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德育范式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之理性审视与重构

2016-03-03张婷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德育

张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山东 青岛 266555)



对话德育范式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之理性审视与重构

张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近年来,衍生于交往理论的对话德育逐渐成为独立的德育范式,因其蕴含强烈的人文色彩,对生活世界的本原再现等本质特点,对话德育在高校蓬勃兴起,但其实效并不理想,主要根源在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表现为“俯视”与“仰视”两种错位关系。师生关系与对话德育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师生关系决定对话德育的质量和效果。重构与对话德育范式匹配的师生关系,可以考虑以平等和信任为基础,从价值导向、核心理念、场域氛围、话语体系四个路向重构“我—你”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对话德育师生关系理性审视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5.010

作为对传统德育的反思与超越,对话德育逐渐走进学术视野,成为一种独立的德育范式。对话德育分化自交往德育,所谓“交往德育”是指“师生共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通过对话和理解,得以不断觉解与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活动”[1]。可见,交往德育的实质便是对话。在高校德育中,对话可以在多主体、多场域中实现,既可在直接德育中运用,也可在间接德育中落实;既可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也可在生生之间发展。其中,师生关系是对话德育最重要的主体关系。师生对话德育的效度,根本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诚如我国学者黄书光所说:“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本文通过探讨对话德育范式下师生关系的重构,期望为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建设带来方法论层面的思考,进一步促进高校对话德育质量的提升。

一、对话德育的要义与本质

(一)对话及对话德育

在哲学家眼中,对话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如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3],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4]。从德育的本质意义上讲,“对话”不仅是德育的手段,更是德育本身。从东方的先贤孔子到西方的哲人苏格拉底,无不言说着“对话即德育”的真谛。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所谓“对话德育”主要是指主体各方在相互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媒介,以交往、沟通、意义为实践旨趣进行的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的视界融合的一种德育交往活动。

(二)对话德育的本质

对话德育理论缘起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人学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个体的道德塑造和生命提升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世界,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与对话中展开道德教育,个体才能获得德性经验,开辟德性生成之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对话能够唤起人的主体自觉,引领人们创造对话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德育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道德智慧,帮助他们认识生活的本质,构建个体的精神世界。作为一种德育范式,对话德育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定性。

1.“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内在凸显

马丁·布伯创设了对话哲学,他把“我—你”关系看作本体,认为“我—你”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基本关系。他认为,在这种关系中,“你”不再是被“我”利用的对象,“我—你”关系中的师生都具有独立的主体人格,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互动而非主动与被动的活动。德国另一知名学者伽达默尔将语言视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两位哲学家的理论将对话与“我—你”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真正的对话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弗莱雷曾敏锐地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6]在对话情境中,师生双方逐步将“生活画卷”展开,在对生活不断地追问、反思、超越中解读生活本身。通过对话,师生双方重新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价值,他们的生活得到重塑、生命得到提升。可以说,对话与“我—你”型师生关系是“一体两面”,没有对话,就无法建立“我—你”型的师生关系,没有“我—你”型师生关系,就不能展开真正的对话。

2.人性关怀的自然流露

作为德育实践者,我们不仅应把对话德育视为一种方法,更应将其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如果将对话仅仅看作是德育的一种方法,教师恐怕只专注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话”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甚至成为“热闹的点缀”,这与道德的生成规律和德育的根本目的相背离。只有将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师生之间才能完全以独立个体的形象互视,打破文本的局限,在信任关爱的情感传递中,双方的思想不断碰撞、融合,彼此的视野逐渐拓宽,创造出生存和价值意义,成人之道的德育使命才得以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关怀是对话德育的自足意蕴,对话德育是人性关怀的自然流露。

3.生活世界的本原呈现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自我建构促进人的更好生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智力教育可以从认知入手,道德教育中“知”却不是道德塑造的唯一起点,道德教育具有多端发展的特点,可能从知、情、意、行的任一节点开始,并不必然遵行知、情、意、行的教育培养顺序。学生的道德成长,既不是外部影响的“挤压”,也不是学生内在道德种子的自然生长,而是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逐渐生成。因此,对话是与生活“在一起”的对话,对话是对话“生活”的“对话”,生活是“对话”中的生活。在真诚对话中,师生双方的知、情、意、行得以原本“暴露”,思想得到充分交换,精神获得完全融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价值受到充分尊重,精神世界和道德生命逐步养成,能够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世界。

二、对话德育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错位表征

从上可知,对话是师生之间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平等是对话德育的核心表征。“知识权威”的教师角色定位、纵容的“人本思想”等原因的存在,导致对话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出现“俯视”与“仰视”两种变异。

(一)不平等的“俯视”师生关系:“听话”取代了“对话”

