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2016-03-03王鹏炜
王鹏炜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教育研究·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王鹏炜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人,但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异化、教育过程异化和教育管理异化等现象,造成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教育出现竞争化、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要改正这种倾向,就必须回到教育是“影响”人这一本质属性,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其“影响”效果,而不是让教育背负上过多的职能,成为“异化”的教育。
关键词:异化;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管理
据媒体报道,因不满“撕书狂欢”行为被老师制止,陕西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将一名老师打伤,涉事的6名学生已被长武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带走接受调查。然而考虑到这几名学生在几天后就要参加高考,如果案件事实调查清楚,几人确实存在蓄意打伤老师的行为,需依法行政拘留的话,或许会特事特办,等高考结束后再进行处罚。校方一名负责人也表示,6名学生打伤老师的行为确实让人气愤,但毕竟现在是高考前的特殊时期,希望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他们高考。长武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则表示:“将以此为戒,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并对全系统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教育。”[1]看罢新闻,心中顿感不是滋味,因为在这场学生打伤老师的事件及其处理中,折射出严重的教育异化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教育的本质。
一、异化了的教育
“异化”,主要指具有自我意识及主体能动性的人亲手完成的创造物,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膜,甚至转过来支配人、束缚人、压迫人、奴役人。“异化”概念是近代欧洲哲学的一个范畴。在霍布斯那里,异化指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人们自愿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 而将之转交给君主,个人的自然权利从而异化成独立于个人的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指主体(绝对理念) 产生出客体(自然), 而客体又反过来束缚主体、剥夺主体的自由;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主要指人类丧失了自己的本质, 脱离了自己的“类”的生活, 将自己的“类”异化为上帝, 从而变成孤立的利己主义的个体;而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指劳动受资本这个异己力量的支配,使从事劳动的人丧失主体性[2]。总的来看,从异化概念的内涵上,学者们基本都认为异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具体的劳动过程变成一般的主体性格,每个人都会按照被异化了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和对待他人[3]。从本案的发生及处理来看,当前的教育中至少出现了以下异化。
第一,教育目标的异化。表现在目标的移位,走向与“成人”相违背的工具化方向。一直以来,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民间,儿童启蒙的《三字经》中就开始教导“首孝悌,次见闻”。政府层面上,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宣布“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虽然“忠君、尊孔”仍带有强烈的封建社会痕迹,但“尚公”仍在“尚武、尚实”的技能教育之前;民国初期,教育部厘定的教育宗旨则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全面地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并再次强调要抓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这一目的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4]73-74。2001年启动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5]
然而,迈入21世纪10多年来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蓄意打伤老师的行为,需依法行政拘留的话,或许会特事特办,等高考结束后再进行处罚”。很难想象,这种“人才”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而同样打着高考的幌子,家长堵路致救护车无法通过而致老人死亡;觉得电梯噪音影响小孩复习,就可以让其余90多户爬楼梯[6 ];不许装修、不许鸣笛、不许打牌、不许邻居的马桶冲水,甚至,不许青蛙叫。每年高考来临,总会有一批考生家长突然患上了“声音恐惧症”[7],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可以理解,但这道考试风景线真的是一道体现父母之爱的美丽风景吗?还是一个体现中国家庭教育失败的画卷呢?有网友感叹,这样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考生,即便是才高八斗,也可能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8]。
第二,教育过程的异化。表现在过程的扭曲及其摧残的“制器”方式。我们一般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9]。因此,我们理想的教育是学校通过各种“培养”途径,使学生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每年临近高考时的“发钱减压”“撕书狂欢”。据报道,作为“快乐高考”系列活动之一,河北衡水二中为每位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发放两张5元崭新连号人民币留作纪念。这些人民币全部为未经市面流通的崭新连号纸币,十元代表“十全十美”,连号代表“顺顺利利”,这是学校给予学生的真诚祝愿,也是学生减压的一种方式[10]。而对于“撕书减压”,学生的感受是“高考结束了,该死的书本我都用不着了,反正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不会再考一次了,留着它们还有什么用?撕碎它们,全部撕掉,我真的受够了!”心理咨询师也认为“创伤理论”可以解释学生的撕书行为:“不能讲学生们心理有问题甚至有疾病。这其实就是一种对长期压力的释放,是对经历过高考这个高压事件的一次告别。他们通过行动告诉全世界,我们不愿意再重复一次高考了。”[11]《中国教育报》就发表了《“撕书殴师”是逾越底线》的文章,批评“这是长期重应试轻规则与人格教育种下的恶之花”[12]。《人民日报》也以《撕书折射人文缺失》为题,对毕业撕书这一行为做出了负面评价,称“是缺少人文素养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暴力行为”[13]。
当学生们把撕书看作一种“减压”和“放松”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在这种高强度压力下的教育,还是我们教材中所定义的那个“影响”过程吗?还是我们中央文件中所提出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素质教育”吗?
