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罪犯思想波动“黄金24小时”化解机制的探索及思考

2016-03-04司洁溦

关键词:罪犯监狱波动

田 亮,司洁溦

(西安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西安 710021)



[政法论坛]

罪犯思想波动“黄金24小时”化解机制的探索及思考

田亮,司洁溦

(西安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西安710021)

对近几年监狱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发现罪犯思想波动是引起罪犯发生行凶、自杀、脱逃等重大违规违纪行为的直接因素。而发现并在黄金时间内化解罪犯的思想波动无疑是维护监管安全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实际管教工作的调查研究,从罪犯思想波动的主要来源和特点以及化解罪犯思想波动“黄金24小时”的渊源来对解决罪犯思想波动进行一些探索,利用这一方法有效化解罪犯思想波动,为监管安全保驾护航。

罪犯思想波动;黄金时间;24小时

一、“黄金24小时”化解机制的渊源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罪犯出现明显的思想波动也存在一个较集中的时间段,即“黄金24小时”。罪犯思想波动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具有客观存在性。在社会上,普通人处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困扰。罪犯失去人身自由,受到严格的管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脱离了人际关系网。相反由于身份、地位、环境特殊,他们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会更多,他们的思想更易出现波动。[1]其次具有突发性和短时性。一方面罪犯的思想波动和罪犯本身以及监狱警察有直接关联,而引起罪犯思想波动的因素有时是不固定的,具有突发性。诸如罪犯常常碰到一些普通人所不能遇到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罪犯本身及其改造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罪犯的思想波动往往是冲动所致,随着罪犯的自我调节会逐渐舒缓,从而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具有短时性特点。综合这些特点,管理警察应该在得到罪犯有思想波动的信息时,尽早找罪犯谈心沟通,在24小时之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及时化解,不再让思想波动发展、再起波澜。

从心理学角度讲,发生危机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干预。化解罪犯心理波动也一样,要在收监后快速评估罪犯的各方面情况:如犯罪事件的类型、对罪犯本身心理刺激强度等。干预措施包括快速分析罪犯心理承受能力、快速制定出心理及行为干预方案、尽快实施危机干预。在24小时的黄金时间段内,从发现罪犯的思想波动到及时干预再到化解,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罪犯的思想状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罪犯思想波动的发展,维护监管安全。

二、罪犯思想波动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近几年出现的监狱安全事故的研究,发现引起罪犯思想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罪犯本身,一方面来自于监狱警察。

(一)思想波动主观方面来源——罪犯本身

罪犯都有三个特征:一是犯罪人,即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应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二是根据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依法予以一定刑罚处罚的人;三是正在依法被执行刑罚的犯罪人。而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罪犯是第三种情形,即正在依法被执行刑罚的人。罪犯被高墙电网所挡,从他们自身而言,引起他们思想波动的因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罪犯家庭变故。罪犯一旦被送入监狱服刑,其思想和心理必定受到冲击,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情感化对缓解罪犯的思想和心理压力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相反,如果家庭出现变故,罪犯的思想和心理压力会成几何倍数增加,势必对监管安全带来影响。如罪犯家中亲人去世或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罪犯配偶要求离婚、罪犯孩子失学或失业、罪犯家中遭受灾难或遇到重大挫折,甚至家中亲人遭受他人冷眼和嘲笑等小事都有可能引起罪犯的思想波动。

2.与他犯发生摩擦。监狱是一个特殊的学校,也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罪犯在社会上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到了监狱,所扮演的角色没有了区别,即都是需要接受教育改造的罪犯。然而他们在接受教育改造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入监前的思维习惯,“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这样罪犯在集体生活、学习、劳动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定的摩擦,如若不能及时沟通疏导,矛盾量的积累产生质变,非常容易导致重大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3.生产任务完成量。罪犯接受劳动改造,生产任务的完成量是衡量罪犯当天表现的直接标准。生产任务完成得好,罪犯就会思想放松,心情良好;反之,如若完不成生产任务则要接受处罚,罪犯思想压力陡增。当一段时间内生产任务量总是较大、罪犯总是不能很好完成时,如若不能及时调节,这样下去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罪犯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会认为反正完不成任务,索性放弃努力,无论任务量多少,天天都不完成任务。

(二)思想波动客观方面来源——监狱警察

监狱作为我国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教育改造、把罪犯改造成为有用之人的重任,而监狱人民警察则是教育改造罪犯的直接实施者。“客观、公正、严格、廉洁执法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直接要求,也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最高评价。”[2]但是在现实管教中,监狱警察的一些管教方法和行为也造成了罪犯的思想波动。

1.个别警察认识上的局限性和行动上的软弱性。一部分警察认为,罪犯有思想波动是很正常的,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群体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形,罪犯一般素质都很低,不出现情绪波动是不正常的。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罪犯出现思想波动势必会对监管安全造成影响,这部分警察的这种错误认识无疑助推了罪犯思想波动的发展。还有一部分监狱警察虽然发现有罪犯思想出现波动、情绪不稳定,不知道该采用何种方法开解这些出问题的罪犯,只是简单地了解情况,认为罪犯回去歇一歇、想一想就行了。实则不然,监狱是一个特殊集体,罪犯是一个特殊群体,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此个别警察认识上的局限性和行动上的软弱性会造成罪犯误认为监狱警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产生愤恨心情,从而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

