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2016-03-04龚金彦陈银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廊坊儒家思想儒家

龚金彦 陈银梅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媒与服务系 河北廊坊 06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龚金彦陈银梅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媒与服务系 河北廊坊 06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当代科学思想,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科学化创新的结果。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 继承 超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当代科学思想,它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科学化创新的结果。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国家兴旺的要求;是公民自我完善的风向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儒家思想及其内涵

1.“民本”思想

《孟子》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指出百姓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一切政治制度首先要考虑百姓的利益,山川大地虽然养育了万物,但这些物质条件在治国理政中仅居于次要地位,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更为次之。不仅是《孟子》中提到民贵君轻的理念,《后汉书·皇甫家语》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舟喻君,以水喻民,提醒统治者百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地位。

2.“和”的思想

《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说,礼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外,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把是否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可以看出“和”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忠恕之道

曾子有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那么,什么是忠恕之道呢?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也就是替他人做事要尽心竭力,与人相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思想所一贯倡导的为人处事的原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富强”继承了儒家思想中“国富民安”的观点。早在东汉时期,出身儒学世家的班固就在《汉书》中提出这一观点,明确指出,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定;今天所倡导的“民主”正是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文明”则源于儒家的“礼治”。儒家通过“礼” 来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谐”则直接继承了儒家“和”的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继承了儒家“均”的思想。《论语·季氏》中有明确记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均”不能片面理解为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强调等级差别的,不可能希望人人享有均等的财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爱国”同样根植于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操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历来被看作一种大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生取义等等都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崇尚气节,讲究情操,儒家思想培育了多少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塑造了“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儒士人格,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这些精神理念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的体现。

“敬业、友善”正是直接继承了儒家思想的忠恕之道。处事之“忠”正是今天所倡导的“敬业”;为人之“恕”即为今天所倡导的“友善”。

儒家的诚信理论涉及诚信问题的诸多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毋庸讳言,虽然儒家的诚信之说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性和局限性,但是在几千年传承中。散见于历代思想家的论述中的真可谓比比皆是,形成了独特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深刻的思想和宝贵的智慧,对今天克服欺诈之类的恶信,重塑诚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思想的超越

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于社会主义时期,必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儒家思想。

1.国家层面所倡导的“民主”超越了儒家“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强调百姓在维护其统治地位中的重要作用,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了西方式民主的理念,赋予人民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社会层面所倡导的“平等、公正”超越了儒家“均”的思想

儒家“均”的理念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机会的均等,但在强调机会均等的同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人是有等级差别的。这里的机会均等仅限于同一等级,不同等级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不可能机会均等。

3.公民层面所倡导的“敬业、友善”超越了儒家“忠恕”思想

儒家的“忠恕”思想所强调的是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由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但其立场是封建统治阶级,要求平民“忠恕”也是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友善”超越了儒家“忠恕”的思想,是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最终目标的,带有利己利他的共赢性,必将化作一种自觉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被赋予了时代内涵,不可否认的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和思想资源。

[1] 马会芳.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J]. 上人民论坛,2016.9

[2] 谷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商品与质量,2010.10.

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6021)

龚金彦(1971-),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媒与服务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及研究

陈银梅(1958-),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媒与服务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廊坊儒家思想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廊坊专场(二)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