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探析

2016-03-04张海霞

关键词:榜样教育新媒体机制

张海霞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探析

张海霞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既能有效发挥榜样教育对新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又能增强榜样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构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以选树机制为前提、宣传机制为基础、认同机制为核心、评估机制为重点、保障机制为支撑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

新媒体是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电子设备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被誉为“第五媒体”。目前,新媒体正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态势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领域。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然会给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因此,从新媒体视角探讨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的构建,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使高校榜样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的内涵

大学生榜样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生活中具体榜样形象的典型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带动大学生接近榜样、学习榜样,最终使大学生拥有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榜样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导向性、示范性和激励性的作用。但是有了榜样只是为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不等于说榜样教育就必然会收到预期效果。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榜样教育只有符合接受主体(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才会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榜样教育的内容)有所反应,进而选择、整合,从而把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说,榜样教育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途径等因素,而且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后者对榜样教育的效果起决定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榜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发挥作用。

基于榜样教育的发生过程,笔者认为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是指在大学生榜样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榜样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介体(教育内容和方法)、环体(教育环境及条件)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由榜样的选树机制、传播机制、认同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子系统所组成。其中,榜样教育的选树机制是首要的前提条件,决定着榜样教育的导向性;传播机制是基础,决定着榜样教育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认同机制是核心,决定着榜样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估机制是重点,决定着榜样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保障机制是支撑,决定着榜样教育的顺利推进。五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发挥作用,又互相联系,共同推动系统的合理、有序运行,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

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一方面可以发挥榜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传播,引领网络文化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的新媒体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中加入新媒体的元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渗透性、融合性等特点,可以增强榜样教育的时代感、创新性,使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和引导,有利于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作为一种正在引发人类社会革命性变化的全新事物,日益成为主流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在给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带来的机遇

1.使榜样的选树标准由单一变得多元

传统榜样教育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推动进行的,选树的榜样多具有政治色彩和道德标志,尽管代表社会主流文化,但由于不太接地气而不为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人的判断标准对身边值得学习的人和事进行发布,从而极大丰富了榜样教育的选树标准,有利于形成“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增强榜样的生活化和可学性。

2.使榜样的宣传渠道由平面变为立体

传统的报刊、杂志等由于成本高、携带不便、获取信息慢且只有文字和图片等单一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喜爱立体、动态视频的信息浏览习惯。新媒体的发展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传播和接收不再是官方对民众、一对多、上对下的单通道传播模式,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和信息中心的多通道交互式传播模式。通过新媒体,大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发现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和事,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人和事向外传播,榜样宣传呈现出网状立体化的传播格局,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和有效,有利于营造人人宣传榜样、人人学习榜样、人人争做榜样的良好舆论氛围。

3.使榜样的认同动力由外在转为内在

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迎合了新一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平等的心理需求,新媒体信息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可以使榜样形象变得生动且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容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创造了自由、宽松的“对话”环境,新媒体的开放性可以使青年大学生无障碍地获取和榜样相关的各种信息[1],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和榜样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互动,而且可以发表个人的理解和评论,从而使榜样变成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以更加人性化、平民化、生活化的姿态走入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榜样的内在动力。

4.使榜样教育的效果评估由难变易

传统榜样教育多采用先进人物事迹宣讲会、报告会、集体学习等形式,容易受到时间、场地、人数等方面的限制,榜样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使得榜样“来时一阵风、去时无影踪”,不仅难以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而且榜样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估。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全覆盖和新媒体的便捷性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大学生榜样教育从信息的发布、接收到跟踪、反馈等都变得易如反掌,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极大增强了榜样教育的可评估性。同时,通过新媒体还可以定期对榜样进行后续的关注和跟踪报道,使榜样发挥持久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榜样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面临的新挑战