2.个别警察执法上的不公正和管理上的不理性。罪犯是触犯了刑法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特殊人,在监狱内,罪犯扮演着接受教育改造的角色,这样监狱警察与罪犯就形成了对立的矛盾体。[3]个别警察在执法中存在不公正现象,管理方法上粗暴、不理性,有打骂罪犯现象,这样极易造成罪犯思想波动,从而走上极端。从全国监狱出现的安全事故上来看,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3.个别警察不作为或乱作为。当代社会是提倡司法文明的新时期,监狱倡导的理念是帮助罪犯改造。[4]而在罪犯改造过程中,个别警察对罪犯出现的问题“看之任之”“不闻不问”,甚至“借题发挥”“抓小丢大”,这种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存在,会造成罪犯思想出现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罪犯对监狱、对监狱警察的看法,也丧失了监狱警察的威信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罪犯思想波动的出现,影响监管安全。

三、“黄金24小时”化解机制的必要性

(一)罪犯思想波动直接危及监管安全

罪犯的思想波动容易引发监狱内罪犯逃脱、行凶杀人、又犯罪案件以及罪犯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有的是事前对犯人情况不够了解,有的是发现罪犯思想波动没有很好处理或是管理不到位,都容易引发监管安全问题。如河南省某监狱发生的一起罪犯逃脱案件,就是因为该犯被其他犯人蒙骗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即将死亡,该犯心生害怕,想回家中见亲人一面,即产生了逃跑思想。监狱警察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发现并化解该犯思想波动,从而发生了罪犯脱逃重大安全事务。

(二)罪犯思想波动直接影响罪犯改造质量

罪犯的改造过程是监狱主动实施,罪犯自觉参与配合,两者共同作用于罪犯认知、行为、心理的改善过程。有一些思想波动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化解的,但当罪犯倾尽全力也无法自我摆脱,而外界又因没有及时掌握情况或者疏于管理未能给予帮助的时候,积压在心的矛盾很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恶化。恶化状态得不到及时调整,还会进一步导致行为失常,偏离正常改造轨道。监狱警察和罪犯作为改造的主客体,缺失了罪犯的自觉主动参与,改造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罪犯要解决好思想波动的问题,才能主动配合改造。

(三)罪犯思想波动容易衍生罪犯对监狱警察的“仇视”

根据调查,罪犯思想波动有一部分是由于警察的原因造成的,罪犯不可能了解监狱警察的全部工作情况,有时可能引起罪犯对警察的“偏见”,如若不及时调节和沟通,这部分罪犯与其他罪犯“口耳相传”,对警察的形象造成了很大影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罪犯没有经过调节、沟通的思想波动朝坏的方向发展,造成了心理健康的扭曲,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很容易因为琐事与同犯争执,大打出手,甚至与民警顶撞、对抗管教。

四、罪犯思想波动“黄金24小时”化解机制的一些思考

(一)24小时多角度让罪犯思想有处可诉

一是设置意见箱,通过设立监狱长信箱,驻狱检察室和监狱纪委监察室投诉、检举箱,狱政管理科反馈意见箱,让罪犯通过多种渠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二是设立监狱长和监区长接待日,通过接待日,让犯人和犯人家属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三是做好收监后谈话工作,确保对每一名服刑人员在收监后至少进行一次谈话。另外监狱警察通过罪犯互相包夹、耳目监控相结合并及时汇报,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的苗头,采用与罪犯谈心、沟通等方式及时疏导消除罪犯的不利思想,力争在24小时之内解决问题。

(二)24小时全方位让突发情况有制可循

一是对于突发状况,平时注重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制定有效的承包、处置罪犯突发情况的处理机制;二是通过划分互监组,使服刑人员都处在有效监督之下,互检组组长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承包干警,承包干警采取有效措施,让问题的苗头遏制在萌芽中;三是使每个监区都与监狱心理咨询中心联合起来,使监狱心理咨询中心、监区心理矫正干事、服刑人员心理互助员三者相结合,构建心理矫正三级体系,做到既有专人负责,又汇聚监区全体干警智慧来化解和疏导罪犯的矛盾。[6]

(三)24小时多方面让警察执勤有规可束

为避免因警察执法的原因引发罪犯突发情绪波动,监狱在规范警察执勤方面要下大力气,一是监狱平时注重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逐步提升警察执勤专业化水平;[7]二是强化对罪犯心理辅导、政策攻心建设;三是不断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警察的不专业执勤行为和习惯,强化干警责任心和危机意识。

[1]邓雷.监狱行刑异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徐宝丹.我国监狱制度的人道主义精神[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22):15-17.

[3]常润州.关于监狱行刑法治化的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54-56.

[4]王立峰.法治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7-42.

[5]王晶. 监狱服刑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6).

[6]李朝辉. 服刑人员思想教育改造中监狱化人格矫治工作探析—基于河北省LQ监狱[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10).

[7]宋丹.人性化视角下的罪犯改造新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320-321.

[责任编辑石晓博]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Resolving Criminals’ IdeologicalSwings within the Key 24 Hours

TIAN Liang, SI Jie-hui

(Dept.ofIdeologicalEducationTeachingandResearch,Xi’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Xi’an710021,China)

Studies on safety accidents in prisons during recent years indicate that ideological swing is the direct reason for prisoners to commit severe crimes such as violence, suicide, and escape,etc. Resolving criminals’ ideological swings within the key 24 hours becomes undoubtedly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security of prison administration.

criminals’ ideological swings; key time; 24 hours

2015-11-18

田亮(1962—),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司洁溦(1990—),女,河南洛阳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920.4

A

1008-777X(2016)02-0075-03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波动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欢迎你到监狱来
面对聪明的罪犯,监狱还关的住吗?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