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导向在英语课堂提问的模式类型研究
2016-05-15刘亚军
刘亚军
(綦江冠军外语学校 重庆綦江 401420)
认知思维导向在英语课堂提问的模式类型研究
刘亚军
(綦江冠军外语学校 重庆綦江 401420)
研究表明,低认知思维水平的问题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被频繁使用,用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记忆等能力。本文将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类型、模式及认知思维导向进行考察分析。
初中英语 课堂提问 认知思维导向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方式,传统的课堂提问受应试教育等原因,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做出预设的答案,缺乏主动探究,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尤其是在记忆类的提问中,机械记忆,无法激发学生的高水平认知思维。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
1. 调查目的对象及方式
通过对教师英语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分析调查,找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促进英语教学。对一所初中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的三十节英语课堂进行随堂听课,课堂观察。教师的教龄有刚分配的年轻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师中女性教师居多。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调查结果显示,这所初中的英语课堂提问主要有几个特点:课堂提问的数目过多,侯答的时间过少;对于学习不同类型知识的课时提问的频率差别小;对于展示性的问题提问过多,参考性的问题提问过少;且主要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提问过少等。
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占据了大量时间,主要进行知识的讲解传授,或进行展示性提问,学生给出已知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是封闭性的,学生的学习的也是被动的,不用有效激发学生的高水平认知思维。
二、课堂提问的认知思维导向分析
1. 课堂提问的质量较低
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大多都是低水平认知思维的展示性问题,学生对已知知识进行回答,根本不需要大多思考。虽然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帮助,但是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使得课堂提问流于形式。
思维导图结构
2. 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使用不当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频率过多,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过少,学生没有进行有效思考的时间,认知思维的水平将达不到。且课堂提问过多,没有层次性,不能有效的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
3. 教师对回答的反馈
很多教师由于已经对问题给出了答案,所以形成了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正确即为学会,回答错误即为不会的思维。但学生回答正确并不代表对知识进行了正确有效的思维思考,回答错误也不代表没有进行认知思维,可能出现偶然性偏差,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支架式的引导。
三、认知思维导向方法
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1. 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2. 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例如,我教“Air Pollution”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污染的录像,那些由污染产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上“Life in the future”这课时,利用自制的CAI课件给同学看电脑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对电脑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3. 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 ,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大多数人都认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与需要,然而,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查资料,第二天告诉我。这样,我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结语
良好的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学生思维能力,主动思考,完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水平。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提问的内容,注意问题的思维层次性和价值,不应让提问流于形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