1.易使榜样选树的标准世俗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青年大学生榜样信息数量大大增加,从政治领袖、英雄豪杰、道德楷模到明星大腕、社会名流、草根偶像,只要是具有突出才能、取得事业成功的人和能够带来激励作用的事,都可能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对传统榜样教育所强调的政治方向、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内容形成巨大冲击,易使榜样选树的标准变得功利化、世俗化,尤其是由于受媒体包装和商业炒作出现了很多具有浓厚商业色彩的明星偶像,他们因为时代感强、形象鲜活生动特别受青年人的追捧和崇拜,榜样典型日益偶像化,易导致传统榜样人物淡出青年大学生的视野[2],使榜样教育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2.易使榜样宣传的内容碎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于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有人称这是一个“读图时代”,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富有这一时代特征的信息接收习惯。然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完整的榜样教育信息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介的再编辑进行传播后,其内容往往会呈现出块状、零散的信息碎片,这种“碎片化”的内容容易被大学生捕捉到,但也容易因为信息的“碎片化”而使大学生对榜样信息一知半解,使榜样教育内容被曲解,最终导致榜样教育内容的传播效果减弱。

3.使榜样教育的监管难度增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日趋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多种思潮弥漫其中。这其中不乏受诸如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思潮等多元文化价值观影响的言论,极易弱化青年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道德追求,对榜样教育的内容造成巨大冲击。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各种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混杂在海量的信息中,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会促使这些信息产生裂变,无形中增大了新媒体环境下,榜样教育的监管难度。

三、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榜样教育机制,需要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要从选树机制、传播机制、认同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榜样教育有机运行系统。

(一)选树机制

榜样的选树机制主要包括榜样选树标准的制定、榜样选树程序的设计等。

“这些纯正粮食酒绝无勾兑,案上各樽不仅酒精度不同,而且酿造年份也不同,按烈度由低到高、年份由短到长依次排列。想必您已品出差别,先是淡雅清香,渐次沁脾芬芳,继而浓郁醇厚,终于回甘无穷。”

1. 大学生榜样选树标准要多样化、人性化

在榜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年龄、性别、阅历、知识背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榜样的认同和接受。因此,选树榜样时要“坚持多种类型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弘扬相结合”[3]的原则,既要坚持榜样的导向性原则,重视榜样的时代精神、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崇高的一面,又要使榜样的身份与大学生相符或相近,其先进事迹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如选树学习榜样、创业榜样、生活榜样、道德榜样等。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偶像进行榜样教育,深入挖掘榜样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恢复榜样人物普通人的本来面目[4]。这样的榜样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神仙”,不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可望不可及的“雕塑”,而是在平凡的生活学习中和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人。他们既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不同一般人的突出成绩,更有超出常人的意志、精神和品格。只有这样培育和扶植榜样才能“群星灿烂、百花争艳”,才能使榜样从“高不可攀”变成 “触手可及”“可信可学”。

2.大学生榜样选树的程序要规范化、科学化

大学生榜样的选树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利用行政手段发挥方向引领作用,又要利用民主手段发挥个体积极参与作用。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的榜样选树程序。一是要对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制定榜样选树的主流方向和宏观标准,尽量做到榜样人物和事迹与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契合,确保选树的榜样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激励作用;二是要不断健全榜样产生的民主推荐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由广大学生来推荐值得学习的人和事;三是要构建班级、院系、学校三级榜样审核机制,确保推选出来的榜样人物和事迹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假信息。

