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6-03-03王成华
方 芳,王成华
(1.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2.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哲学研究·
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方芳1,王成华2
(1.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2.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文明冲突论夸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立。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表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不断转型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促进了文明转型。从纵向上看,东西方文明都已经历或将经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转型。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所决定的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广度与深度、积极的民族文化自觉的状况等因素,决定着一个民族向高一级文明转型的时间和方式。因此,不同民族通过加强相互交往,互通有无,培养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变及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实现文明转型的必由路径、不竭动力与根本保证。
关键词:文明转型;文明冲突;生态文明;积极的文化自觉
自16世纪以来,加速发展的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以追求资本增值为动力的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冲击着非西方国家的农业文明。随着非西方国家在追赶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民族也不同程度地掀起了文化自觉的浪潮。在这种双向浪潮涌动的过程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化与西方化、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由此,我们看到西方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和非西方民族各种旨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民粹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殖民与后殖民、他者、东方学等理论也应运而生。人们不禁要问,文明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到底如何?不同文明之间特别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难道只存在冲突与对立的关系吗?
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处于不断转型之中。迄今为止人类共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经历和将经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生态社会的嬗变。而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农业文明时期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状态,人“由于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处于自发发展状态之中;工业文明时期的“以物的依存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由于“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1]107-108,人处于自为发展时期;生态文明时期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从属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即人在通过自由自觉劳动实现自由个性的同时服务于社会及他人的自他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作准备。与之相适应,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也经历了自在相处、自为改造及自由自觉和谐相处三个阶段。从纵向上看,东西方文明都已经历或将经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转型。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所决定的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促进的广度与深度、积极的民族文化自觉的状况等因素决定着一个民族向高一级文明转型的时间和方式。无论是文明冲突论还是各种民族主义思潮都片面夸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关系,忽视了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相互交往、相互促进关系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文明转型。
一、农业文明:人类创造的第一个文明形态
人类在告别蛮荒时代之后所创造的第一个文明形态即是农业文明形态。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严格地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活动,顺时而作。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较弱,人与自然之间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在相处的状态之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具有狭隘性、模糊性、直观性与自发性。马克思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威,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也正因如此,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所以,人类匍匐于自然界的巨大威力之下,传统的经验、道德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创新精神受到压制。这一时期对应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自在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观。
由于生产力落后,农业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依附于共同体而生活。马克思在分析印度农村公社时指出:“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2]680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共同体持续几千年而不变,“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2]685,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长期的盲目排外、封闭停滞使人的思维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人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和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个人无法获得独立性,只能依附于共同体而存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发展状态之中。专制社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从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阻碍社会的变革,整个社会因而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在这一时期,除了战争,不同民族之间没有大规模的贸易来往和文化交流。
二、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关于西方社会率先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原因,马克斯·韦伯认为,以倡导禁欲主义为标志的西方新教改革促进了资本积累,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正是视勤奋、忠诚、敬业、获取财富等为上帝使命的新教伦理,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而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包括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在内的文明古国的宗教伦理精神则严重地阻碍了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而马克思则揭示出了东西方文明之间在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交往在西方工业文明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中国的伟大发明一经传入西方,就带来了西方社会巨大的变革: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狭隘的交往关系已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时,西方文明较早地产生了积极的文化自觉精神,率先通过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突破了封建专制思想及经院哲学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狭隘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大范围的自为改造阶段。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3]211所谓的“自为的存在物”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承担者,二是指人是“为自己的存在物”,是从满足自我需求的角度来进行一切活动的。由此,自然沦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由于片面追求资本增值,物质生产力虽然得到大幅度提高,但自然生产力却遭到破坏。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变得狭隘和自私,“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3]190。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到一边,经济效益被提升到首位。
人对自然的自为改造是建立在近代西方机械自然观基础上的。为了适应改造自然界的需要,自17世纪中叶起现代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由培根、笛卡儿、牛顿等人所倡导的机械论自然观基本形成。早期的朴素直观的有机自然观被机械自然观所代替。培根认为,人使“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从而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控制自然,支配自然。笛卡儿为自然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式,依仗这套模式的清理归纳,世界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图景,而获得了严密的秩序,人以无可怀疑的主体身份站在了作为客体的自然面前。牛顿力学三定律使世界变成了可以量化的纯粹机械的世界。机械论自然观强调的主要是人如何来征服自然、怎样来取得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权力。这种自然观没有看到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忽视人对自然的呵护和关怀,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自然沦为人类利用、改造从而获取财富的工具和对象,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工业文明产生的必然性及其被新的文明所替代的必然性。一方面,工业文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打破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割裂、交流不畅的状况,开拓了全球市场,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但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共同体被打破,人的依赖关系被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代替。由于人沦为物的奴隶,因此只具有片面的独立性。工业文明是以资本文明为载体的,见物不见人,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是人的精神价值的失落。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市场经济,而且是市场社会,即把社会的一切都变成商品,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2]34。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金钱”(以资本、工厂、机器等为表现形式)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构成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这样一来,不能不让人对金钱顶礼膜拜,产生所谓“金钱拜物教”。这就导致了包括神在内的一切被人崇拜的东西退位,导致了金钱本体地位的确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金钱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金钱贬低了人所崇拜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化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4]194。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秉承马克思的工业文明批判精神,深刻指出工业社会的理性文化危机,认为自启蒙以来,技术理性愈来愈成为控制人、统治人的异化力量,并且导致社会与人的发展失控。
