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

2016-03-04雪,彭

关键词:科举制

孙 雪,彭 勃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



·教育研究·

论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

孙雪,彭勃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

摘要:社会整合就是通过协调利益关系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发挥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从实施本质和过程看,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整合机制。科举制通过公平取士,缓和激烈社会矛盾;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教化民众,维系和谐社会秩序,发挥了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科举制;社会整合机制;社会整合功能

一、社会整合机制的思想意蕴

(一)社会整合的含义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整合即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它“既可以建立在共有的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上”[1]8。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把整合分为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他认为社会整合是通过规范集体良知的道德内容而实现的生活世界的整合[2]。我国学者王志明认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维护一定的符合共同利益的价值参照系统,使其每个成员都更加的社会化,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整合或群体整合”[3]118。除了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角度外,还有学者从社会行动主体、社会要素等角度来界定社会整合概念。从中可知,利益关系协调是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社会整合是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不同要素之间耦合的过程和结果。同时,社会整合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整合的含义,即为了化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提高社会整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控制力,通过利益关系的协调将不同的因素和部分结合为统一体的过程及结果,亦可称为社会一体化。

(二)社会整合的条件

社会整合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社会体系整合、制度整合、民族或种族关系整合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整合、规范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美国杰出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著名的AGIL模式(社会结构功能理论)①,该理论认为社会系统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条件,整合是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联系并协调一致的能力,它体现了社会系统自身的内在联系,承担这一功能的制度结构主要是法律、宗教等[4]。统一的价值观念使社会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更加严密,在功能上更加协调,从而组成完整的系统。在《社会体系和行动理论的演进》一书中,帕森斯进一步指出社会达到整合必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二是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秩序的维持之内,以避免对社会成员做过分的要求,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2]27。可见社会整合实现的前提在于人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对人们发挥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它们共同引导和控制人们的社会活动,使整个行动者互动体系达到平衡和协调。

(三)社会整合的功能

社会整合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是协调功能。社会是由各要素、各子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为了防止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寻求一种利益平衡机制,社会通过整合使各要素、子系统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实现统一体的超值价值,从而推动社会进入更高级阶段。其次是团结功能。整合使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相互联结,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社会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在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时,采用非暴力、非强制镇压的协调手段,把社会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从而使社会系统保持一定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再次是制约功能。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组织依据自身利益需要及价值观,通过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或法律、法令、条例等对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进行衡量并做出判断,从而发挥制约作用。

二、科举制是社会整合机制

(一)实施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及阶层内部利益关系而开出的一剂“药方”,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在科举及第的激励下按其角色体系积极行动。隋朝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重点是对吏制和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对内必须削弱门阀世族和地方豪强的政治势力,因此要罢除由门阀世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把选举人才和任用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政府的吏部”[5]11。同时,要想巩固政权,缓和阶级矛盾,不能只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特权,对外要广泛吸纳其他各阶层优秀分子为其所用,从而缓和阶级矛盾,扩大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这是创建用人新制度——科举制的实际动因。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的诞生满足了集权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大量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科举作为一种以“至公”为理念的开创性人才选拔制度,其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弥补贵族世卿世禄、察举制等文官选拔制度的缺陷,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世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垄断的局面,从而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其“公平取士,唯才是举”的理念使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看到了希望。“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6]171。在“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理论的鼓励下,全社会形成了“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的价值观念,惜时勉学、自觉求学蔚然成风,科举制的功能已远远超出选官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缓和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结构、维系社会秩序、营造积极社会风气的社会整合机制。

