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的策略研究
2016-03-04王洪杰
王洪杰
(大连市大连湾中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的策略研究
王洪杰
(大连市大连湾中学)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分析目前师生英语课前预习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策略。
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策略
进入初二,英语学科的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已经表现出消极怠学的情绪,我们该如何让这部分已经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帮助他们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这样课上他们能听懂,能够进行话题对话,能跟上同学们的步伐。那么,英语课前预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英语课前预习的切入点
1.扫清词汇障碍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学生也可以制作Wordmap,将单词放在话题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及其他参考书,解决生词的拼写、读音,并把其相关的用法记于笔记本上,在句子中记忆单词。
2.了解知识要点
对话、课文中的重点短语、优美的句子及惯用法,学生要通过字典或其他参考书先熟悉它们的结构及用法,并做预习笔记,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内讨论取长补短。当老师讲时就不会感觉陌生。既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的难度,学生又可集中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做到有的放矢。
3.准备话题讨论
每个单元的“Warming up”及“Speaking”部分是以说为主,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及相关话题的信息,或是所需讨论问题的意见、主张、看法等。这时相关话题的书籍或是网络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说的训练就更有自信,形式和内容都会丰富多彩,学生就能踊跃地投入到说的训练中。
4.理解课文
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能独立推测文章大意,找出主旨句,分析课文隐含意义,推测故事结局,在思考后看课文注释。课文注释不仅提供了课文中语言重点、难点的解释,而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拓宽视野,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一切都是自主学习不可忽略的重要参考。
二、培养学生预习的策略
1.导学案辅助策略
导学案旨在指导学生听说训练、单词识记和阅读课文等,并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设计预习导学案时,除了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还应注意设计问题时难度要因人而异,不能全班一刀切。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预习也不例外。如果提过高、过难的问题,学生即使预习也完不成,他们就会丧失信心。课前预习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质疑。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我把班内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试着解决学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遇到自己不会的,用蓝色笔画出,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在小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组与组之间再进行讨论。
当然,好多基础弱的同学可能不太会预习,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提前分好的学习小组成员安排好,有基础好的同学,也有基础弱一点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基础好的可以帮助基础弱的,通过基础好的和基础好的讨论,基础好的和基础弱的讨论,基础弱的和基础弱的讨论方式,真正实现自主、互助、合作、优质、高效的学习。
3.检测与反馈策略
要想让预习真正有效,并且做到持之以恒,检测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人都有惰性,尤其是学生,自觉性、约束力不够强,如果不及时检测,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程度。认真预习的学生因缺乏检测,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就会更糟。所以,检测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地进行,检测后马上反馈。让学生在讲解后及时修改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记忆。
4.激励策略
好多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教师反正上课要详细讲解,预习简直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激励策略。比如,展示一些完成较好的预习学案,使学生看到好的成绩来源于有效地预习;同时,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预习检测反馈时,横向比较各小组中相同层次的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充分肯定有明显提高的学生的进步,给其所在的小组加分,并表扬对其给予帮助的组员,使这一组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总之,课前预习是成功课堂的奠基石,教师应在紧密结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做到有“备”而来,只要学生坚持不懈,定能取得长足进步。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