在表还是在里,也无论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还是革兰氏阳性菌,无论表现为热毒还是寒湿等,这些是人体自组织的能力,在医生去寻表里、分虚实、定脏腑、找病邪的时候,我们忘了其实人体元气会自动分别表里、虚实、寒热,自动分辨病邪所在和性质,自动应对之,可以自动制定自己的治病方案,这正是元气的特性——无为而无不为。

对于疾病而言,元气无为而治的能力大致相像于人体的自愈能力。有些疾病可以自愈,有些疾病不能自愈,不能自愈的疾病导致人体元气失去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能力。怎样才能让人体恢复自愈能力,也就是人体元气无为的能力呢?这就需要从《周易》中汲取智慧了。

如果将人体升降出入的气机变化比喻为一个圆运动,那么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都是这个圆运动上的某一部分,元气相当于圆心。人体的圆运动,左升为生长之气,为阳;右降为收藏之气,为阴。健康状态是生发之气与收藏之气完美地相和,从而使圆运动形成一个正圆,不偏不倚、中正顺畅,圆心在正中,圆上任意一个点都与通过圆心的另一方的相对点完全对称、平衡,即处处阴阳平衡,处处阴阳平衡才能保证是正圆。而且圆运动不但是正圆,还是一个气血充沛的正圆。反之,在疾病状态就是非正圆,元气不充沛。或因生发之气不足或过亢,或因收藏之气不足或过亢;或生发之气受阻碍,或收藏之气受阻碍,如果疾病复杂,生长之气与收藏之气皆病,人体之圆就形成一个畸形的圆,一个奇形怪状的圆。总之这个圆不正,圆心也偏斜。圆运动不正,阴阳不平;圆心偏斜,代表元气失衡。如果这个圆断裂了,循环中断,意味着阴阳离绝,即死亡。因此,治疗的终极目的就是使阴阳完美相和,圆运动形成一个充沛的正圆,也就是元气无为的状态。但调整圆运动为一个正圆,不能直接调节圆心,因为药物不可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元气。也不能从圆的所有点上入手,包括从脏腑入手,因为这样太有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而是要者阴阳也,要从阴阳入手,而且从阴阳之机入手,机是先机、关键点。人体圆运动有两个最关键的点,也就是两个机:一个是圆的最低点,这是向左生发之气的起点,也是从右降收藏之气回来的终点;另一个是这个圆的最高点,这是左升之气的极点,也是右降之气的起点。这是圆运动的两个最关键点,当然还有圆心,圆心是目标点。关于这两个点,中国古人称之为天根和月窟,前者是天根,后者是月窟(图1)。

因此,整个圆运动从天根、月窟入手,就启动了整个圆运动的阴阳之机。启动后,生长之气、收藏之气如何运行,就顺其自然。就像射箭,发箭只需要启动机关,一旦机关启动了,箭就射出去了,箭会自然的飞向目标。因此关键是机的把握,天根、月窟一个是一阳初生之点,一个是一阴初生之点,分别是圆运动的升降的起点和终点,是阴阳的启动点,是关键点。掌握了这两个关键点就掌握了整个圆运动。那么怎么启动这两个关键点呢?答案就在下面这两个方剂——归一饮和观复汤。

2 归一饮与观复汤

这两个方子如何而来?首先,要确定目标,也就是圆心,它象征元气。那么,什么药的药性最接近元气之性呢?我们知道元气之性是至中和之性,最具有中和之性的药物就是甘草。《本草正》曰:“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3]。《长沙药解》言:“甘草,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4]。《本草纲目》认为:“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5]。

这里“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与《道德经》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1]的含义相同,正是元气的无为之性。很多人认为甘草入脾胃,唯独时珍说甘草“通入手足十二经”[5]。如果从这个角度就很好理解了。因此,相对而言甘草最接近元气的特性,当然这里的元气只能是后天元气。

