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批语的个性化教学艺术研究
2016-03-04孙永姣姜海洋
孙永姣 姜海洋
(吉林省舒兰市第二十六中学)
学生作业批语的个性化教学艺术研究
孙永姣姜海洋
(吉林省舒兰市第二十六中学)
学生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而新课程又强调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因此,必须重视作业批语的个性化艺术研究。
学生作业;批语;个性化;艺术研究
作业评语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评价,不当的评语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合理的作业批语是十分重要的,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撰写个性化的评语。
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评价”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初中老师都将作业评价理解为作业批改,习惯用“√”或“×”来判断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最后又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价作业完成的好坏。这样的作业评价虽然具有结论性和鉴别性,但评价的方式太过单一,导致学生过于看中分数和等级,会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在完成作业时的情感与态度。评价的手段应该多样化,不能只重视结论性评价,而应兼顾过程性评价。对于作业批语的撰写,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同时,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还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
二、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能只作出正确与否和分数的评定,还应写下一句或几句带感情色彩的评语,或是赞赏学生、或是鼓励学生、或是适当性地批评学生。
1.采用赞赏和鼓励的评语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同样,每个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老师在写评语时,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得过分批评学生,更不能辱骂学生,应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到他们的亮点,并用赞赏的语言予以激励。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的优秀学生这么写评语:“你的作业令我赏心悦目。”“看到你写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对于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学生使用这样的评语:“看到你的进步,老师觉得很欣慰。”“你的进步,老师和同学有目共睹!”等等。这样的鼓励性评语,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期待性的评语
当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时,过多的批评可能会打消他们更正错误的积极性,这时,可使用期待性的评语,委婉地提醒学生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例如“你的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如果字写得端正一点将会更棒。”“你进步很大,但如果更细心一点作业会完成得更好。”在学生出错的地方,可画个“?”号,在旁边作出解释,或写上评语:“这道题你再好好思考一下,一定可以做对。”“检查一下题目的问题。”“验证一下。”等等。这样的期待性评语,可以让学生敢于面对错题,乐于修正错误,更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3.采用商讨性评语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可直接予以指正,也可不予指正,而是适当提示。可写上批语:“请再仔细一点好吗?”“你能发现这里的错误吗?请找一找”等等。通过评语,还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如可和学生商讨:“大家喜欢我用什么颜色的笔来批改你们的作业?”“同学们喜欢我在作业批改中使用‘×’?”这样的商讨性评语,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因人制宜,分类给学生写评语
由于受天赋、基础、习惯、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初中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把握好学生的差异,分优、中、差三个层次,分别给学生撰写作业评语。
1.对优等生要重赞赏
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兴趣浓厚,作业完成情况很好,对他们的作业写批语时要注重赞赏。学生如果从评语中读出了赞赏和鼓励,就会马上兴奋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你的作业简直是一件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桂林山水很美,你的作业更美,希望你能永远保持。”可以想象,当学生看到这些真诚的赞美之辞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写好下次作业。
2.对中等生要重鞭策
中等生成绩一般,拉一把,可能会成为优等生,松一下,可能会成为后进生。因此,给中等生写批语,旨在给他们指明方向,使其对成绩不满足,对困难不气馁。如某位学生的作业有较大进步,可这样写评语:“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你的作业,照此下去,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另一位学生的作业出现过多错误,可这么写批语:“写作业不能马虎,望你认真认真再认真,努力努力再努力!”
3.对后进生要重鼓励
后进生成绩较差,作业马虎、潦草,且错题较多。批改他们的作业,老师不仅要有耐心,还应充满爱心,尊重学生。作业批语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有学生的作业有所进步,可写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终于赶上来了,老师为你高兴,加油吧!”
总之,作为初中老师,必须注重学生作业批语个性化教学艺术的研究,撰写合理的作业批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方洪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作业批语艺术[J].新课程,2010(3):12.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