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类院校武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03张飞
张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扬州225000)
武术类院校武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张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扬州225000)
通过对我国武术类院校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各级武术类院校虽然能够完成武术教学任务,但是在文化传承方面还略有不足,并且缺乏系统全面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需要我国各级武术院校对武术教育进行重新的思考,迎合时代的发展制定出适合武术院校发展的战略方针,进而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指明方向,让中华武术可以长久永续的流传下去。
武术学校;武术教育;存在弊端;战略研究
0 引言
武术以其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的独特魅力流传至今,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中国武术精神博大精深,站在一个武者角度来看,练武不仅为了防身,更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而就现阶段武术类院校的武术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只保存了武术的形,而忽视了对武术内在的继承与发展,这对于武术的传承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通过武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造成了武术教学意义的丧失。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为我国武术教育提供一些有效的发展策略,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2],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武术人才。
1 设立武术学校的意义
1.1填补教育不足,提升专业水平
武术在我国传承的时间较久,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与很多西方的运动项目相比较,武术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更能满足身体锻炼的各项需要,盲目的依赖西方运动项目,很容易造成我国体育运动上的缺失。实践证明,武术是一门内外兼修的运动,在进行武术运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在身体上有所改善,也可以对自身整体的协调性进行提升,对人体机能进行全面的优化。而西方体育运动则更关注的是形式上的比拼,以输赢来对运动好坏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在中国建设武术院校有益于我国体育运动的合理化发展,能够对我国体育运动中的空白进行有效的弥补,而这是其它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会逐渐远离体育运动,这也是我国全民健身一直难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与之前的体育教学相比较,武术教学其目光更加长远,关注的不仅是学校教育,同时还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学习武术之后将让学生受用终生,可以对我国体育教学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有利于增加体育教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终身体育学习[3]。
武术学校的建设不仅有益于强化社会大众对武术的重视,同时也有益于武术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武术没有进入学校之前,武术教学较为松散,一些非专业的武术教师夹杂其中,这十分不利于武术教育的进行,同时还容易给学习武术的学生带来身体上的危害。将武术引入学校之后,有效地解决了武术教师非专业化的问题,学校聘请的教师一般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并且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进而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一些专业武术院校的开设,也使得部分爱好武术的孩子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能够将自己的爱好和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专业化的学习,为中国武术的发扬光大进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1.2强化学校德育,锻炼学生意志
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瑰宝,并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当前如何对我国的武术进行传承,强化学校的武术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我国各类武术院校逐渐兴起,并成为了传承武术文化的主要阵地。
我国武术在师徒关系的设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尊师重道是学武的核心思想。在正统的武学之中,无论徒弟的武艺上升到何种层次,其都要对师傅保持应有的尊敬,并虚心听取师傅的教导。这是我国礼仪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传承。但是就现代教育教学来看,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并没有在现代教育中体现出来。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师只有畏惧之感,却没有尊敬之心,这实际上是传统流失的一种表现,急需通过武术教育的进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增加对教师的敬意,改善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除了尊师重道外,关爱同伴、团结弟兄等也是中华武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武术大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最先强调的就是徒弟之间的团结,并对徒弟的品德十分关注。而这些实际上都是现代教育中所缺少的,需要借助武术教育的力量进行补足,进而达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
通过习武可以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着意志不坚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独生子女家庭过于溺爱外,还与学校教育的忽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素质教育出现后,教育部门开始倡导学校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培养,并将意志锻炼也融入其中。而武术院校的设立恰好为学生意志品质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智,并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2 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弊端
2.1革新速度偏低,缺乏高质量教材
学校武术教学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之前一直没有规范的教材可以应用,虽然随着武术院校的开设编撰了一些针对性的教材,但是在内容的设定上一直存在偏重,关注点不够全面,很多知识之间都缺乏有效的联系,教材系统性较差,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同时也会阻碍武术院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展开。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传统的武术已经失传,但是留存下来的武术流派仍然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教材编撰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关注点上的差异,导致教材偏重性不断增强,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而众所周知,教材是教育的基础性依据,教材方面出现不合理,实际的武术教学就很难保持应有的质量,进而无法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提升。通过对我国部分武术学校进行调查了解,其中绝大多数的武术学校都将一些普及性较强的武术作为基础性教学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包括太极拳、初级剑等。这些武术虽然基础,容易入门,但是却很难受到现代学生的欢迎,与学生爱玩爱闹的个性相违背,使得很多学生转而投向西方体育运动之中。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武术学校对武术教学的革新过慢,忽视对现代社会以及现代学生的了解,使得武术教学与现代教育之间出现脱轨,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
2.2教学技巧不足,忽视内涵教育
现代武术课堂与体育课堂十分相似,部分非武术类院校已经将武术教育划入体育教学之中,并应用体育教学的方法进行武术教学。但是实际上武术教育应与一般的体育教学区分开来,在武术学校进行武术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对武术教育进行理解:一方面武术教学要将武术动作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关键性要领,可以对武术进行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则要对武术的内涵进行介绍,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动作的真正含义,并从武术之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人与自然的融合等,使得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心智上也有所提升。但是,当前武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只关注前一方面,而不重视内涵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从武术学习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例如,在对太极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进行动作上的教授,而没有引导学生对太极之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以及每一个动作对人体的作用等进行了解,使得学习太极的作用有所消减。
2.3缺乏人文关怀,文化教育不足
