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解工具化倾向: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策略探思

2016-03-03田夏彪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教育

田夏彪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消解工具化倾向: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策略探思

田夏彪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当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过程是媚俗和碎裂的,造成他们在思想意识上“无心”、在知识结构上“无力”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教育主体自主意识的缺失、大学教育方式方法的僵化、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滞后等不无关系。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积极培养其科学与人文精神,大学有必要回归教育的美育本质,凸显“育人成己”办学理念;抓好大学通识教育“有效期”,强化学科专业态度;注重学问式教学探究,化知识为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工具化大学教育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5.001

一所大学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条件,并不直接等同于教育质量的优异,只有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具备“精神独立”之个性,以人性的真善美来面对社会人生,并拥有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责任、勇气和适应时代多元创新要求的激情、才智,方可言大学教育是有质量的。

一、当前大学生学习工具化倾向的表现

毋庸置疑,时下对大部分中国家庭和学生而言已不存在能不能上大学的担忧,有的是上什么样的大学和值不值得上大学的疑虑,这背后潜藏着的是社会民众对大学教育质量的一种审视,折射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优质教育服务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不断被人们所诟病的严重问题是,当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尤其是大学生身上普遍缺少人文精神,作为高等教育之魂的大学精神并未在其求学过程中得以孕育生长。相反,他们学习之目的和过程是“媚俗化”和“碎裂化”的,以致自我身心陷入撕裂而难以适应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困境。

(一)大学生学习目的媚俗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子女在接受着大学教育,他们以“商品经济思维”与大学教育进行交往,对大学学习抱着终极性的价值幻想,即认为读了大学就会获得成功,以大学生身份自居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实现“成功的梦想”使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目的 “媚俗化”,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价值追求被多变绚丽的物欲所遏制,大学生的人性之善、人格魅力、独立个性在工具化学习中不断淡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下不少大学生学习生活价值趋向是世俗功利化的,缺少理想信念和昂扬的青春斗志。一方面,如前所述,他们将大学学习或接受教育当作是成功、成名的手段,如在毕业季里大学生为了让自己脱离“就业毕剩客”而绞尽脑汁、费心费力,以致疲于奔命于各种就业招考或招聘活动之中,由此多少能折射出他们企盼用大学文凭来换取一份工作的愿望。当然,大学生学习目的之手段化不仅仅是在就业找工作之际得以凸显,而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思想在当下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惯性延续,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小学还是到大学阶段,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或“锦绣前程”。因而,众多学生“十年如一日地苦读”的动力就来自于赢得“未来美好的明天”,并且这种思想以高考为一个终点,把考上大学或读大学直接等同于“十年苦读”的最终结果,于是就难免出现了读大学就是实现了梦想、上了大学却不知道理想在哪儿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实现了大学梦之后,不少学生就开始了有关职业规划的学习设计,其学习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实用、实利”的课程知识、资格证书的“权衡算计”上。更有甚者,早早地就做好死记硬背毕业之后要进行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用书,至于怎样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健全自己的身心和谐等不予重视。因此,常使学校的诸如通识教育课程徒有形式,他们无意于学习这些“无用之学”来夯实自我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思维视野的多元性、辩证性。总之,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目的是“媚俗化”的,他们身上明显存在着“千里读书只为官”的价值思维,在其眼里“有财、有名、有权”才是衡量一个的人价值所在,他们甚至把教师都是按照有无“职位”来划分其“学识高低”的,可谓“中毒”深矣!

