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16-03-04程丽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实效性语文课堂

程丽影

(长春市绿园区双龙小学 吉林长春 130112)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程丽影

(长春市绿园区双龙小学 吉林长春 130112)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石,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应用感知等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一种刻板枯燥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难以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在遵循课程标准指导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小学语文 课堂效果 教学创新 多媒体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已不满足于对教材的掌握,更注重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我们需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上下功夫。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实现应基于这三点之上,但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实践中,老师一般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方面,没有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关注[1]。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考评一般都偏重于理论知识,使得语文教学呈现出读、背、练的刻板训练方式,学生缺乏积极性和自主研究的热情。由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充分意识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这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评价也不能单一地归结为对知识学习的评价,部分教师没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忽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能力发展的载体,强化能力培养能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首先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学习的积极性[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将绝大部分的教学精力都集中在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升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不重视,这也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其次,为了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势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对学科的认识,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能力。再次,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语文学科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语文学科在改革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同时也受到瓶颈的影响,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教学创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也会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

三、促进有效教学开展的策略

1.深化学生主体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要构建良好的课堂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老师应该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敢于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约束,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全新教学路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并且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摒弃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形式,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2.丰富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多种教学要素,让学生深入语文知识体系,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展《荷花》教学时候,要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层层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体会教学内容和情感,提升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4]。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导入效果,必须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释放课堂教学活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夯实和提升语文学习效果。举例来说,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延伸,帮助或者指导同学们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说搜集科学来源于生活的实际例子,同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并模仿写一篇文章,强化对写作体系总体脉络的把握,这样一来,学生的资料充实了,学习效果也就能得到提升。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对于媒体教学的应用,老师应该积极的创新和改变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从而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等模式,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逐渐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传统的低效率教学现状[5]。除此之外,老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知识逐渐内化成学习能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在情景教学、多媒体应用、问题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小学语文一线教师也在工作中锤炼自身素养,提高学科认识,将更好更新的理念灌注于教学之中,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的不断推进,我们相信,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会成为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1]李长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未来英才,2016(23):188.

[2]刘霞.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2):前插2.

[3]杨宗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1):78. [4]张玉芬.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11):125.

[5]周红志.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46-47.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实效性语文课堂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