第三,教育管理的异化。表现为过度地对效率的崇拜取向,缺少人文向度。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而教育管理的目标,从终极来讲,一定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却越来越陷入本末倒置的泥沼。因为撕书行为被制止或训斥而群殴老师,结果“长武县教育系统将以此为戒,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并对全系统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教育”[1];家长认为噪音影响学生成绩,政府部门就要交通管制;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局就允许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行政权力随意干预教育的整个过程,迁就社会无理要求却对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规律视而不见。
二、教育何以异化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凸显,教育的功能从原来“建国君民”的政治作用逐渐扩展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学生、保护文化甚至保护生态等各个方面。迅速扩展的教育功能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使人们对教育寄予更多更高希望。这种希望以及为了实现这种希望的日益精细化的手段,却使人们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催生了教育的异化。
1.教育的功利化
随着我国30余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观念已经深入每个领域和每个人的观念之中,体现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而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导向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资本的配置取决于投入产出比的大小。教育作为资源需求大户,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有教育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教育的需求才能显得重要,然后才能在整个社会资源分配中争得更多的分配额度。于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彰显作用:拉动经济,解决社会矛盾,在短时间内实现科技飞跃,迅速实现中华民族崛起……所以就业率成为考核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论文、专利和专著成为高校是否创新的重要指标,学校课程恨不得能够包罗万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应该无所不能。然而,由于教育评价的间接性,所有的教育功能或作用都只有通过外显的表象表现出来并被认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或作用。因此对教育功能实现与否的评价,往往就成了教育短期结果的评价,在这种导向之下,教育的作用也在人们的功利化需求中越来越功利化。
2.教育的竞争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教育投入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教育会产生规模效益,而且教育在这一规模之内,属于非排斥性的公共产品。这就意味着,当国家或社会给教育投入一定资金后,在其合理的规模之内,学生的受教育权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有教育超出边际效益而需要再追加投资或限制加入者时,学生中才可能出现竞争。然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却奇怪地发现,教育竞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历史之中。从奴隶社会的军功制,到封建社会的察举推荐乃至科举制度,都是希望从人群中选拔出“有用之才”造福社会,而造福社会的结果反过来又使“有用之才”拥有常人所不能拥有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与导向。虽然期间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对之做了些许改革,但竞争仍然是教育发展史的主线。
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学堂的普及,以及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救亡图存的形势曾经使“出人头地”的教育导向短暂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的大力普及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螺丝钉精神”“主人翁思想”和大部分人基本平等的社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出人头地”这种竞争性思维的产生。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让人们猛然意识到“起跑线”的重要。于是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起来,只要关乎孩子的发展,一切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了奶粉不能比别人差,日常用品不能比别人差,学习条件不能比别人差……直到学校不能差、老师不能差、兴趣技能不能差、综合素质不能差……家长和学校已经完全被教育“绑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由于高等教育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就业压力成了套在教育上的又一枷锁。由于过去政策造成的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形成的教育层级又现实地反映了竞争的合理性。至此,教育的目标,彻底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竞争。
3.教育的技术化
从本质上看,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影响过程,而要影响学生,就必须有目标、有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更是一种理想。明代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曾经这样表述其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4]中国教育的这种理想即使在“西学东渐”之际,亦未完全丧失。然而,随着西方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传入,教育学为了寻求其“科学”地位,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如何解释学生学习现象、如何提高学习质量、如何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等方面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技术化倾向。