在高校的对话德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将“对话”错误地视同“我说你听”+“师问生答”,很大程度上“听话”取代了“对话”,为数不多的形式“对话”也被“简化”成学生针对事实的简单陈述了。这种情势下的“对话”严重背离了对话德育的真谛,异化成“听话”德育。“听话”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状态,教师仍然以“知识垄断者”面貌出现,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训诫,学生更多时间是听从教师的“话”(这里的“话”是指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下同)。有些教师认为“听话”等同于“有道德”,“不听话”等同于“不道德”。这种“异化”的对话德育的负面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们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有的只是灌输来的“标准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建构德性生活,完成德性塑造,无异于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没有师生双方主体人格的平等,缺乏双向的沟通、理解和交流,没有价值判断与价值引导的所谓“听话”德育,只有“对话”德育之“名”,却无“对话”德育之“实”,是不可能完成德育之“造人”使命的。

(二)超平等的“仰视”师生关系:“说话”替代了“对话”

在德育实践中,不少教师认识到“听话”德育的弊端,开始鼓励学生开口讲话,勇于表达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身份,引导学生养成理性道德,认为这是一种对话德育。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一种假“对话”、真“说话”的德育。“对话”需要师生“说话”,但“说话”绝不能代替“对话”。“说话”德育中的师生之间是另一种的不平等关系,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近乎“仰视”的一种超平等的师生关系。尽管师生之间的“对话”相比较“听话”德育而言,频率和密度都大大增强,师生之间也能互相倾听与理解。但是,教师倾听与对话的意义更在于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帮助他们澄清某种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更好地说“话”,说更好的“话”,其实质仍然是学生的“自说自话”,而不是师生之间视界的融通。这种所谓的德育“对话”中,教师往往保持“价值中立”,担心自身的价值倾向影响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建构。因此,虽然说真假两种对话中师生双方都有理解和倾听,但“假”对话中教师的对话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理直气壮地说“话”,实际上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蔓延。这种假“对话”会给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学生“话”虽然说得好,但当自己的价值体系与他人的价值体系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知谁对谁错,陷入选择迷茫。因此,只有真“对话”,才能帮助学生摆脱“思想困局”,完成“塑造人”的德育使命。经过“对话”洗礼的师生双方在敞开自己的价值世界、接纳对方的同时,也把自己投向了对方,双方完成由“旧人”到“新人”的转变,这是“假”对话无法实现的任务。

三、对话德育对师生关系的实践诉求

在“我—你”型师生关系下,师生双方通过对话,生成新的态度和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可以说,对话德育的实效根本在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它特别要求教育工作者贡献教育智慧,创造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应相互“平视”,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由上可知,对话德育中的师生关系经历了从“俯视”到“仰视”关系的变迁,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对话德育矫枉过正的一段发展历程。如果说,在“听话”德育和“说话”德育中,师生之间分别是“俯视”和“仰视”的关系,那么在真正的“对话”德育中就要求教师“平视”学生的主体身份,建立彼此平等的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平等是指人格和教学地位的平等,平等并非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蔑视;恰恰相反,只有平等,才谈得上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无平等,也就无尊重。

对话德育的有效实施根本依赖于师生双方的平等互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反喻”现象日渐上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师生关系走向相互“平视”。传统社会中,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所谓“天地君亲师”,现代社会也倡导尊师重教,但尊敬教师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师生不平等”、“学生只能顺从教师的观点”。对话德育必须走向师生平等,教师应摒弃局限于“传道授业”的职业定位思维,抛弃“高看学生‘一眼’”的泛滥人本观念,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在面对争议尤其是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时,应该以平和的态度相对,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更宽广的思路。

(二)师生应相互尊重,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的差异,教师比较容易存在预设的心理判断——学生不懂事、德性不足。从道德知识角度来说,教师一般高于学生,但从道德水准来判断的话,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具有道德优势。因此,在对话德育中,急需教师以尊重之心对待学生,因为“只有在我们真正尊重他人、感到亲近时,我们的讲话方式才能体现出相应的内容”[7]。特别是,作为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为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差异、统一认识,而是“重叠共识”。“‘重叠共识’不是一种临时协议,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由于信任权威而达成的共识,而是基于各种理由达成的共识”[8]。师生之间只有尊重,才可能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唯有信任做基础,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说“真心话”,说“人话”,才有可能排除功利等因素干扰,不以“教师爱听的话”为对话的出发点、不道德地说话。弗莱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9]。

四、对话德育范式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路向

“对话”既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更应是一种教育理念。作为理念,它决定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德育的有效出路在于“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现状,可以考虑从价值导向、核心理念、场域氛围、话语体系等四个维度重构师生关系。