甘草的中和之性最接近圆心,以之为君,直入圆心,用量最大,而且用炙甘草。制附子入命门、入肾,通行十二经,以之启动生长之机;制附子用量最小,取少火生气,为臣药。干姜连接炙甘草与制附子,是为佐使。故立归一饮:炙甘草12 g、干姜9 g、制附子6 g,水煎服(根据制附子的品质,选择先煎15-30 min,或者更长)。此方虽脱胎于《伤寒论》的四逆汤,但用法、用意、适用范围已完全不同。归一饮不只是引导生发之气上升,还在生发之气上升的时候,用君药炙甘草以及佐使药干姜时刻引导生发之气归于圆心,在圆心与收藏之气相和,从而达到阴阳相和的目的。归一,一即元气,归一意在归于元气。这是天根之方(图2)。

图1 月窟和天根对应天地之气变化的示意图

观复汤,其名源于《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1]。观复汤由炙甘草12-15 g、红参10 g、炒白术10 g、干姜10 g组成。其中,炙甘草是君药,引群药归入圆心,剂量最大。人参为臣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6]。精神、魂魄、惊、悸、心、智,都说明人参可入心,并且有安、定、止的作用,说明人参不但益气还有固敛之性,人参可以固敛心气,所以《本草正义》云:“辽参禀性向阴,味甘而微苦……脱血、脱汗、失精家宜之,固也”[7]。《珍珠囊》谓其“泻心火”[8],并非泻实火,人参味甘微苦,甘补而苦入心,苦主降,人参味苦而降,其性收固,心气不外浮,心火自敛。红参色红,红入心,蒸熟之后,固敛之性更强,所以观复汤里用红参。《医学启源》谓人参:“补元气”[9],元气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由药物补充,补元气乃是先固敛耗散之元气,使之入于中焦,促进脾胃运化,元气乃生。促进脾胃运化的还有一味药就是白术。《本草通玄》曰:“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白术也有苦降之意。干姜守中,辛散之中有固守,也是敛意,干姜使观复汤静中有动,白术、干姜为佐使。此为月窟方,将亢阳收回,使之与阴和,阴阳冲和,元气自复,故名观复汤(图3)。观复汤也不只是引导收藏之气回复,而是在收藏之气回复的时候,以君药炙甘草以及佐使药时刻引导收藏之气归于圆心,在圆心与生发之气相和,从而达到阴阳相和的目的。

归一饮、观复汤这两个方剂本身并不直接治疗疾病,治疗疾病的是元气。归一饮、观复汤只起到了启动生长之机和启动收藏之机的作用,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所以用药量不必大。

图2 天根之方归一饮的示意图

图3 月窟之方观复汤的示意图

3 临床实践

笔者以此二方验之临床,不限病种,不限疾病分类,在临床中疗效明显。适用范围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包括既不能做心脏支架也不能做心脏搭桥的严重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阵发性房颤、各类心律失常等,其他疾病,如:丹毒、HPV病毒感染、小儿多动症、严重痤疮、亚急性甲状腺炎、帕金森综合征、早期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等皆能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气无为而治的道理,举两个临床案例[10]。

医案1:杨某某,女,4.5岁。患者3岁时初夏去海边玩,因为阴天水冷,一时大意,在海里玩到傍晚,全身冻透。回家服用感冒冲剂、泡热水澡,症状未加重。(患者劳顿,正气消耗,一部分表浅之寒散掉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蛰伏在体内。)到了冬天,出现反复感冒、发热、咳嗽。每次发病,患者的母亲(也是中医医生)予其汤药治疗,服用后症状消失,但不久又复感,而且体质逐渐下降,食欲减退,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大。反复一年多,直到一次患者高热,吃西药退热药暂时有效,过了药效又高烧,到后来只发汗而热不退,加用抗生素仍然无效。遂请笔者治疗,考虑患者外寒蛰伏,仍在表,但屡次都没有得到正确治疗,邪气有渐入里之势,生长之气受抑制,于是处方归一饮:制附子3 g、干姜4 g、炙甘草5 g,3剂。服药后患者烧退,但咳嗽加重,痰量变多,昼夜不止。于是原方加杏仁3 g、桔梗3 g,兼治其标,很快患者的痰量减少,但咳嗽未止。患者干咳一天,十分剧烈,嗓子也音哑了,情急之下患者母亲予之服用养阴清肺丸半颗,咳嗽戛然而止。至此,所有症状消失,似乎病已经“好了”,其实只是遏制了正邪相争之势,使邪气不得借此正治而外出,今后必有其他变故。果然过了不久,患者出现荨麻疹,但没有出现咳嗽、发热,再次请笔者诊治。笔者脉诊后,告诉患者母亲,养阴清肺丸治疗不对,重新开了归一饮原方。孩子服药后,皮疹消退、再未出现,但是没有感冒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即打喷嚏,流清涕一天,到第二天流涕症状自动消失。继而再次发烧,体温38.3℃,纳可,精神尚佳。续服药,不到一天烧退。次日上午,患者姥姥诉患者当天发脾气、没精神,到了晚上,患者姥姥续诉患者困倦欲睡,白天睡足后,晚上精神、食欲均改善。至第二天患者精神回复,气色佳,未见任何异常。后来一年多都未再出现感冒、发烧。从这个治疗过程可以间接地看到元气自我治疗的策略以及和疾病的应答,体现了元气无为无不为的特性。