(二)大学生学习过程碎裂化

研究学问是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重心,要为之刻苦专研、劳心劳力方能有所成就,正如习近平主席于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希望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和“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2]。可是,当前大学生学习过程是“碎裂化”的,这突出表现在他们没有明确的学问导向或专业精神,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学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虽然其所学的学科课程门类或知识信息在数量上是可观的,但更多时候这些知识是独立于他们生命生活之外的客观实体,是未经自我构建和转化的书本理论知识,即是书本知识而非为学生的知识。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学生常常止步于或满足于以一种获取课程考试高分或修完课程学分的心态来对之进行记忆理解,虽然他们记住并理解了课程知识是什么,但这些知识并没有嵌入和内化为经验智慧或能力,仅仅成为他们一时之间应付考试的“手段材料”,事后这些知识立刻跑到爪哇国去了。换言之,当前大学生学习过程“碎裂化”为一个个学期里一门门课程所获取的分数,其刻苦努力或优秀与否也主要由分数决定,致使众多学生以“学好”而非“好学’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要认真记诵每门课程的知识要点,尽可能赢得一个最好的分数就行了。此外,也有不少学生应付性地去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最终通过考试前的短暂突击复习来获得合格成绩。总之,当前大学生学习的过程缺乏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精神,在一种完成任务的学习要求之下丧失了主动性,学习缩减为“听教材、看PPT、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的僵化活动,学生在日复一日地机械学习中经历了学业无压力的“轻松惬意”、学习无方向感和成就感的“迷茫、抱怨”后,最终在走向毕业之际,因其在身心上未做好充分准备,致使其手足无措而出现以“逃避、不满、暴戾、麻木、盲目”的思维心态来回应社会生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学习形式的“手段武装”却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其衣着打扮、学习工具还是生活用语都充分体现出“现代化”的时代色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联谊、参观、下乡等学校集体活动和聚餐、购物、游玩的自我娱乐活动中欢乐轻松地消磨时光。可问题在于,大学生在“光鲜的外表、青春的面庞”背后少了年轻人对于追逐梦想的激情和勇气,以及作为未来社会栋梁应具有的时代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二、当前大学生学习工具化倾向的成因

众所周知,时下整个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世俗化、娱乐化的价值导向,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更多聚焦于物质享受层面,一旦一个家庭及其子女向高等教育投入了经济和时间资本,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投资收益的问题。而且不少高等教育机构办学也趋附于这种势态,其教育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以物易人”的倒错关系,并通过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加以贯彻落实,致使大学生出现了学习工具化的倾向。

(一)大学教育主体自主意识缺失

按理来说,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这里没有权力的熏气和金钱的铜臭,大学的教育和学习是开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奥秘的智慧力量,为了这种“理性之光”需要学生付出自我的意志努力和精神独立上的锤炼,而非在一种没有挫折和失败的“礼赞”中度过。但是,不少教师对此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将大学教育等同于中小学的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的明显特征是传授或讲解,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相对客观的知识让学生明了即可。也就是说,在以“知道什么”为目的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呈现的是“义理”的阐释,教师是一个演讲者或演员,而学生则变成接受者或观众,双方之间被“知道什么”的教材内容所捆绑,教学过程中缺少了沟通、质疑、创造的环境,教学变成了没有生气的程序运转。此外,大学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非“寓学于乐”。学习的过程不是为了追逐“众多学科知识”的“花花世界”以示博学,而是勇于探究自然物理之真、社会人生之善,并导向相互之间的和谐之美。为了这一目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大学生,与这种身份相匹配的应是他们通过努力学习而内聚自然、人文知识与精神于一体的综合素质,不再变成一个个狭隘的“专业人或文凭人”。但是,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群体自身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仅抱着获取毕业证以找工作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因此,一开始他们就偏离于大学“明明德、亲民、至善”的宗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生活于“它处”,进行着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英语学习”等,教学变成了一场“有形无质”的“泥潭”,“今天的大学之道是‘止于至真’,是求知识的真。现在中国的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基本上都是基于‘至真’进行教学。尽管我们一向讲‘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可实际上有多少课程是寻求或建立‘善’的?不能说没有,但几乎是无”[3]。总之,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教育教学或大学之道缺乏自主意识,使大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停留于只有“知识的真”而无育人的“善和美”的状态,而所谓的“真”则在“课程知识”的讲授记忆考试之中走向了偏狭和异化。

