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2016-03-04秦群英
秦群英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学)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秦群英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对各个领域产生冲击,发现拜金主义逐年增长,诚信美德逐年丧失,利益至上,诚信让位。校园同样无法避免被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侵蚀,学生和家长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中学课程中开设势在必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从诚信教育角度阐述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无言的诚信感化,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
诚信;中学;教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诚信即是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更是中国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同样是我国历朝历代尊奉的修身治国之本。诚信作为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自古以来追求诚信,作为基础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诚信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是这个民族文化基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校园作为一方净土难以幸免,也正遭受侵蚀,这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诚信教育列入中学生德育类课程势在必行,十万火急。
中国加入WTO后,将自己置身更大的平台,要遵守更严格的商业法则,“诚信”更是这法则中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中学生,未来有可能在这样的平台上施展才华,放飞理想,诚信教育打造品格基础是优于能力培养的教育内容。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诚信于国家、于企业、于个人都是安身立命之本,决不能让诚信的缺失影响社会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
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言传不如身教,古今中外不乏师者以身作则的例子:老师的综合素质不过关,很难培养出优质的学生。在我国古代,对师的描述是为人师表,说的就是作为老师以身示范是教育的最好方法。只有老师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学生都可能模仿并对自身产生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的水准和自身要求,都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诲。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个高尚的灵魂塑造另一个高尚的灵魂,用一个诚信的人格塑造另一个诚信的人格。教师无言的诚信感化,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中学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在这一阶段加强重视,积极干预,教育渠道应实现多样化。中学生学习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而在心理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的承受能力往往有限,作为教师应掌握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压力的方式和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是中学阶段应逐渐掌握的第二项人生本领,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亮点,正确认识社会,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是德育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每个学生性格、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育手段灵活多变,围绕“诚信”这一核心,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搭建立体完善的教育体系。
学生活动是开展教育的又一个平台,以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形式营造一种有利于诚信品质形成的校园氛围,以文艺作品侧面引导学生说真话、办真事、做诚信人。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在节目或者作品里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从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彰,树立典型、宣传典型。这些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巧用激励,推动教育
激励永远是促使人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表彰激励这一工具要在诚信教育中充分利用。有调查表明,拜金主义是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在面对拜金主义时,并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判断。由此引申的为了拿到好的成绩而产生的作弊行为也常常有人效仿。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不可忽视这些正在身边发生的不诚信行为。
四、教育应从小处着眼,持之以恒
教育无小事,生活中每一点滴行为都可能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我们应高度重视,细致设计,把这些小事转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卫生,学生干部抄袭作业、不按时上交作业,正常上学无故迟到、考试作弊行为等都是教育素材和教学的重要抓手。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决定着未来成材的方向,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每一个小的环节高度重视,深入发掘,形成显性教育措施。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和基石,诚信决定着我们的学生未来能否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诚信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应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了解诚信、实践诚信、拥有诚信,让他们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同时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协同,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