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

2016-03-0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民办

王 敏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

王 敏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民办本科院校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政策及设施不完善、学生缺乏科研兴趣、教师指导能力较低、科研项目形式单一等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院校科研能力的现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阐述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

民办院校 学生科研能力 对策

一、国内外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最早开展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国家是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69年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这一计划旨在鼓励和资助大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的各种科研项目,项目由教师主持,学生可以全过程参与,包括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方法的讨论、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最终研究报告的形成。而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伯克利大学等也相继制订了大学生科研培养或训练计划。到了20世纪80年代,根据时代的要求,美国的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1]

在我国,最早是由清华大学在1995年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UROP计划而制定并实施了“SRT计划”,即“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这一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经过这些年的推广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地方本科院校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要早于内陆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江苏省,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设立了“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具体针对江苏省内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多年来受到省内高校师生的热烈响应。[2]

二、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1.对学校而言

(1)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目前,民办院校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一线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梯队不健全,因此造成民办院校学术氛围不够浓,科研水平较低、力量薄弱,缺乏科研骨干。要建立一所有质量有水平的民办高校,其前提条件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倡学术自由,倡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开拓教师与学生的思路,加大各专业间的跨界交流,扩大校企间的深度合作,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纵向课题研究,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营造一种开放、自由、和谐、进步的创新型校园文化。

(2)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理念

民办高校的教学理念应以“自主学习、创新应用”为主旨,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目标、学习对象、传输工具以及评价标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学习具有激励性和引导性,这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制的创新。

(3)有助于完善学院的专业建设

目前,高校间对内地生源地竞争日益激烈,而民办高校因其综合实力的限制,在生源竞争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通过提高和完善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民办高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民办本科学校应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并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切实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加快优势专业建设步伐,促进民办高校及地方经济的良性循环。

2.对教师而言

(1)有助于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

民办本科高校教学活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抵触心理。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落实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将科研项目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师将科研项目细化分解,并结合课程内容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将所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说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2)有助于建立互动的沟通渠道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师生间是传授与接受、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但在现在高等教育中,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可以增加民办院校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建立对学生科研能力的信任,尊重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积极配合和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最终通过科研活动建立起师生间沟通对话的良性渠道。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民办高校教师多数为青年教师,缺乏独立立项和全面指导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术科研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从校级课题开始逐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同时,青年教师可以进一步掌握获取学术研究资料和前沿动态的途径,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并且通过辅导学生申请与开展科研项目,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系统方法,促进了青年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与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提高民办院校青年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3.对学生而言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科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2015年10月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民办院校应将科学研究更多的融入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积极落实国家“双创”战略,努力营造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型校园文化环境。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通过申请课题,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学生使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特别是定量分析法的运用。同时锻炼学生深入思考以及跨学科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开展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通过完成项目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企事业单位,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把握就业创业方向。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也不可能由一人完成,通过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获取,到仪器的使用和模型的建立,再到文稿的整理和成果的展示,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成员的配合,需要学生们深入交流、探索,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日后学生步入社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本科院校政策及设施不完善

国内部分民办院校对学生科研不够重视,缺乏健全的学生科研规章管理制度。同时,部分民办院校在硬件设施落后,缺乏学生科研活动的场地、设备仪器以及经费,这也阻碍了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再加上民办高校对学生科研活动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科研管理体系中,只将学生科研列入一般教学活动或社团活动,使学生科研缺乏系统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2.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兴趣缺乏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往往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科研只是教师或研究生的任务,与自己无关;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科研与自己的学业无关,也对自己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绝大多数本科学生认为科研就是简单的撰写论文、做实验划,甚至错误的认为科研是理工类专业的“专利”,学生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钻研精神。学校课程的压力、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无暇顾及科研,学生科研流于口号、流于形式,民办高校没有具体的措施真正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3.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指导能力较低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明显低于公办院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多数为青年教师,职称和学历水平较低,科研成果较少,缺乏专业骨干教师和高职称科研带头人,因此,不具备申请和完成高水平课题项目的能力和经验。此外,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多数只是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基本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缺乏科研指导培训,再加上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因素导致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整体指导能力较低。

4.民办本科院校科研项目形式单一

由于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队伍建设慢、科研起步迟,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科研项目形式单一,往往以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为主,缺乏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大部分学生对校级课题等科研项目认识不足,缺乏主动申报的意愿,再加上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校级课题的申报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主持和参与度低。

四、民办本科院校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对策

1.设立专业的学生科研管理部门,服务学生科研工作

学生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科研项目,包括科研经费的筹集和管理、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等具体工作,努力满足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要求。同时,建立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术奖励,表彰学生的学术成果,并努力将学术成果转化到实践应用中,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2.积极建立“学生科研助理制度”,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科研助理的主要职责就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就是协助教师完成课题项目、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帮助教师完成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相关科研项目的调研工作,在协助过程中从学生视角给予教师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科研助理的选拔可以由专业教师负责推荐,再由校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管理,并给予相应的科研补助或科研奖励,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3.全面开展“学生科研能力指导”研修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以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领导和人员为研修对象。通过集中培训,使参训教师深入了解学术科研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全面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掌握获取学术研究的资料和前沿动态的途径,撰写学术论文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如何申请与开展科研项目,同时提高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系统方法等。研修班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对不同类型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相关组织部门可以邀请教育部领导、地方社会科学院专家、国家级名师、博士生导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相关资深科研专家,作专题报告、组织参与式讨论与探讨。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颁发研修结业证书。

4.努力建立本科生科研梯队,丰富学生科研类型

民办高校学生科研本身起步较晚,应该加大力度做好队伍建设。学校应该拨出专项学生科研经费,用于学生科研训练及科研活动,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或申请校级课题,逐渐将学生作为部分校级课题的主体,锻炼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校级课题的训练再逐步申报更高层次的省级或国家级课题。在这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带领学生组建科研梯队,以高年级学生作为主持人,低年级学生参与的模式,逐步在民办高校形成良好的科研风气,同时做好梯队成员的新老交替。

[1]蔡华健.地方院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2(8).

[2]李德平.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大学生课题研究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12).

[3]张骏,唐鑫生.新时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陪[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9).

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山西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优势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2016132)

王敏(1985-),女,山西太原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组织。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