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学数学中感受数学之美
2016-03-04朱蔚
朱 蔚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渔行实验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
让学生在学数学中感受数学之美
朱 蔚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渔行实验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体会数学之美。
对称美 简洁美 严谨美 奇异美
从整体上说,数学美不是虚无缥缈、忽有忽无的东西,数学美也不是纯粹主观、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的。由于数学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美的概念也必然有一定的发展和演变。但是,它的基本内容又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对称美、简洁美、严谨美和奇异美。[1]
一、对称美
在原始意义上,对称性是组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形式。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发现这节内容正是一节典型的展现对称美的好教材。轴对称图形它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然后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数学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数学中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几何形体中,还表现在一些计算中。对称性还可以更广泛地解释为某种相应性:如乘与除、加与减、乘方与开方等都是具有某种广义的对称性。[2]
二、简洁美
和对称性一样,简洁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数学中简洁美到处可见。例如通行当今世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可以说是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不仅全世界的儿童都能认识,而且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洁的数学公式。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时,教师说:“如果给你一个长方形框架,你用什么方法就能算出它的周长?看谁的主意最好。”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一系列探求过程中,寻求了多种解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进行选优汰劣,最终得出“要知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测量长和宽”的最好结论,从而得出这样的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多么简洁即为美。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学简便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计算化烦琐为简单,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也体现了数学解题的思维美。 数学语言也是所有学科语言中最简洁精炼的。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何等精确、严谨和凝炼的语言。又例如:乘法和乘方(幂)的知识,就是分别对重复加法和乘法的去繁就简。数学中的简洁还表现在思维和解题方法的灵活变通和巧妙等方面,它使许多的问题得到简捷而又明快的解答。
三、严谨美
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推导过程,既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也是审美愉悦的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下面以教学“小数的意义”为例:
1.讨论思考,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它的1份是1米的1/10——1/10米——0.1米;9份是1米的9/10——9/10米——0.9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再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用上述的方法边讨论边板书:
1份是1米的1/100——1/100米——0.01米;37份是1米的37/100
——37/100米——0.37米
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通过类推得: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表示整数“1”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上述的推理严谨、清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四、奇异美
奇异美是数学美的另一基本内容。即在于求“新”求“异”。这恰好符合人类在科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例如:“凸n(n>4)边形的对角线最多有几个交点?”这个问题,按照习惯,也许会从四边形开始,逐步通过五边形、六边形……来构造对角线的交点,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当一次次构造的尝试都未获得理想的结果时,我们要敢于放弃传统方法,另辟蹊径:一个交点是由两条对角线相交而成,两条对角线由四个顶点确定,而凸n边形任意四个顶点都能且只能确定一个交点,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在n个顶点中任意取四个,共有几种取法?”新颖的方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便是化归法的奇异美。 数学是一座无穷的宝库,不断地挖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而其中的每个未知领域,都充满着神秘诱人的魅力。例如:选用加、减、乘、除中的某些符号,将四个4组成一个等式,使其结果等于1。此题的解答只需抓住结果1进行逆推,先选定最后的运算,然后再预定参加运算的对象,最终得解。如选定最后做加法,就只能是1和0的和,因为4÷4=1、4-4=0,故很快有解:4÷4+(4-4)=1,同样的最后选取减、乘、除运算,则可很快得到:4÷4-(4-4)=1,(4÷4)×(4 ÷4)=1,(4+4)÷(4+4)=1……通过这一组题目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由此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美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体验知识的内在美,从而主动地去追求美的事物。所以教师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涵美,从审美角度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表现、创造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1]郑毓信 《数学方法论》 第二版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6.P156
[2]周仁 《小学数学设计》 第7-8期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7.P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