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瘫儿童言语呼吸障碍矫治的个案研究

2016-03-03黄碧嫣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

●  黄碧嫣



脑瘫儿童言语呼吸障碍矫治的个案研究

●黄碧嫣

摘要:言语呼吸障碍是脑瘫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一例脑瘫儿童存在的言语呼吸障碍,从其生理特点和能力现状出发,制定长短期训练目标,分阶段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法,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为后期言语综合康复打基础。

关键词:脑瘫儿童;言语呼吸障碍;个案研究

据统计,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发生率为44%—73.55%,这种障碍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脑瘫儿童的言语交流,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脑瘫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极大伤害。呼吸系统为言语产生提供动力源,言语呼吸障碍是造成其他类型言语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言语治疗师在进行矫治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个案中,对一名脑瘫儿童进行言语呼吸功能评估后,采取相应的矫治方案进行干预,使其在呼吸功能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为后期言语康复打基础。

一、研究对象

(一)具体情况

小张(化名),男,1997年6月生,脑瘫并伴有轻度智力障碍,2011年起就读于我校。主要问题表现为呼吸支持不足,呼吸与发声不协调,下颌打开幅度过大,且伴有歪斜。该儿童年龄大,入学时间晚,且在此之前从未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家住偏远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平时都外出打工,对于小张的教育问题也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付出足够的资金为小张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小张能进行日常简单的交流,但语言清晰度不佳,常会配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二)初步诊断

在治疗前,对小张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s/z比进行测量评估。测量结果显示,其最长声时仅5.2秒,远低于这一年龄的最小值20秒,相当于5岁普通儿童的水平,且未采用腹式呼吸;连续数数最长时间为7.4秒,未达到这一年龄的最小值12秒,吸气与呼气不协调;s/z比约为1.6,大于平均值1.4。

经过以上的评估,并结合触觉和视觉感知,综合诊断出小张呼吸方式异常、呼吸支持不足及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呼吸方式异常主要表现为胸式呼吸;呼吸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呼吸深浅不均匀,肺的活动低下,不能充分扩展,不能保持长时间的呼气,句长过短,语流短促且不适当地中断;呼吸与发声不协调表现为不能将呼吸和发音系统进行精确有效的协调,发音或起音困难。

二、制定干预计划

根据小张的障碍程度和特点,结合评估的结果,我们为其制定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一学年为期限,主要任务是呼吸方式异常、呼吸支持不足及呼吸与发声不协调的矫治。短期目标以两个月为一个实施期限,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正常、自然、舒适的生理腹式呼吸方式,并实现生理腹式呼吸到言语腹式呼吸的过渡;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增加肺活量,提高小张言语时对呼气的控制能力,通过最长声时训练和逐字增加句长来提高言语呼吸支持能力;第三阶段主要是通过交替发长音和短音、发旋转式的音等,建立正常起音方式,提高起音速率。

三、实施干预

(一)第一阶段

小张呼气短而弱,很难在声门下和口腔形成一定压力,呼吸应视为首要训练项目。训练方法包括:座位训练、呼吸放松训练、“嗯哼”法、拟声法、数数法等。由于小张能正常地端坐,在训练时主要采用坐位进行,鼓励其放松,教师站在小张的前方或侧前方,双手放在其胸廓的下部,在呼气末期轻轻挤压,适当延长呼气时间,但切记力量不可过大。

在小张感到疲倦时,站起来动一动,即呼吸放松训练。将节律的呼吸与放松运动相结合,总共有5个动作,教师先示范动作,小张模仿动作,并适时加入言语指导,指导小张呼气、吸气的时机,以达到呼吸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这一过程不仅调节了小张的呼吸功能,而且减少疲惫感,增强了他参加训练的积极性。

腹式呼吸治疗一段时间后,采用“嗯哼”法、拟声法、数数法等进行言语腹式呼吸训练,让小张理解吸气和呼气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的运动,吸气和呼气之间没有停顿,从而促进生理腹式呼吸向言语腹式呼吸过渡。

(二)第二阶段

呼吸功能支持不足,则需要进行呼吸肌群的运动训练。经过反复训练,帮助小张吸入更多的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言语呼吸支持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伸展放松运动,适当的运动,进行快速用力呼气(如吹羽毛、吹蜡烛等活动让小张体会快速呼气的感觉,发/p/、/t/、/k/等送气音),进行缓慢平稳呼气训练(如吹泡泡、吹哨子等,发元音/ɑ/、/o/、/e/等,发擦音/f/、/h/、/x/等)以及最长声时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感知呼气,渗透蒙氏教具“吹气盒”。用一张纸,用力呼气可以使纸动起来。小张先感知用力呼气所能达到的效果以及自己呼气的能力。使用“吹气盒”,快速呼气把球吹进洞里,从而增强肺活量。这个过程中,小张由于过度用力或长时间呼气,容易感到疲倦,因此每次个训要变化训练方法,或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吹羽毛、吹蜡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呼气练习,可加入发送气音的训练,训练时先采用耳语式的发音方法诱导出送气音,再用正常嗓音发送气音。

其次,进行平稳呼气的训练,让小张对呼气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把几根蜡烛固定在桌上,一字排开并点燃。小张站在桌子的旁边,与桌子保持一段距离,深吸气,然后缓慢平稳地吹气,使蜡烛的火苗不断闪动但不灭。在小张的呼气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后,进行发元音和发擦音的练习,发音要连贯,发音时间越长越好。

最后,结合现代康复技术言语矫治仪进行最长声时训练。由于小张最长声时最大值为5秒,教师对于最长声时的目标值不能设置过高,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治后,可以慢慢增加最长声时的目标值。小张属轻度智障,教师稍微解释后,能很快明白游戏的规则。

(三)第三阶段

协调性异常的主要表现是不能将呼吸和发音系统进行精确有效的协调,或者声门闭合功能较差,其中包括不正确的起音方式导致发声效率下降等。训练方法包括:唱音法、啭音法、气息式发音法、起音感知、减少硬起音、提高起音速率等。

这一阶段对小张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克服的是硬起音和起音困难。运用现代康复技术言语矫治仪,先让小张建立起音的概念,当发/ɑ/音时就会出现一只小动物,每一只小动物出现的过程都代表着声带从不振动到振动的一个完整过程。在小张建立起音概念之后,就要让他进一步体会正常起音和硬起音的不同。只有当他意识到自身的起音方式是错误的时候,他才会改正这种不正确的起音方式。

在小张初步建立正确的起音方式后,就要让其通过游戏体会起音的速率,并最终提高起音速率。起音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正常起音的次数。“土豆跑”游戏可帮助学生体会起音速率。每一次正常起音,土豆就往前跑一步;起音速率越快,土豆跑的速度越快。

四、研究实施的结果

对小张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次对小张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s/z比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最长声时达到11.3秒,相当于13岁普通儿童水平,且会用腹式呼吸;连续数数的最长时间达到12.5秒,达到当前年龄的基本水平,且吸气和呼气协调;s/z比约为0.86,达到一般水平。

以上数据显示,虽未达到长期目标,但小张在呼吸功能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改变了呼吸的方式,加强了呼吸的支持力度。这说明,根据儿童呼吸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训练是效的。

参考文献:

[1]曹建国,郭新志,何晓蕊,等.脑性瘫痪合并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

[2]卫冬洁.脑瘫儿童言语障碍及康复[J].中国康复理疗与实践,2005,(9).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350002)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乡村传统风貌空间的变迁——基于禄丰县叽啦村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
何谓中国艺术?——在全球景观与个案研究之间
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
方言与通语的混杂状态——《云南映象》等场域语用个案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