(二)大学教育方式方法僵化

大学教育的魅力在于其“开放”和“解放”之个性,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言大学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青年人激情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4],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的交流、碰撞而激荡起“理性之光”。换言之,大学教育需要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在“辩诘”中不断祛除各种“偏见、习俗、意见、看法”的束缚和左右而接近事物的真相。然而,当下不少教师把课程教学当成一种“经济交换”关系,被动执行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缺少一种主动选择和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把完成教学任务看作是一种学校规定的工作量,只要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案材料的“路径”展开即可,缺乏对教学“责任、价值、意义”的自我追问与反思,教学仅仅成为消磨课堂时间的“程式”罢了,而许多时候是在学校“教务”的有意为之下进行的。因此,在一种任务式的教学要求和认识之下,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更多是一种教科书的“复制翻版法”,并且是经过了“零敲碎打”后的讲授,学生则静默式地被动吸收,缺乏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说,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成为当下大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因为这便于教师能按照教学计划正常完成教学任务,也便于学生较轻松地完成学科考试。然而,这种方法在便利了师生教与学的“表演执行”之余,则有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损于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化过程。因为,一方面,教师对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没有准确的把握,对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及态度和方法方面也缺乏清晰认识,使其对知识理论难以进行反思和创新;另一方面,学生在无思考的情况下获取的知识只是一种暂时的印痕而已,没有通过与教师的对话、沟通而完成知识的“转化”,从而陷入“学完就忘、学而无用”的僵局中。

(三)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滞后

大学教育管理应是服务于育人目的的,它在高效率地推动教育教学运转的同时,要确保大学教育管理的教育属性,而非将大学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及评价统一化、标准化,以利于管理自身的方便性,从而造成教师教育教学活力的丧失,失去了启蒙性和创造性的灵魂。事实的确如此,现实中的大学教育管理日益趋向于事物性而非人本化,且在技术层面不断升级换代,隔三差五出台各种考核或改革“指令”,为其指明“教学达标规范”。当然,之所以如此,与整个高等教育办学中的行政化体制有关。从宏观层面而言,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评定往往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课题和科研成果数量、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教学硬件设施等内容为依据,将大学贴上等级不一的标签,从而催生了学校发展管理的“标签化”要求,使与学校升格无直接关系的教学工作被置于次要或非中心地位,同时为了显示行政权力存在的意义,又可能制造一些干扰教学的举措;从微观层面而言,学校对教师个人工作的评价,一般没有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教师获得的职称晋升、各种奖励更多依赖于他们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因而直接驱动教师产生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实践行为。这种情况虽然造就了学校的部分“学术明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却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大部分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危及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此外,为了所谓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督促年轻教师认真教学而设置的督学检查,是一道充满了“偶然、恐惧”的“红线”,具有“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威慑力,教师一次偶然的失误,将被永久记入“生死薄”。在这种威力下教师不敢再越“雷池”而走上了按部就班的教学之路,从而使教育失去了教学相长的可能性,因为“督学”的监控、评价,使得教学中沟通、协调、探讨并逐渐趋向“智慧与德性”的“艺术”沦为一种单一的知识或思想灌输的训练场。

三、大学生学习工具化倾向的消解策略

(一)回归美育本质,凸显大学“育人成己”办学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立足于天地系统中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面对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类为了保存自我、延续种族以及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水平,通过对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探寻而利用和控制自然,与此形成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其特征和价值是求真;从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来看,人类为了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分配而相互之间分工、合作,逐渐形成相应的秩序、规范、法律等,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更好地得以管理和运行,其旨向是社会的正义、公平、和谐,其特征和价值是向善;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看,人们以追求幸福生活为鹄的,但不同的人们因信仰、价值的差异而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忽略的是任何人都有幸福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更多地排除了经济、物质追求而有了美的共性特征,如人际互动中的互信、理解、宽容、仁爱,情感价值交流中的真诚、认同,工作实践中的自由、发现、创造等。可以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人在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关系的过程中求真、向善、达美,且因美是对真与善的个性化、创造性的统一,所以教育的本质属性必然包含美,美育既兼顾了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也整合了教育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美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大学教育教学理应培养有怀疑、批判、反思、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这恰恰契合了美育在追求真、善过程中的不拘常规、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的品性。因而大学教育教学需要从单纯的知识求真,甚至类似于中小学的分数角逐中摆脱出来,让所有大学生在形成诚信友善、独立思考等基本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化潜能,进而朝着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迈进。这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尤其是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特征的当下,大学生只有将教育当成一种个体的存在或生活方式,不断通过“学、问、思、行”的教育生活来提升自我潜能和促进学习生活问题的解决,并形成一种打破常规、多向比较并果敢决断的行动能力,从而成为积极主动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体。