不可否认,教育的技术化倾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技术化倾向也不可避免地使教师教育过程技术化,师范大学的准教师们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不得不苦练三笔字,练习五分钟讲课和说课,学习备课和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苦思冥想可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费尽心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加班加点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还要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唯一被忘记的恰巧是“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的反思和坚持。没有了教育理想,就没有了方向和原则,自然也没有了作为教师的操守,这不能不令人叹息。可惜的是,我们的中考仍然还纠结于是否要考奥数,我们的高考改革仍然还在争论英语应该占多少分值。
三、摒弃异化,回归本源
细究教育竞争化、技术化和功利化的形成,可以发现,我们总是把学生当成可以随我们“培养”、任我们形塑的对象来对待,而这种做法无疑是我们“按照被异化了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和对待他人”。因此,要解决异化问题,就必须改变“培养”人的思想观念,重新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来思考当前的教育。
1.教育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影响过程
教育是一种影响过程。虽然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重属性说、复合现象说、社会实践说等不同观点[15]29-36,但都忽略了“影响”这一界定。“影响”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要是:(1)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2)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16]1563。因此,我们可以把影响理解为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既然是影响,那么“影响”这种方式就会既受到影响源本身的一些因素,如影响的方式、影响力的大小、影响内容与被影响者的关系等的影响,又会受受影响者本身的一些因素,如影响者的成长经历、人生经验、所处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影响者与受影响者所处环境的制约,因此影响本身既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17]44,也是所处环境中所有主动与被动参与者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样一来,整个教育过程能否达到教育者的期望,首先取决于教育者的信息编码、发送过程及发送方式;其次取决于受教育者从复杂的周围信息环境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或所理解的信息的过程;再次还取决于受教育者如何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认知意义的过程[18]18。所以,教育结果不可能由教育者所决定,即使设计和教学的过程十分完美,其最终的结果可能都会出人意料,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因所在,恐怕也是教育根本的难题所在。因此,教育过程不可能是一种可以完全控制的、可以精确计量的过程,甚至不可能讲是一种可以成功的过程,反而言之,就是任何把教育目标具体化的做法都会使教育过程发生异化。
从这一角度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可以提出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等要求,但事实上并没有把握确保教育教学目的一定会实现。因此,摒弃教育管理中的“效率崇拜”[19]251,是突破教育功利化,从而给教育松绑、让教育回归本源的根本所在。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教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通过持续不断地坚守着对学生的期望(教育的理想)而使学生感悟学习内容和人生的意义。
2.研究“影响”机制,改革教育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又同化或顺应新获得的知识,以使认知达到平衡[20]76。根据认知主义的观点,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得意义的过程。因此,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间接或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意义,从而改变人或事的行为、思想或性质的过程。
由于信息与认知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学和传播学甚至信息论、控制论的研究,对于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可惜的是,在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中,我们虽然承认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但更多的是将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看作心理学教学的重点,而教育心理学主要解决的问题集中于认知、情感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且强调学生学习是在环境控制下的刺激—反应行为或意义理解行为,对于学生如何在环境中去选择信息和理解信息介绍并不详细。更糟糕的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综合性学科——传播学,到现在仍然没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也引发了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邪教的“教育”效果却是相当好,人们对世界各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邪教,似乎并没有有效的抵抗力。同样,我们对于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对其意义的简单介绍之上,真正引入教育过程研究的仍十分少见。因此,深入研究师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机制[21]16-17,探寻传播理论对教育的借鉴,是提高教育影响效果的必须途径。
