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2016-10-19綦湘
綦湘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高校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綦湘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保健学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对当前高校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合理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扩充体育保健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第二课程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和科研等。
开放性实验;体育保健;教学改革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需要加强教学实验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一方面注重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实验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队伍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当然高校体育专业学科的实验教学改革也要与时俱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较少,有关体育保健实验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获取方式明显较少,而且体育保健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不乐观,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常出现运动损伤等伤情。体育保健学作为体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类学科,在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保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学校为此专门开设体育保健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保健理论知识和实验项目,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为全民健身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本研究将开放性实验的特点应用到体育保健实验教学改革中,以促进体育保健学科实验教学的快速发展[2]。
1 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及其开放性实验教学
1.1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
中国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体育保健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比如运动后的消除疲劳方法以及受伤后的恢复治疗方案等。但是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高校才正式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算是起步较晚的学科。学校体育保健教学活动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以及培养运动保健预防和治疗知识。但是由于高校对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体育活动中出现意外情况较多,根据相关统计,运动造成学生挫伤、肌肉或软组织损伤的情况较高,如表1所示。运动造成的皮肤表面擦伤比重最高占有64.3%,有关肌肉拉伤以及软组织损伤的比重占47%,而且由于学生对于运动保健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造成二次损伤的几率大增。由此在学生当中宣传和普及体育保健相关知识对于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尤为重要。
表1 大学生运动损伤分类表
1.2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需求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保健教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学生当中受重视度不足,而且学生对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的了解还不全面。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学生对于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需求情况,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名在某高校体育保健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达到了98%。
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的渠道主要有:学校教学、电视、网络、家庭教育以及有关书籍等,如表2所示。
表2 学习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来源表
从表2不难看出,学生学习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的主要渠道还是学校,其次是网络学习、使用电脑以及家庭教育等。通过调查报告相关数据可知,学生对于体育保健开放性实验的需求相当强烈,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在学校教学中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因此针对学生开展体育保健开放性实验课程的学习活动和进行相应的科学讲座对整个体育保健实验教学中较为重要。了解和掌握体育保健开放性实验是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举措,高校开展开放性实验是其教学改革的重大进步,主要在于开放性实验变革了实验教学内容及方式,关键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实验思维,展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意想法得到实践,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实验技能。
2 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体育保健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不合理
传统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内容通常以康复体育知识为基础,以体育保健以及卫生知识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如太极拳和球类等基础练习知识等实践内容[3]。现在大部分学校在进行体育保健实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指导、运动营养方案指导等方面指导,而注重填鸭式教学,因此容易让学生体验不到体育保健实验学习的乐趣,渐渐失去学习的专注度和积极性。
2.2体育保健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落后
在体育保健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既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保健实验培训。我们需要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体育保健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将这些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不开放的学校体育保健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和实践体育保健学科知识的效果,应当引起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4]。
2.3体育保健实验不受学生重视
当前很多院校都出现了学生轻视体育保健实验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学习观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院校本身对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特别重视,而且体育保健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器材的使用大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从而导致很多实验设备年久失修和严重老化,甚至有些实验室十几年没有采购计划。由于新近采购的实验仪器设备价格比较昂贵,致使有些院校对于贵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非常谨慎,这也导致学生无法使用适合体育运动的器材,从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受到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重点还是在文化课和理论课上,因此在主观上对于体育保健实验的学习采取了轻视态度[5]。
2.4体育保健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从当前院校体育保健实验教学计划不难看出,体育保健课程相对较少,而且在总课表上也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只会在体育保健学科的专门课表上进行安排,这对于体育保健实验的课程部署有所影响。首先我国院校在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方面大都采用学分制,学生只要获得相应的学分即可,这种学分模式固然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但是由于流动性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缺席现象,因此教师很难实现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保健教学;其次由于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上课人数不断增加,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全体学生进行体育保健教学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6]。
2.5体育保健学科的内容设置有待优化