三、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马克思指出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将促使其向新的文明形态转型。他认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二次转型是从工业文明、工业社会向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的转型。生态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187),即实现了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变与维护自在自然,对应的是有机系统的人—自然观。有机系统的人—自然观改变了人与自然对立的机械自然观,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人依靠自然界生活,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161。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类社会,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3]187。
在生态文明条件下,由于实现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消除了人的异化,超越了单纯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161。人实现了能动与受动、占有与享受的统一。“需要与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3]190。因此,人获得了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成为同全球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的、摆脱了种种民族和地域局限的世界历史性的“有个性的人”和“富有的人”。人的发展方式也相应地由自发发展转为自他发展,即超越了“小我”的限制而成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及他人发展谋福利的“大我”。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与世界性交往关系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因此,生态社会追求的是人的自然化生存与生态化生活方式,倡导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及绿色低碳环保的工作及生产方式,改变工业社会“再多也不算够”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观。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有机结合,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追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仅以经济效益的增长为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人、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任何破坏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做法在他看来都是不可持续的。相比于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拜物性、颠倒性、侵略性、不公正性等特征,生态文明具有可持续性、人文性、合作性、公正性等特征。
四、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当代意义
马克思文明转型思想揭示了人类文明实现转型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包括非西方文明在内的不同文明实现转型的动力与途径,对于当代各个民族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孕育新人文主义与构建新型文明形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不同文明加强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是实现生态文明转型的必由路径。人类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与地域的束缚,促进了世界历史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但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所能解决的,需要包括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在内的各种人类文明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并不是提倡对抗,而是主张以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由于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可以解决所有全球问题,所以应该集中人类所有文明的智慧来共同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不能重复第一次转型的途径,而只能通过在不同民族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才能实现。
其次,不同民族培养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变是促进生态文明转型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各个民族在几乎封闭的环境下各自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构成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但是,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也要实现现代转型。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通过培养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即梳理、发掘、凝练出与人类新型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民族文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形成民族文化自信,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养分,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古希腊人为了使自己保持精神上的自由、洒脱和愉悦,使自己在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和体格强健方面尽显其优势,推崇节俭的生活,哪怕是有钱人也鄙视穷奢极欲。中国儒家思想历来十分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以“修己”作为修身的基本模式,以“圣人之德”作为修身的最高目标。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天人合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人的修养就是行仁义达到尽人道而合天道的境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当代新儒家穿梭于中西文化之间,更迫切地意识到进行积极的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提出当代人“唯有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证验,儒家心性之学的普遍价值才能重新活现于今世。这是当前有志之士的百年大业”[5]31。可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极度膨胀、道德修养倒退和伦理崩塌等现象有着重要作用。反观像鼓吹圣战、宣扬献身等思想的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以及各种邪教组织,极度仇视现代文化,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借口,进行反人道主义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消极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对抗代替进步,以杀戮代替文明。因此,培养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既可以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全球先进文明成果,又可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纠正盲目排外的、非理性的各种思想观念,为本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再次,不同民族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保证。亨廷顿根据对各类战争的分析,提出“文明断层线”现象。他认为,“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断层线冲突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起新国家的集团之间,如苏联和南斯拉夫那样”[6]184。文明断层线周边的国家或地区会因为文化认同及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持续不断的冲突与战争。如何消除因文明断层而产生的冲突?马克思认为,大国应该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发现其他民族所具有的优点。他在分析印度民族特点时指出:“这个国家的人举止优雅……甚至最下层阶级的人都‘比意大利人更精细更灵巧’;他们的沉静的高贵品格甚至足以抵消他们所表现的驯服态度。”[2]691因此,各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而不应人为夸大不同文明的差异。
过度渲染所谓文明的断层线,会导致不同文明之间因为一些细小的差别而缺乏沟通交往,“老死不相往来”。在当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加速发展,通过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型民族关系完全可以消除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隔膜,使“文明断层线”转变为“文明联系线”,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向生态文明及生态社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杜维明.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伯克利十年(1971—198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蔡宇宏)
收稿日期:2016-03-27;收修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YJC71007);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项目(14JDG101);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校园文化专项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方芳(1971—),女,安徽安庆人,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明与发展理论研究; 王成华(1962—),男,山东枣庄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4-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