(二)实施的过程:客观公平

历代封建统治者根据社会要求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寻求其社会整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唐代和宋代为例,唐代在文化教育科技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唐代的诗歌艺术、天文、历法、绘画、书法等等成就辉煌。唐朝初、中期的统治阶级选贤任能,及时地对文教政策做出调整,大兴崇儒之风,主张佛道并存,同时重视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重视科学教育、音乐艺术教育,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同时,统治阶级对科举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以法令形式明确规定科目标准,同时按州的大小分配贡举名额。唐朝对贡士根据不同科目制订不同的标准,如通二经以上为明经,精熟一经者为进士,通律令者为明法等,对贡士的能力进行适当划分,可保证人才的“各谋其位”“各司其职”。同时,由于州的人数有多有少,唐代总结以往的经验,及时对贡举名额进行了调整,“凡贡人,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若有茂才异等,亦不抑以常数”[7]117。其次,对考试科目适时进行变化,调整了考试内容与项目。针对只有试策导致贡士学问浅薄的情况,统治者增加了科举考试内容,贞观八年(634年),增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加强贡士的基础知识,随后又颁布了《条制考功明经进士诏》,规定“明经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案问大义十条,取通六以上,答时务策三首。进士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准例试杂文(二首)及策(时务策五道)”[7]178,极大地丰富了考试的内容,更有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唐代对科举制的及时调整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教育和人才的管理控制权,顺应了时势,既限制了门阀士族集团的政治势力,又为庶族民众开辟了踏入仕途的门径,缩小了各地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平等,保证了官吏的素质。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科举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宋朝是在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混乱局面后建立起来的,宋初统治者吸取唐末武将专权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教训,采取削夺武将兵权,“尚文贱武”的文教政策,取士不重门阀,多擢寒俊之士。当时进士科录取人数太少,平均每榜不到13人,而宋朝又急需大量人才,所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扩大了科举名额。宋太宗以后,科举制名额扩张到每榜数百人,如“宋太宗即位次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第一次开考,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共计316人”[7]224。同时还以增设“特奏名”的形式扩大录取名额,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确立“三年一贡举”的三级考试制度,使殿试成为定制。为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宋朝还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这些改革使科举制逐渐趋于完善,士人及第后的优厚待遇,对广大庶族平民弟子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有为的治国精英,加强了中央集权控制,实现了“文官任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从科举制实施的本质和过程看,科举制满足了社会整合的条件,广大民众在科举制的鼓励下按其社会角色行动。同时统治阶级对科举制及时做出调整,把民众的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秩序之内,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使整个行动者互动体系达到平衡和协调。

三、科举制社会整合功能的体现

(一)打破垄断,缓和激烈社会矛盾

在中国历史上,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江山是历代诸侯将相的使命,暴力和镇压是统一天下的强有力手段。在统一天下以后,统治者所面临的任务是巩固江山、维护社会稳定。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是家族宗法制,家长统治、任人唯亲、帮派活动、裙带关系等皆为家族宗法制的派生物[8]。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从政治录用到政治角色养成的人才选拔制度,历代统治者进行了多种尝试。

汉代,采用以推荐为主要特征的察举制,但因其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标准,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西汉荐举不实而免官下狱的事例比比皆是。东汉察举的弊病更是由来已久,“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汉明帝即位之初(57年)曾下诏书,痛斥荐举名不符实:“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讬,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有司明奏罪名,并正举者。”[9]35这种只重门第而轻德才的选才制度成为士族门阀攫取政治资本的“理想”手段,终究没有摆脱植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命运。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以门第为评选标准,中正官出自士族豪门,导致许多社会中下层精英被排斥在治国行列之外,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士族豪门操纵政权的工具,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已经“唯知能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世家大族子弟累世富贵,凭借“先天的优越地位”即使目不识丁也可获得高官显职;而出身卑贱、学富五车的贤人却很难有出头之日。由于九品中正制只满足士族地主的要求,寒门人士怨愤积压已久,豪强垄断取士特权更是与中央集权相矛盾。