武术不仅仅是一门运动或者说是一门功夫,实际上其更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流派背后都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囊括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因此在设立武术学校之初,我国教育部门就希望通过武术教育的进行,对中华文化进行有效的宣扬,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所提升。但是实际上,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武术学校并没有进行文化教育。在与部分武术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武术教师并没有文化传播的意识,部分武术教师甚至将武术当做“花架子”,认为现代武术主要就是用于表演和健身的,其实质性作用较少。由此可见,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我国武术学校教学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2.4缺乏团队建设,教师数量不足
除了教师素质不高之外,还存在着教师数量偏少、团队建设较差等问题。首先,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并没有有意识地进行专业武术教师的培养,所以具有教学资格的武术教师相对较少,并且随着武术学校的不断增多,专业武术教师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武术学校之中的武术教师都身兼数班,教学任务较重,因此很容易出现教学上的疏忽,并且由于武术教师资源不足,也使得一些不惧教学资格的人员混入了武术教学队伍,严重影响了武术院校教学现状的改善。除此之外,武术院校的教师团队建设也存在滞后性,教师没有形成团队意识,教学过程中彼此缺乏有效沟通,并且教学合作不足,造成学校武术教育也存在缺乏创新和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4]。
3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对策
3.1完善体育考试,拓展考核内容
虽然现代学生对考试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但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适当的考试仍然十分有必要。在发展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也不例外,要重视武术考试的重要性,在原有体育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与武术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习武现状,同时也可以通过该种方式让学生提高对武术学习的关注,并增强习武的热情。除此之外,在进行武术考试的过程中,考核人员还应改革考核的方式,除了设置专门的考试外,还要将学生日常的表现、学习的积极性、进步的程度等纳入其中,以此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更具体的了解,帮助学生向着尽善尽美的方向发展。
3.2借助传媒力量,弘扬武学文化
由于我国之前并没有将武术教学纳入日常教育之中,并且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武术学校,因此武术与体育之间的界限一直没有清晰的划分,虽然现在武术学校不断增多,但是社会大众的这种认识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变,使得很多社会大众难以有效了解武术学习的益处进行有效的了解,进而对西方运动过分青睐。鉴于此,我国武术学校应该积极地进行武学文化的宣传,除了在学校之中营造习武氛围,在学生之中宣传武学精神外,还要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应用新媒体面向社会大众进行武学文化的弘扬,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改变对武术的看法,并主动加入到武术学习之中,这对于扩大武术教育范围,强化中华武术影响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3做好教材编撰,规范教材内容
当前武术学校教材最大的问题就是规范性不足,存在明显偏重,因此为了让学校武术教学趋于合理,相关部门应该对学校武术教学应用的教材进行规范,在编撰教材的过程中用长远的眼光对武术教学进行规划和设置。首先,要对我国各流派武术进行综合的考虑,选取最适合学校教学的内容进行编撰,避免因个人好恶对教材内容进行过分偏重;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在设置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向西方体育运动进行学习,增加一些竞技、对抗性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解放天性,释放自我。
3.4引入优秀人才,促进团队发展
武术院校教师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提升,第一:教学思想。要让武术教师深化对武术教学的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人文教育在武术教育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对武术背后的故事以及文化内涵有所了解。第二:增加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其中增强武术教师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其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武术学习过程中受到伤害,能够保障武术教学的质量。当然除了对武术学校教师进行培养外,引进优秀教育人才也是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有效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优秀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人才进行综合考量,不仅要保证专业对口,还要确保引入的教育人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现代武术教育的各项需要。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针对内部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让其毕业后留校从事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武术教育人才的永续供应。
4 结论
综上所述,武术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手段,而且要成为培养教育人的方式[5]。当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成为了我国各级院校主要的任务之一。而武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各级院校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的对象。并且,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对武术学校的建设给予支持,并从政策上对武术学校给予扶持,帮助武术院校制定出完善的发展战略,使得武术院校能够赶上现代教育发展的脚步,进而让武术学校成为促进中华武术复兴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1]王军.论高校公共体育武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28(4):167-169.
[2]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61-66.
[3]崔白帆.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J].学术探索,2015,11.(4):111-115.
[4]张仕.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J].运动精品,2013,32(4):35-39.
[5]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上接封2)
对应。如专著必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研究报告为R,资料汇编为G,档案为A,未说明的文献为Z。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日期。
3 注意事项
3.1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等。作者将稿件投至本编辑部的行为,被视为同意将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等授予本刊并同意本刊将上述权利转给收录本刊的第三方使用。按目前我国惯例本编辑部不再与稿件作者另签转让合同。
3.2本刊坚持按质取文,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所有文章都需经过专家评审。来稿2个月未接到本刊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须经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文字复制比在20%以内方能录用。
3.3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录用的稿件,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文稿一经发表,编辑部将随即赠送当期杂志。
3.4E-mail投稿:xccxbzrkx@163.com,文稿须为Word格式。投稿请在文末注明联系电话,E-mail,详细通信地址及邮编。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在此,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本刊的新老作者和读者表示感谢,同时欢迎踊跃赐稿,欢迎订阅。
编辑部地址:四川省西昌市西昌学院北校区
邮编615013
电话0834-2580091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rtialArts Education of Schools
ZHANG Fei
(Sports Department,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Yangzhou,Jiangsu 225000,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n martial arts colleges in our country,we can find out that although the current miss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s able to be completed,still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education,lack of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 clear development goals;therefore martial arts colleges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need to rethink martial arts education and set up suitable strategic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colleges cate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and then indicate the direction for martial arts education to let Chinese martial arts be handed down to generations.
martial arts school;martial arts education;some drawbacks;strategy research
G852-4
A
1673-1891(2016)03-0154-03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40
2016-06-15
张飞(1982—),男,江苏丹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