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妈”“狼爸”何去何从?

2016-03-03张莹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安徽师范大学虎妈因材施教

张莹莹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虎妈”“狼爸”何去何从?

张莹莹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严苛的“虎妈”“狼爸”日渐流行,备受推崇。他们常对孩子的粗暴压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家长们在面对狂热的口号时,要清醒认知,谨防迷失方向。教育存在差异化,需做到因材施教。否则只能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我们需要好好思考“虎妈”“狼爸”为何形成?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面对喧嚣争论,该何去何从?如何让孩子轻松愉快的健康成长?

虎妈 狼爸 教育

如今,我国普遍倡导激励、赏识教育,家长似乎越来越重视与孩子对话,给予优质资源,似乎越来越理解、尊重孩子。但另一方面,孩子却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参加的辅导班也日益增多,不愿也不知如何与父母交流。家长的明里高歌自由,暗里却崇尚强制严厉,推崇强压政策,希望成为“虎妈”“狼爸”,帮助孩子在人生跑道上跑的更快。在此情境下,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因材施教。要求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现象,不做“虎妈狼爸”。这使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虎妈”“狼爸”是近几年的教育流行词,是对严苛父母的另类称谓。那它是怎么来的呢?据说,“虎妈”——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用严苛的“十大不准”规定,将女儿成功送入哈佛。“狼爸”——中国的萧百佑,以“打”为教育秘诀,培养出“一门三北大”。至此之后,“虎妈”“狼爸”逐渐流行,甚至备受推崇。

但是,流行的,不等于是合理的;有效的,不等于是普适的。父母们都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在面对不均的教育资源、单一分数的教育评价体系下,许多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了解,被此类“简单易行”的教育理念所误导,盲目参照,成为一个个新的“虎妈”“狼爸”。他们用粗暴严厉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分数,增强孩子的竞争力。而对孩子的兴趣、心智,以及人格培育,只是放置一旁不理睬。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孩子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只能被迫选择接受,最终学的不开心,素质不和谐,成长也不自然。而另一方面,家长们也被绑架其中,他们被攀比所裹挟,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大量精力财力,而孩子大多不领情,经常受到孩子的逆反、怨恨,亲子关系恶化。这致使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常常发出“家长不易”、“父母可怜”、“孩子难养”的感叹,寄希望孩子有朝一日或长大后能理解他们的苦心。

显然,教育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正是看到我国家庭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危害广泛深远,因此才公开“发表意见”予以反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有着极强针对性,意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给“虎妈”“狼爸”式家庭教育泼泼冷水、降降火热。

面对“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多方设想,协力消解。

首先,追根究源,从体制上解决问题。人们要问:“虎妈狼爸”从何而来,缘何产生?显然,不正视现实,就不能正本清源,就更谈不上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尤其是推进基于学生评价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这是政府有所作为的价值宣示和利益引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不仅要有“顶层设计”,有“指导意见”,还要有“实施纲要”,建章立制,推动基于专业组织功能发挥的“化民成俗”。

其次,全社会关注和警惕“虎妈”“狼爸”。家庭教育是一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要鼓励社会公众尤其是专业组织关注“虎妈”“狼爸”现象,逐步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视野,杜绝“虎妈”“狼爸”再出现。作为一种社会常识,要广泛宣传,人是社会动物,他的社会化是需要学习的。同样,能不能做好家长,主要不取决于本能,而需要在社会中学习。

再次,重视并实施“家长教育”。这意味着,告别“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家长素质的相应提升;这意味着,教会广大家长做合格家长、优秀家长和成功家长,不亚于培养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这还意味着,全社会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即对家长进行善意引领,对家长教育进行指导,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这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当务之急。对此,要动用多方资源投入家长教育——可鼓励居民社区与学校联合设立“家长学校”(这是广义“成人学校”的一部分,通常包括“婚恋学校”、“家长学校”、“亲友学校”、“老人学校”等),让广大家长学会做家长。

与此相关,我们呼吁,“虎妈”“狼爸”们,你们该醒醒了:

你们的教育,是对孩子的粗暴压制。尽管这种压制短期或许有些效果,但容易损害孩子身心健康,影响孩子长远发展。好的教育,应引导孩子发现人生价值,帮助孩子养成优秀人格,实践“人”的幸福成长。对此,家长们不能被狂热的口号迷失方向,只看结果不重过程。作为家长,要清醒认识到,学业的优秀,不等于事业的成功,更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是差异化存在的,作为家长应该多从孩子角度考虑,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否则不正确、不合适的父母之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而家长对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学习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消除种种短视和盲目;必须要真正了解认识孩子,还孩子应有的权利,依据孩子的意愿和特点进行特定的培养,减轻孩子过重的负担。同时家长还要积极发挥自己重要他人的作用,注重言传身教,真正扮演好现代父母的角色。这样的过程,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我们不能让意见只是一纸空文,也不要只是一时的喧嚣争论,更不能让粗暴的棍棒教育“传承”。否则我们的孩子只会觉得 “最好的时光是能睡会觉的时候”。 那会是多么可悲、可叹,也很难想象美好的未来。

[1] 卢梭著.爱弥儿[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4.

[2] 李斌莱.论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2, (13).

[3] 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张莹莹(1992-)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专业方向教育政策与管理。

猜你喜欢

安徽师范大学虎妈因材施教
虎妈
三斗虎妈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7卷总目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征稿启事
Hemingway’s Marriage in Cat in the Rain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