隋朝建立后,用人主要取自北周的旧贵族,南朝和北齐士族虽然享有传统的社会声望,但在政治上却失去权力和地位。随着地方豪强世族在战乱中势力被削弱,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到要求参政的地步,整个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的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大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消除南北庶族的界限,便采用了科举制”[9]390。因为乡举里选的察举制积弊很深,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更是弊病已久,社会矛盾丛生,科举制的建立无疑限制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使一般庶族地主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政权的治理中。就连激烈抨击科举制的梁启超也承认科举的实施消灭了贵族与寒门之间森严的阶级差异,使民众“不待劝而竞于学”,打破了垄断特权,缓和了激烈的社会矛盾。

(二)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呈“金字塔”结构,皇族处在“金字塔”的顶端,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权力和财富。地主阶级处在“金字塔”的中间,通过获得下放的部分管理权,成为皇帝雇佣的“打工仔”。“各级官员被赋予行使职能的权力,行使一定的职权。皇族和其任命的官僚以及地主阶级共同形成统治层,决定着国家的命脉”[10]。农民阶层则处于“金字塔”的底端,他们人数虽多,却生活在国家体制的最底层,承受着统治阶级的剥削。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皇族与士族阶级之间的权力“游戏”,他们权力此消彼长,社会结构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农民被排斥在外。随着士族权力的削弱,庶族地主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势力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参与政治的要求。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皇权,得到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就不得不重新考虑提拔庶族地主。科举制为庶族进身上层社会提供了一条在当时来说最好的途径,林栖谷隐的贤人通过科举制考试及第,担任政府要职。虽然科举制是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皇族统治创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选拔了大量精英。“在科举时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学校生员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身寒微者,进士中有42.9%出身于祖上未有功名的家庭,因此可以证明科举制度为社会的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升进之路,促进了阶级的流动,是一种比较平等的制度”[11]282。虽然科举制自身存在种种弊端,在历代经历了存废之争和短暂的中断,但在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其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方法为社会各阶层优秀分子开辟了一条进入仕途的通道,通过选拔精英优化了传统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三)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

科举制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已经超出了人才选拔制度的界限,影响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营造了向学的社会风气。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背景下,科举制成为读书人做官的桥梁,儒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强化。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儒家强调“学也禄在其中”,入仕做官是读书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人只要“学”就能“仕”。想要“入仕”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方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通过“求知”达到“求达”。儒家的这种“入仕”理论常常被人们贴上“功利价值”“读书至上”“官本主义”的标签,其实人们只是把它曲解和狭义化了。《荀子·大略》中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仕途”并不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而学习确是做官的先决条件,读书是达到君子境界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走入仕途的必由之法,读书可以不做官,但做官必须读书。“内圣”才可“外王”,功名利禄并不是天下士子学习的目的,走科举之路是其“达则兼济天下”救世之志实现的最佳途径,即使无缘及第,更多的读书人也在儒家思想的陶冶下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些士子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所以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原则以规范之,强调通过求‘道’(内心)以获得心灵依托”[12]420。把学习分为“谋道”和“谋食”两层含义,“谋道”为本,“谋食”次之,而科举制正是将二者合而为一,学习是为“食”,更是为“道”,通过读书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已成为士子们追求的理想。科举考试激励了士人发奋学习,社会上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纨绔公子,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容”重视读书学习的良好传统。“科举鼓励士子读书之功,胜于十万督学之力”[13]236。科举制及第后的荣耀刺激了广大中小地主阶级追逐名利、争相趋于举业。清人张伯行曾经说过:“今之读经书者,于经书不出题处则不读矣。今日废科举,则‘四书’、‘五经’皆不读矣。虽欲行乡举里选之法,将选不读书之人乎?”可见科举制虽然存在众多弊端,但试想如果没有科举制,士人是否连任何书都不想读呢?今人在评价科举制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正因为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不仅使选拔官员有一个文化知识所要求的衡量标准,而且把知识的深浅高低同获得权力、财富地位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知识经济’或‘知识政治’”[14]2933。一切以个人能力、知识为准,以考促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鼓励使全社会,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形成了“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向学社会风气。