首先,应该借鉴传播学中有关信息论、控制论以及与信息传播、接收、理解等相关的理论,分析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从传播学的发展看,人们已经对传播的模式、传播中理解的作用、语言的编码问题、语言的解码与效果测量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总结,细致地分析了信息传播者如何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来影响信息接受者,以使信息传播达到最优效果。那么当这些理论用于教育环境中时,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教育信息的编码、加工和传递,比较不同的编码、加工与传递过程产生的不同作用,并预计学生在学习接受信息时可能的心理反应及反应模式,在传播学的指导下,使教育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优效果。
其次,应该进一步研究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等。从教育的整个过程看,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人,但无论哪一种知识,只有学生接受、理解并从内心接受它,才能真正产生其教育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互动过程,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而在传播学中的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认知一致、说服理论、群体与传播、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大众媒介与传播效果、知识沟通假说等,都对教育影响的发挥具有极强的启发作用。
再次,研究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地位、结构、传播制度及其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当代社会,信息传播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生接受和学习知识的手段与教师已经没有太大区别,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代表、权威的化身。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学会利用不同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来构建教育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教育传播媒介的渗透作用;利用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引导学生在使用媒介学习、利用媒介生活中体验并领悟社会规范,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明辨是非,根据社会要求及时调整学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应特别注意的是,教育过程只是一种影响过程,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其影响效果,但如果希望借助于这种影响而达到某一特定的效果,教育就会背负上过多的职能,仍然会走向异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雷恺. 陕西长武警方介入教师被打事件 力保打人学生参加高考[EB/OL]. (2014-06-03)[2016-01-12].http://sn.cnr.cn/zuixinxiaoxi/201406/t20140603_515615027.html.
[2] 鲁家果,林之达,王治林. “异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J]. 社会科学研究,1981,(6):2-6.
[3] 周尚君.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思想史考察[J]. 人大法律评论,2013,(1):63-76.
[4] 张乐天. 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EB/OL].(2001-05-29)[2016-01-29].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00105/132.html.
[6] 1人高考电梯停运 96户爬楼梯[EB/OL].(2014-06-07)[2016-01-12].http://edu.people.com.cn/n/2014/0607/c244541-25116838.html.
[7] 张棻,周明杰,吴楠,等. 消声护考[EB/OL].(2012-06-06)[2016-01-12].http://news.hexun.com/2012-06-06/142175373.html.
[8] 纳兰青衫. 从高考家长堵路事件想到的[EB/OL]. (2007-06-10)[2016-01-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cb81d010009p9.html.
[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 教育学基础(第3版) [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0] 各地考生减压法各异:撕书发钱拜孔庙[EB/OL]. (2013-06-06)[2016-01-12].http://hebei.sina.com.cn/news/m/2013-06-06/093552615.html.
[11] 撕书减压,该谴责还是宽容?[EB/OL].(2016-06-09)[2016-01-12].http://news.163.com/14/0609/01/9U8RN9R500014Q4P.html.
[12] 李妍. “撕书殴师”是逾越底线的病态狂欢[N]. 中国教育报,2014-06-05(02).
[13] 杨亚军. 撕书折射人文缺失[N]. 人民日报,2014-06-06(09).
[14]易刚. 被治学者传诵的“横渠四句”[N]. 重庆日报,2011-04-27(B6).
[15]金一鸣. 教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7]郝文武. 教育哲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8]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第3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 [美]雷蒙德·E.卡拉汉. 教育与效率崇拜——公立学校管理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M]. 马焕灵,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0][美]约翰·布兰思福特.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 [美]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M].郭镇之,译.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金云波)
收稿日期:2016-02-22 ;收修日期:2016-0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0N035);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346)
作者简介:王鹏炜(1975—),男,陕西户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律、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3-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