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班级发展与班主任职业核心素养构建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后进生笔者

赵 培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四川绵阳 621000)

略论班级发展与班主任职业核心素养构建

赵 培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四川绵阳 621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当前中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也逐渐成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班主任在班级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班级的发展走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班主任的职业核心素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提出了策略与优化建议。

班主任职业 核心素养 构建 班级发展

我国的班主任制度建设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当前班主任已经逐渐从最初的管家、保姆的角色逐渐过渡到了朋友、亲人以及人生导师的位置上。尽管班主任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当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未来班级的发展走向。[1]

一、未来班级发展走向

1.做好教育价值的选择工作

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开始认识到简单的分数取向不能够成为高中阶段的判断标准,但是由于高考制度的影响。目前许多班主任仍然存在着唯分数论的想法,这样功利主义盛行的条件下不利于班主任实现形象的转变。所以要想搞好班级管理,就必须要先转变教育价值选择,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首要解决的任务目标。[2]

2.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自治工作

当前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从亲力亲为的搞好班级管理逐渐过渡到以班级自治为主,以班主任引导为辅的教学管理体系,效果不错。在笔者的班级中,几乎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班长与班委进行现场解决,少部分突发事件班委会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通知笔者进行后续跟进处理,这样一来班级的管理工作落实较为迅速,不但提升了管理效率更是提升了管理质量,整个班级的团结性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3.处理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管理的管理因素之一,在笔者的教学管理中常常遇到一些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对教学管理者抱有敌意的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笔者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先沟通建立联系,降低防备心理,之后通过班级公约等形式建立平衡关系,实现双方相互监督的格局,最终消除对立,实现对话,促进师生关系。

二、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构建

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构建对于完善教学管理的制度以及提升管理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主任核心素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同时要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平衡性与综合性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重点,其他学校工作也都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具体构建方法分析如下:

1.通过领袖型人格带动班级的进步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班主任在管理中为了树立威信,提升管理效率,在管理中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虽然在表面上不敢反抗班主任的威严,但是在私下里却处处与班主任对着干,不但严重影响了班集体的团结,同时对于提升班级管理的实际效果也没有任何帮助。针对类似问题笔者采取了榜样管理法,通过在班级中树立榜样的方式完善与学生的沟通环节,遇事先从当事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为了面子工程或者是提升班主任的威严而批评和处罚学生,最终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2.通过学习型品质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工作对象复杂多样再加上工作性质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所以班主任必须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来改善工作服务水平,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在教学管理中常常让班主任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学习型品质来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简要阐述如下:

其一,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影响因素。

后进生的学习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对后进生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其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对症下药,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在笔者过去的管理工作中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后进生,尽管表面上学习很刻苦却总是无法得到满意的成绩,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退步。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后原来该生出现了家庭变故,父亲去世母亲下岗,再加上面临高考心理压力较大,所以出现了退步现象。通过与该生的母亲进行沟通以及本人进行深入座谈,打消了她的疑惑,并且在最终的考试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其二,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

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是多种多样的,一部分后进生是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所以成绩提升缓慢,而另外一部分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好甚至是作息不规律所导致的,另外后进生的通病主要是学习中缺乏自我约束,需要班主任进行时刻提醒,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也一定要落实到位。

其三,优化教育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趋向于成熟,在情感上较为敏感,再加上面临高考的环境压力,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当面批评,还是要以排解与沟通鼓励为主,主要通过共同找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补充。

3.充分展现出教育家的情怀

与其他的任课教师不同,班主任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家情怀的培养,这是因为只有拥有教育家情怀才能够了解到教育的本质,才能够对教育事业保持始终的热爱,从而扩大了对学生的理解、尊重与包容,从而极大的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能够让班主任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伟大且平凡的教育事业中,这也是构建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班级的发展走向可以归结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走向,其重点就是要求班主任做好教育价值的取舍以及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管理中要逐步实现学生的行为自治,从而真正起到教学管理的效果。在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构建过程中则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按照其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包括通过领袖型人格实现带动班级学习的效果,以不断学习的品格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展现出教育家的宽广胸怀,最终在完善班级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与追求,完善职业定位,同时为我国的教育管理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1]迟希新. 以育人为旨归的班主任核心素养[J]. 中小学德育,2016,05:9-12.

[2]刘永存,尹霞. 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概念的梳理与厘清[J].中小学德育,2016,05:5-8.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后进生笔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