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2016-03-04蒋丽晶
蒋丽晶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蒋丽晶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
语文老师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付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教学效率却不是太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堪忧。语文老师面对自己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也是哀叹,假如我们稍分析就会发现原因是学生读书少了。
语文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读书的范围很广,老师和学生不但要读教材、教科书,更要多读课外书。首先,我们应对教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材料,但并不是唯一、全部的阅读范围。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引子,单纯地利用课上时间来读教材是无法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指阅读整本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开阔阅读视野。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要让学生在浩瀚的书籍海洋中自由翱翔,而不是让学生在小河沟里踏浪。语文老师要抓住初中生这短暂的黄金成长时期,引领学生畅读古今中外名著,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在阅读中,我们的视野拓宽了,品德修养提高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头脑中存储的基础信息,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由此可见,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必先积累语言。打好基础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才能建起语文楼阁。
中学语文老师理应重视让学生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多练笔。学生增强了阅读意识,才能将头脑中的语言连接起来,形成系统,为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熟读文章多背诵,积累语言为己用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学习离不开语感,语感的培养靠诵读。在博大精深的汉语面前,要做运用者,对其信手拈来,就必须重复地记忆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我们的头脑中才会形成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熟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必经之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证明了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借鉴传统教学中诵读的经验,让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知识丰富起来。熟读背诵并不是浅尝辄止的行为,而是要让学生把握实质,将背诵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不仅如此,语文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二、丰富课外阅读,精挑细选好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两层含义:读得少,背得少。所以表达时就无话可说了。假如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在说话、作文时便能左右逢源了。而现在的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根本无暇顾及阅读。让学生多读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如同一日三餐一样不可缺少,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读书不能全盘端,而要有选择性,怎样选择呢?选择阅读书目要考虑哪些因素呢?首先要选择内容健康、充满正能力的书目;其次,在这个筛选范围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接受程度、爱好等因素。在推荐阅读书目时,要有个由浅到深的过渡过程。带领学生走入书中的世界后,老师便不要再打扰学生,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和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患难,让学生体验书中的喜怒哀乐,心随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这样学生才会产生读书的兴趣,兴趣形成后,读写能力自然不在话下了。
通过读书,我们希望学生能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能够欣赏到社会中的真善美,能够亲近高雅,远离丑恶低俗,能够培养高雅情趣、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
读书时切忌贪心和功利,假如带着写满分作文,语文考试得高分的目的去读书,不但效率不高,而且会失去读书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好的书,带着急功近利的心情读也会产生排斥心理。读书是一项慢工,坚持下来才能“出细活”。只要功夫深,铁杵才能磨成针,读着读着,奇迹就发生了。
三、阅读促进写作,写作深化阅读
读书,积累语言;写作,运用语言。积累丰厚的语言才能做到在写作时游刃有余。此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写出一篇佳作。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读书笔记,文体、内容、写作手法统统由学生决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好。在这样的要求下,语文老师能够从学生的笔记中发现闪光之处,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从写一两百字上升为一两千字一蹴而就的水平,正应了朱熹那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语文老师是语文教育的引导者、实施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榜样,语文老师若是富有经纶,学生至少也是出口成章。因此,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涉猎不同的领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用才华感染学生,让学生叹服。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出现一片新天地。
读书,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李秋香.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书[J].中学语文,2012(15).
·编辑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