(二)传播机制

榜样教育的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榜样的宣传推广和传播平台的构建。

1.大学生榜样的宣传推广要真实有效

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激励、引导等作用,就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广泛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榜样学习环境。一是要客观、真实地对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不要为了增强榜样的吸引力而刻意美化、人为拔高,甚至无中生有、虚假宣传,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反感和厌恶;二是要深入挖掘榜样人物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迹,以小见大,使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更切合大学生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生活,以此唤起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将榜样形象和先进事迹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漫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使榜样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增强榜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传统报告会、座谈会等基础上,创设榜样学习微博讨论话题、召开榜样采访故事会等开放、自由的交流方式,让大学生和榜样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拉近和榜样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大学生榜样传播平台构建要立体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经高度融合,高校要努力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一体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是榜样宣传中既要利用传统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宣传栏、广播、报告会等进行正面、系统的榜样宣传,也要适应新形势广泛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如网站、微博、微信、易信、BBS论坛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具体、及时的榜样宣传,让大学生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和感知榜样的事迹和精神品质,营造浓厚的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建设榜样教育信息库,建立网上榜样教育联盟,实现榜样资源的共享,既可以及时交流榜样教育的经验、体会和成效,还可以加强对榜样的后续跟踪报道和深入采访,有利于持久发挥榜样的作用。

(三)认同机制

榜样教育的认同机制主要包括榜样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1.坚持正面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促进认知认同

对榜样的认知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正面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一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先进事迹报告会、校园网络和媒体广播等主渠道、主阵地的正面教育作用,营造浓厚的榜样学习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对榜样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要将榜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尤其是将榜样教育融入新媒体信息传播之中,使榜样教育内容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榜样的精神魅力,促进对榜样的认知认同。

2.坚持信念引导和自我感悟相结合促进情感认同

传统榜样教育多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致使他们对榜样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缺少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认同。针对这种情况,应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关心关注大学生群体,尊重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合乎规律地实施榜样教育,激发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创设榜样教育网络互动活动,使青年大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榜样,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和榜样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其对榜样产生新感悟,使其在情感上认识榜样、接受榜样、学习榜样。

3.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促进行为认同

经过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学生已经对榜样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最重要的还是使大学生能够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榜样精神融入个人思想意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形成行为认同。促进认知和行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要创建大学生榜样示范的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榜样教育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入到榜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现实场景中亲身感受和了解榜样[5]。同时在大学生中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将榜样认知和情感深化和升华,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

(四)评估机制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评估机制是指以榜样教育的实施目的是否实现为评估标准,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实践考核、网络评估等方法和手段对榜样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测和判断,从而及时获得榜样教育的反馈信息,便于随时对榜样教育机制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榜样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信息反馈不够及时、顺畅,以致出现榜样选树和宣传红红火火,榜样学习和模仿冷冷清清的现象[6]。因此,应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努力开发一套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网络信息化评估机制,利用大数据对榜样教育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随时评估分析,以便掌握榜样教育机制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作用的发挥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功能。

(五)保障机制

新媒体时代榜样教育机制是否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要看有没有系统的保障机制来强化监督和管理。榜样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榜样教育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等。一是要强化领导,政府部门要出台媒体管理政策,健全媒体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媒体环境,对利用网络对榜样进行诽谤或者制造虚假宣传的人或事给予严厉的打击和惩处;二是加强组织,各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信息监管力度,提升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榜样的宣传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受商业利益驱使,提升媒体的公信力[7]。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各个机制独立发挥作用,更需要各机制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要以榜样选树机制为前提做好榜样的培育和选拔,以宣传机制为基础做好榜样的传播与推广,以认同机制为核心做好榜样精神的转化与升华,以评估机制为重点做好教育信息的反馈与调整,以保障机制为支撑做好榜样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促进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的健康、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柴阳丽.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学习能力要素及模型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2):72-77.

[2]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80-83.

[3]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7-8.

[4]邱伟光.青少年偶像和榜样的社会示范与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2,(7):4-7.

[5]郭立场.榜样认同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64-67.

[6]李蕊.当前榜样认同的“疏离”困境及提升策略[J].中州学刊,2014,(1):25-28.

[7]杨瑞萍,为伟. 新媒体时代榜样教育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9):54-56.

(责任编辑:蔡宇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2-0005-04

作者简介:张海霞(1980—),女,河南沁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KS02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5-SZ-061)

收稿日期:2016-01-10;收修日期:2016-02-02

·专题论坛: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新媒体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