(三)教化民众,维系和谐社会秩序

《诗·周南·关雎序》中说道:“美教化,移风俗。”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教化对于统治者正风俗、治国家来说,比单纯的教育更加高明,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达事明理。自古以来,历代有远见的统治者都重视对民众的教化,有采取“是以王者设庠序,明教化,以防道其民”的“文化”,还有“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的“武化”,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而科举制的高明之处在于“只要抓住考试的标准,便可起到思想统一的效果”[15]107。统治阶级一方面通过科举制度选取了治国精英,另一方面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潜移默化地统一民众思想。荀子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可见科举制的政治和社会功能。

科举制选拔名额有限导致竞争激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官员的素质,精英治国的理念基本实现。科举制“曾选拔了从文天祥到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从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到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从王安石、包拯到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黄炎培一类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16]。甚至像清末猛烈抨击科举制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进士出身,科举制的的确确选拔了真才,使整个官僚体系素质明显提高,吏治更清明,为封建国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科举制为读书人勾勒出一幅“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美好前景,一些人通过“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是无缘及第的落榜者比比皆是,“举人参加中央考试,考取进士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多数举人连考几次仍然不能及第”[17]23。他们退居乡村,栖身教馆,从事私塾教育,主要是蒙学教育,故有“落第秀才坐蒙馆”的说法,虽然过着衣食不饱、穷困潦倒的生活,但是由于长期学习儒家传统,身上依然体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他们自觉遵守儒家规范,有与国家官僚体系相协调的条件,成为“渗透于基层的非官僚社会化组织力量,形成了国家官僚机构枝干下的广泛而稳固的根基,从而把一个巨大的农业社会不可思议地有效组织起来了”[18]。无论是入仕的读书人,还是落榜的书生,他们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起着沟通上下层的作用,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高的理想人格,而成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剂”和“缓冲剂”。科举制使上至官僚阶级下到落第秀才形成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就是儒家宗法伦理思想,“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19]85。 科举制集文化与武化于一体,采用非暴力的手段,使社会以稳固、渐进的形式统一民众思想,教化民众,从而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四、结语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身处某种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却总是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置于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科举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之久远,证明其具有一定合理性。尽管这项制度随着历史的变迁日渐没落并最终走向灭亡,但是从统治阶级创立科举制的初衷和科举制度本身来看,它并不是“万恶之制”,应看到其在封建社会中起到缓和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向学社会风气的作用。提出科举制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并不是否认科举制存在种种弊端和消极影响,而是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从历史的、具体的观点出发,将科举制置于封建社会背景中考察,重新审视科举制具有的社会功能。

注释:

①AGIL功能分析图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的,根据该理论,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个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即适应(Adap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这四个基本范畴为研究所有各个层次的行动系统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1]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贾绘泽.社会整合:含义评述、分析与相关概念辨析[J].高校社科动态,2010,(2):27-32.

[3]王志明,许笑松.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艺术教育价值系统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4]李鸿.帕森斯现代化理论及其缺憾[J].社会科学战线,1998,(5):89-94.

[5]陈学恂,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德]马克斯·韦伯.儒学与道教(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刘海峰.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论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6.

[9]程舜英.古代教育制度史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乔雪峰.论科举制对封建社会文化传播和阶级流动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0):59-60.

[11]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12]胡小林,袁伯诚.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4]陈必龙.状元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15]张彬,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6]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J].基础教育月刊,2005,(6):42-44.

[17]汪石满.中国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8]黄书光.科举兴起的价值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3,(1):74-78.

[19]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金云波)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2-0080-05

作者简介:孙雪(1991—),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CIA110149)

收稿日期:2015-10-16 ;收修日期:2016-01-09

彭勃(1974—),男,安徽涡阳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科举制
古代的考试
“科举”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科举与书院制度
中国传统选士制度变迁
浅析科举制对唐朝人婚姻观念的影响
浅谈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度对高考制度的影响探究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关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克服思维定势
从“范进中举”看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