(一)弘扬“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价值导向

对话德育的目标是通过对话,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性,引导他们过真、善、美的生活。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引导他们认识生活的真相、学会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困惑,不但会做事,更要会做人。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作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剧变的多元时代,他们面临的问题日渐增多,对此,师生彼此都应该具备反思和批判精神:学生要敢于“大胆设想”,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挑战,引导他们“小心求证”。教师不但要具有开放精神、民主气质,还要不断学习、虚怀若谷,鼓励学生追求“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价值情怀。

“爱真理”的德育对话,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也要允许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主旋律的认知和领悟有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不能因为学生一时观点与主旋律不符甚至与教师的观点不一致,就生硬地否定。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在不同时代本身就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因此,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多元思想,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学生走向“啥都行”的道德虚无,学生行为仍坚持两个基本底线:一是法律,二是社会公德。

(二)执守“基于理性的情感关怀”的师爱理念

对话德育要在宽松、平等、尊重、民主的气氛下才有可能实现,而这一切离不开“爱”,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之爱。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翻译著作《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长期以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但这种师爱到底应出于情感还是应出于理性,学界认识不一而足。遵从情感之爱的教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个人色彩鲜明,容易导致教育不公正;基于理性之爱的教师,又通常只见“止于礼”未见“发乎情”,容易形成远离、冷漠的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考虑中国延续“情理结构”传统社会的现实,可以借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建立基于理性的情感关怀,构建基于专业精神的职业道德,推行理性、适度的师爱。一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不掺杂个人好恶;另一方面应保持对学生的情感之爱,毕竟,我国传统的人情文化基因决定了东西方教师“爱”的“轨迹”的不同,东方似乎更重“情”,西方似乎更重“理”。德育是育“人”的工作,与普通的“物化”劳动应有本质区别,没有了情爱的教育,“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10]。当然,爱学生并不意味着不论学生的对错,一味僵化奉行“人本主义”思想,甚至到不敢批评学生、无原则地鼓励学生,教师应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精神,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毕竟,手段之“善”才能成就目的之“善”。

(三)营造“团队学习”的场域氛围

对话德育应是汇聚多元声音、在多元主体之间展开的场域对话,不仅有“一对一”的对话,更要有“一对多,多对多”的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来自同学的影响力往往胜于来自教师的影响力,因为同学之间没有代际障碍,具有年龄、阅历、学习背景的相似性,可以彼此鼓励、彼此影响、彼此挑战,这一点教师很难做到。因此,高校应注重营造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空间环境,建立团队学习的对话组织。通过多主体多元化的集体反思、追问与批判,引导学生逐渐澄清道德价值,树立道德信念,建构道德行为。

(四)打造具有“共同语言”的话语体系

对话德育旨在通过对话和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视界交融、意义生成和精神互通,达到情感共建以及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是否具有共同语言、形成有效的话语体系,是对话德育进行的必要条件,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论,有效语言的建立,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⑴语言的可领会性。即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对话双方相互理解;⑵语言的真实性。即言说者的语言表述必须具有真实陈述的特征,唯此,对话才具有意义;⑶语言的真诚性。离开真诚的对话,信任关系无从建立;⑷语言的正确性。所谓正确的语言,是指对话双方不能只顾自己的“私人语言”,而要在公认的规范背景中进行对话,在对话中逐渐走向理解。

五、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对话”既是德育的一种范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这种教育思想,驾驭这种教育范式,直接影响高校育人的质量。对话德育的实效,更多由师生关系直接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理论反思和实践研究,重构基于平等信任的“我—你”型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然有助于对话德育彰显对人性的关怀本质,进一步提升对话德育的实效,实现高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16,217.

[2]黄书光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东教育,2002(9):25-27.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

[4]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56.

[6][9]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40.

[7]琳达·埃利诺,格伦娜·杰勒德.对话:变革之道[M].郭少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8]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74.

[10]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 夏丏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

(责任编辑:向欣)

A Rational Review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Moral Education Paradigm

ZHANG Ting

(DepartmentofPublicEducation,QingdaoTechnicalCollege,Qingdao,Shandong266555,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oral education derived from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dialogu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paradigm, because it contained a n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humanities flavor and the origins of life world.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ooming, but the actual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main source is i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specially relations between “overlooking” and “looking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dialogue is "one side"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d i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f we reconstruct and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moral education paradigm, we should consider equality and trust as the foundation to reconstruct the type of “I and you”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from four direction, such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core concept, field atmosphere and discourse system.

Key words:dialogue on moral edu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rational survey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5—2016 年度德育专项课题“人本视域下的高职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GW1516BJX051);山东省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2015-XD-033)。

[作者简介]张婷(1971-),女,辽宁本溪人,硕士,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5-0052-05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