医案2:毛某,男,51岁。患者年轻时体健,但大概六年前常觉上身燥热难耐,医务室大夫建议吃龙胆泻肝丸,患者服用了几十盒,结果燥热未除,却渐感下肢寒冷。遂又开始服用十全大补之类中成药,却愈发感到寒盛,甚至盛夏之时,暴晒才得以缓解。后来以为湿重,应用五苓散等祛湿药治疗无效。2016年患者因在西苑医院西学中班学习认识了笔者,自己开了归一饮:炙甘草20 g、干姜15 g、制附子10 g,患者自述服用两付后,下肢寒冷有所改善,因为上身燥热遂加川牛膝6 g,吃了一剂药即出现头晕,遂将剂量减半,头晕消失。服用小剂量归一饮一个月后,下肢寒凉自觉改善60%-70%。后因为煎煮汤药繁琐,而症状又有所缓解,故自行停用归一饮,改用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服用一个半月后,下肢寒凉又有所加重,遂停用,重新服用归一饮加川牛膝:炙甘草10 g、干姜8 g、制附子5 g、川牛膝3 g。服药第三天,下肢寒凉减轻,但出现腿部瘙痒,小腿内侧出现数条纵向排列的红色疹块。患者以为剂量过大,改为两日一剂,继续服用。腿部仍觉痒,后又转为小腿外侧,先是右腿、后发展到左腿,寒冷感逐渐减轻。因为患者学习中医,发现原来这是寒湿通过经络传导到小腿皮肤上来的:开始时,明显看到小腿部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络走行的区域出现纵向红色凸起印迹,像红色疹块;尤以从曲泉穴到蠡沟穴、筑宾穴到复溜穴附近较为明显;后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皮损和痒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并沿小腿足太阴脾经的经络走行出现类似皮损,从地机到三阴交部分最为明显。等小腿内侧三阴经的皮损好转后,又逐渐发展至小腿外侧:沿小腿外侧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沿线分布,其中足三里、上巨虚部分最为明显;最后,等到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皮损好转以后,转而在小腿外侧沿着足太阳膀胱经出现类似皮损以及痒的症状,以承筋和承山穴附近最为明显。之后,小腿的皮损逐渐消失,随之上热下寒症状也逐渐消失。

以上两则医案中体现了元气无为而治的道理。

4 中医理论的价值

从上文的思路中我们看到,从理论到临床,先确定理论假说,再验证于临床,这是中医形成和发展之路,它有别于纯粹经验的总结。归一饮、观复汤等临床方剂的形成及应用,是先有中医理论的构想和推演,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假说,然后再验之于临床;而不是先有临床经验,再总结归纳出理论。所以当遇到临床问题时,中医理论可以不只依靠经验,可以先产生理论假说,再验之于临床,这是中医理论的原创价值之一。成熟的科学理论,不但要有完整的逻辑体系,而且更重要是这个理论不仅能指导实践,还能够预测实践结果。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先有观测时空弯曲的数据才形成了相对论,而恰恰相反,是先有理论推导,然后是数学推导,相对论才形成。相对论发表后,科学家才开始根据此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验证,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一个个得以实现。这才是完善的科学理论,而中医理论恰恰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

