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血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
2016-03-04余晓虹谢炳林
余晓虹 谢炳林
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血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
余晓虹 谢炳林
目的观察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血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84例佝偻病婴幼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常规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锌剂,连续服用12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和好转、体征好转、左手X线好转率、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14.000、10.918、10.918、8.52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锌、血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小儿骨碱性磷酸酶(NBA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血锌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锌、血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小儿NBA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均衡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相互协同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婴幼儿佝偻病;锌;钙;维生素D;临床研究
佝偻病是儿科的常见病,患儿可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所以,积极防治佝偻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观察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疗效及对血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佝偻病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佝偻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早产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1.2±4.5)个月,平均体重(10.5±4.6)kg,平均身高(74.5±2.5)cm;常规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1.4±4.0)个月,平均体重(10.6±4.5)kg,平均身高(74.3±2.6)cm,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第1个月肌内注射维生素D 30万IU,第2个月口服英康利(含维生素D 330万IU),1粒/d,第3个月口服伊可新(含维生素D 2500 IU),1粒/d,碳酸钙(含钙300mg/粒),1粒/次,1次/d,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葡萄糖酸锌10~20ml[按元素锌计0.5mg/ (kg·d)],连续服用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测定桡骨、尺骨的骨密度,空腹抽血检测骨碱性磷酸酶、血锌、血钙水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铅、钙,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测定NBAP。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评价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血生化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血生化指标接近正常为有效;症状体征无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治疗组症状消失和好转42例(100.00%),体征好转36例(85.71%),左手X线好转36例(85.71%);临床疗效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常规组症状消失和好转30例(71.43%),体征好转22例(52.38%),左手X线好转22例(52.38%);临床疗效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锌、血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BA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血锌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血钙及NBAP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锌、血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NBA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锌(μmol/L) 血钙(mmol/L) NBAP(U/L)治疗组 42 治疗前 41.20±12.75 1.50±0.12 260.05±20.00治疗后 68.77±11.24ab 1.85±0.16ab 205.30±17.21ab常规组 42 治疗前 42.01±12.20 1.53±0.10 259.90±21.65治疗后 42.70±11.25 1.75±0.16a 228.60±25.55a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g/cm2)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g/cm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桡骨 尺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2 0.35±0.07 0.55±0.08ab 0.35±0.11 0.50±0.10ab常规组 42 0.36±0.09 0.47±0.07a 0.36±0.09 0.45±0.09a
3 讨论
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缺少日照、围生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婴儿生长速度快、药物的影响、钙摄入量不足等诸多因素相关[1],另外锌缺乏也是导致佝偻病的重要原因,佝偻病患儿锌水平与疾病呈明显相关性,佝偻病各期血清锌均低于正常儿童,疾病病情越重,血锌水平越低,锌不足可引起骨骼生长异常和佝偻病样改变,且锌缺乏可影响使得患儿味觉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影响钙的正常摄入,适当补锌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2]。钙与锌同服具有协同作用,且锌、钙的吸收具有各自完整独立的分子体系,相互不感染,各自独立完成锌或钙的吸收和转运,钙锌同补对于各自药品吸收不存在影响[3]。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软骨生长板活化度标志,主要反映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4]。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的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和好转、体征好转、左手X线好转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维生素D、钙剂联合疗法的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锌、血钙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BA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血锌、血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NBA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明,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较常规疗法进一步提高各项指标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血锌水平明显升高,降低了BALP水平,维持破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骨骼骨量,提高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但临床医师应掌握锌剂合理剂量,症状消失时则可暂停用药[5]。
综上所述,采用锌剂、维生素D、钙剂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佝偻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均衡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相互协同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金洪星,李海峰,邹艳,等.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2):120-124.
[2]董慧敏,周文营,罗敏琪.血清钙、磷、锌元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患儿中的水平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5):469-471.
[3]阎春生,刘辉,王志凡,等.不同钙负荷剂量对大鼠生长及钙铁锌水平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176-1178.
[4]王日平,胡晓燕,胡晓青.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1):18.
[5]于立君,杜秋影,姚笠.骨化三醇治疗佝偻病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3):1829-18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02
2015-09-01]
529300 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