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适应课改的思考
2016-03-04周慧敏
周慧敏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 湖北洪湖 433218)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适应课改的思考
周慧敏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 湖北洪湖 433218)
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要注意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并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此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教师要切实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真正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权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轻松愉快课堂氛围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必须对融洽师生关系的营造给予足够的重视,秉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尊重、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爱之情,进而把这种喜爱转化成学习语文的动力。
3.教师要注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比如教师可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他们的演讲能力,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重视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