那么中医理论除了具有自身实践的价值,它对整个人类医学又有什么价值呢?这就要探寻中医最根本的特质。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所在。

5 中医的根本特征

中医最根本的特质是在中国传统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西医对待同一个疾病的解决方式和方法不同,这也是中医的价值所在。中医提供了一种西医所不具备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思想,这是思维的根本不同所决定的。那么中国传统思维和西方思维的本质区别在哪呢?

西方文明的思维方法是物我分离的思维方式,即首先要确定“我”与客观的二元分别,“我”去研究客观事物,“我”和客观事物先要分离。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物我合一的思维方式。做个比喻,如果说“我”作为观察者是一个频段的频率,客观事物是另外一个频率,“我”貌似客观地去观察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客观观察结果只是两个频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客观事物。而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则首先要求观察者在意识上做到无我(无我、无为、无心都是一个含义),无我意味着首先要放弃自我的固有频率,然后自然界的感应会自动地把“我”(包括意识和身体)调到和自然界一个频率上,这时自然界的事物会自然地、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这才是真正的整体观,才是真正的天人相应,才是中国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人认为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6 对中医之本的体会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也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这两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会对人类认识人体以及人类医学有着不同但同样巨大的贡献。由于中国传统物我合一的思维方式对个体的要求很高,以至于一般人难以做到。不过,有幸的是古人留下了《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文献供我们学习和继承。但一些学者由于自己的中医学识不够,难以体会甚至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就轻易地否定它,并时刻想要废弃它,这大概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摧残。如果后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因暂时不能被后世所认识和实践而将之放弃,虽然中医可能还在使用针灸和方药,但其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是西医的了,那么中医早晚都会消亡,因为中医的经验早晚都会被现代医学的解释所替代。而只有独立的、不能被替代的、截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才是中医存在的根本价值和长久价值,这是两种人类文明对世界医学的不同贡献。因此保存、继承、完善和发展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才是中医能为人类医学做出贡献的核心价值,才是中医之所以形成中医的根本。

物我合一的境界很难达到,但可以在中医、中国传统文化中体会和学到,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中医要强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不只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它也是中医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中医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中医教材体现的大多是西方思维方式,中医的整体观被拆得七零八落,分门别类地放在教材里,虽然学的内容是中医,但构建框架、逻辑体系以及思维方式都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对,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也是西化的。不是用了针灸、中药就是中医医生。是不是中医医生关键得看用什么思维方式和方法治疗疾病。

笔者今后将会进一步探索中医的源头,寻找《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思想之源,探明中医理论建构的原理和意义,尤其是找到中医理论建构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医,才能使中医既不失去其根本特质又能与时俱进,为中医现代化找到基础和目标。这样,才能使中医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培养出为人类医学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医人才。

1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北京:中华书局, 2008: 1-210.

2 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99.

3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1-884.

4 清·黄元御.长沙药解.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2: 1-264.

5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3027.

6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714.

7 清·张山雷.本草正义.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8 金·张元素.珍珠囊.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 1-219.

9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118.

10 张东.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北京: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6: 1-194.

The Selection of Diversified Scientific Methods of Researc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Exploring and Verifying the Origin of TCM

Zhang Do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Xiyua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1, China)

In this review, principles that elucidated in Tao and Teh, Book of Changes and Inner Canon of Huangdi were summarized in an attempt to probe the origin of Chinese medicine a self-healing way of mankind , which recovered body's primordial Qi according to its feature of actionless governance.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in clinic. On this basis, the value of TCM theories and its essential features were profoundly discussed in this tex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Chinese medicine.

Primordial Qi, disease, Guiyi decoction, Guanfu decocti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10.11842/wst.2016.06.001

R22

A

(责任编辑:朱黎婷,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6-19

修回日期:2016-06-19

* 通讯作者:张东,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传承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元气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