在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演示性课程量占一半以上,比如如何预防运动伤害、运动损伤的后续治疗、肌肉按摩方式以及基本止血和包扎技巧等都是演示性实验课程,综合性的实验课程量只占有极少的比例,几乎没有创新性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7]。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演示性实验课程的内容落后单调,实验方法较为呆板。在进行体育保健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参照实验步骤进行练习,获取相关实验数据,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是草草进行练习应付教师检查而已,更不用说其中有创新点。
3 体育保健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开放性实验是我国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学校各学科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开放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其突破了实验室的诸多限制,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拓宽研究思路,由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实验能力[8]。开放式实验运用的具体措施阐述如下。
3.1合理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实验特点自主地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应该以挖掘学生潜力为目标,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科学性和创造性。在体育保健活动中时常会发生意外突发状况,因此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正是为学生解决上述问题而专门设立的。开放性实验通过合理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更加独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组织实施实验,并形成实验报告或者实验论文,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针对运动处方章节,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运动处方。
3.2积极扩充体育保健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开放性实验不受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实验内容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更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了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将台阶试验、心肺功能检测实验以及心电图运动实验等内容加入到关于心肺功能测定的实验内容中,并要求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时间中自主地进行实验,以充分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还可以让学生组建实验学习小组,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开放性实验中加入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比如可以将运动损伤急救课程与心肺复苏技术、骨折、包扎以及临时固定技术统一成一个实验教学课程;还可以将救生员素质教学与心肺复苏技术进行结合等。这样学生在试验中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体育保健技巧,并且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或者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以运动保健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体育保健理论掌握相关的运动保健实验知识和技巧,从而达到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3.3积极开展第二课程
由于体育保健学科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广泛,但是学校开设的课时量有限,所以开展第二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比如可以针对体育保健科目设立专门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自主组建体育保健按摩协会,然后联系社区等地区组织免费为中老年人进行按摩服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实践经验,而且起到了服务大众的效果。在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够熟知急救措施,但是真正遇到突发情况时,仍不能及时正确进行急救操作,比如遇到有人运动损伤后,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进行伤后护理,这也说明了学生急需丰富体育保健的实践经验。
在开设的第二课堂上,开放性实验室会提供运动损伤急救和康复设备仪器,学生可以在开放性实验中真正了解体育保健的细节知识,比如学生可以充分熟悉和理解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治疗处理方式,由于这时候的处理对象是伤者,这样就要求学生及时查阅和跟进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通过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3.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和科研
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以及申报科研课题,希望通过创新性实验帮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开放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实验内容和前沿的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课题研究方向,例如比较热门的运动减肥课题、运动健身课题、运动营养课题以及体质测试等。学生可以根据爱好选择课题方向,而教师会以讲座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实验设计准则、课题报告格式以及整理实验数据工具等内容。当然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所需的研究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实践证明,实施开放性实验后,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整理,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以丰富学校的科研工作。
4 结语
在体育保健学的课程中加入开放式实验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身体体质检测,如何避免运动损伤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等实用技能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开放性实验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对于全校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
[1]王海燕,罗达勇,范敏.对普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实施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70-671.
[2]王颖,朱冀.对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体育世界,2009,38(4):67-68.
[3]肖文,于静.对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技能情况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5-127.
[4]王子康.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性实验教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3):106-107.
[5]赵永刚,刘锦飞,李卫星.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1):177-179.
[6]张红岩.体育保健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2):163-165.
[7]郭玉凤,肖明冬.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6(1):79-81.
[8]赵焕彬.体育院校实验室及实验课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6(1):85-87.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QI X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uzhou University,Suzhou,Anhui 23400,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model of open experiment is further improved.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urr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form strategy,the strategy mainly includes introduction of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actively expand sports health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of teaching,actively carry out the second curriculum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pen experiment;sports health;reform in education
G807.4
A
1673-1891(2016)03-0130-04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34
2016-05-11
宿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开放性实验在体育保健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szxyjyxm201435)。
綦湘(1983—),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损伤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