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松快乐学好生物课

2016-03-04张秀岩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生物课坚果生物

张秀岩

(辽河油田沈采中学 辽宁盘锦 110316)

轻松快乐学好生物课

张秀岩

(辽河油田沈采中学 辽宁盘锦 110316)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走过二十八个春夏秋冬。这二十八年,我一直战斗在教学一线,我是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的上好生物课。为此,我不断地积攒了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生物科教学的方法,在此和同仁们共同分享,或许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心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注重兴趣培养,创造快乐的生物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我一直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1. 我要在新生的第一节课上做好学习动员工作。

比如我每接一届七年级的新生,在第一堂课中,我会带领他们去校园、公园等处认识各种生物,引导他们感知生命的美好与神奇,体会生物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无限生机。孩子们一直围在我的周围,问这问那,在他们的眼神里我捕获到了什么是‘兴趣盎然’。

2. 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每节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导言内容,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

利用古诗词导入新课:比如在学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来导入新课,告诉孩子们诗中的“蛙声一片”是在描述青蛙的繁殖行为,青蛙在繁殖季节,雄蛙会聚在水边高声鸣叫招引雌蛙。

在学习细菌真菌能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内容时,我会引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告诉学生,在落花化作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学习自然界水循环的内容时,我会给他们讲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生物科学中的含义。

用成语导入新课:比如学习昆虫的变态发育时,我用了“作茧自缚”引出即将学习的蚕的发育过程;讲诉昆虫的蜕皮现象之前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金蝉脱壳”这一成语的由来,学习食物链的时候,再多的讲解也不如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效果。

用小故事导入新课:在学习动物的行为时,我先给他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说乌鸦是一种绝顶聪明的鸟,为了吃到坚果里的果仁,它衔住坚果站在红路灯的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给坚果碾碎,为了安全起见,它不会立即飞下去吃坚果,而是等红灯亮了,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是乌鸦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记得我在讲授《眼和视觉》这节课时,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找出相似的两个图片中有几处不同。然后接着问他们: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后主要用到了你身体的哪个器官?(眼睛)对,在我们的五官当中,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是最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的第一感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 通过各种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生物课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就是它研究的对象活灵活现,多数生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一定要通过直观手段把所学知识的难度降低。模型展示或观察标本或欣赏实物,这是每节课必有的项目。另外,还可以在校园中就地取材效果更加不错。记得每年在学习芽的结构时,正是校园杨树枝芽被风吹落的季节,多捡几枝,课堂上发给学生,先通过观察识别顶芽和侧芽,再用小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芽的内部结构。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大大增加了生物课堂的生机和活力:恰当的截取视频、图像、图表、图片并应用于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所学知识由繁化简,由难变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课的课堂不仅直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在显微镜下,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细胞,观察橘子腐烂长出的绿毛就是青霉;观察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等等,每一个小实验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和决心。

二、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学科之间的渗透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物理化学的试图审题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教他们识图的技巧,使他们能够快速的在一幅图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找到更多的解题线索,提高学习效率。面对每一幅图,我都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知道图的名称,也就是明确这是什么图,二要知道图的大小,也就是与实物的放大比例,三要会看图的角度,比如是生物体的横切面图还是纵切面图;是立体图还是平面图,四能观察图中产生了什么实验现象,五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时间长了,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识图能力。

2. 通过生物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比如:在学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内容后,有这样的计算,一对双眼皮的夫妻已经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多少;还有计算生男剩女的概率,计算细菌在给定的时间内繁殖的数量等等。

3. 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向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的阅读理解大有帮助。

4. 如果再有空闲,我还可以带领他们轻松一下,关注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后面出现的英文单词,比如像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器官、系统、生物圈、食物链等等,我想不用他们刻意的去记什么,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一种积累词汇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微课时代,我们要虚心向年轻教师学习,努力跟上改革的步伐,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争取做到更好。

三、注重情感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千方百计的上好每一节课,力争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赢得学生的尊重,我要让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快乐。在生活中我也会经常关心学生,洞察学生的心里,多与学生交流,做学生信得过的好朋友。

三尺讲台,辛苦一生可能也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还是非常热爱这个职业,因为它有着外行人体会不到的快乐,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天下桃李,更是一个个鲜活灵魂的成功塑造。

猜你喜欢

生物课坚果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摇一摇坚果罐
上上生物
坚果也分高低脂,肝炎患者要分清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生物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