(二)抓好大学通识教育“有效期”,强化学科专业态度

教育的本质属性虽然包含着美的追求,但其重心应该有所区别,我们不排斥物质或名利追求过程中给人带来的动力及心理、情感的满足,然而这不应成为人们审美或生活的全部,否则颠倒了人发展过程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使人的生命、生活被工具、手段或物质主宰而异化。所以,教育回归美的本质的过程中,大学教育需要突出人文精神,防止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庸俗化和学习生活的功利化,应将仁爱、自由等普适价值作为自我思想道德境界提升的价值维度,而不再沉溺于大众媒体所宣扬的娱乐文化及其价值标准,自觉弘扬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的永恒价值。换言之,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后要有与大学生身份相符的精神气质,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绝对不是某一专业学生的所谓就业率的高低,而应是整个大学生群体经过接受高等教育后是否受到了“启蒙与解放”,成为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社会个体。为此,大学教育中有必要凸显和强化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入学伊始就明了大学精神,并清楚以怎样的状态投入学习,以避免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知怎样设计或制定自我学习计划的迷茫,以致毫无选择、反思地将学校开设的一门门课程当成学习的全部。加之学校考核管理松散,许多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也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只在考试前突击复习获取学分了事。因此,大学教育开设的通识教育要体现出基础性和有效性。所谓基础性是要让学生阅读、了解和掌握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经典著作,形成跨学科多元思维;所谓的有效性是让学生以必修的方式和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集中学习,而不是散落于各个学期以自由选修的方式进行学习。总之,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让大学生明了大学精神是什么,这种精神需要他们通过怎样的努力和途径方能达成,以及清楚自己专业的学科结构、专业态度、治学方法与自然、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通过扎实的通识教育学习和专业学科研究训练,让大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学习规划,在明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寻找学问的真谛,以免出现“迷茫、随流、应付”的“走过场大学”现象的发生。

(三)注重学问式教学探究,化知识为力量

大学是一种机构化的学校教育,在充分展现其培养人才效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接“地气”的弊端。因为当下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变为一种“围墙”之内、“书斋”之中的理论说教,它没有体现出如杜威所言的“民主政治生活的延续”[5],大学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书本或教材而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局限于一种初级的“感觉认知”阶段,而少了“实践转化”并内化为自我思想的高级阶段。因此,当前大学教育为了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性,必须从单一的课程教材内容中摆脱出来,适当介入一些“社会改造课程”,将来自于生活中有关国计民生的主题作为检验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素材,在围绕这些主题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一种现实生活问题的反思中来完成理论知识的自我意识化和个性化建构。为何要如此?当下众多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时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虽然这个提问很多时候被指责为功利性,但不可回避的是大学需要回答并给予学生怎样的价值追问。因此,反观当下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因其拘囿于课堂、教材、讲授,学校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明显偏于理论化,大学生很难感受到知识于反思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这是因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教学是“教教材、学教材”而非“用教材教、用教材学”,将所学知识在通过真实社会问题的阐释分析或应用解决中而活化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并成为生命经验的组成部分。所以,为避免大学生学习内容过程的概念化、抽象化,必须增强大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理论假设验证的方式与课程知识结合起来探究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搭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并向着成为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主体迈进。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学习过程需要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导引,通过从外在的控制要求向内在的自觉主动转变,将知识学习和德性培养统一起来,成为有思想觉悟、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sinoss.net/2014/0505/50019.html.

[3] 金耀基.重思大学之道[J].探索与争鸣,2013(9):84.

[4][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35.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9-111.

(责任编辑:赵淑梅)

Dispelling the Trend of Instrumentalization: the Strategies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the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Quality

TIAN Xiabiao

(Dali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objective and process of study is showing vulgar characteristic at present, it leads students to be “intentional” in ideology and “nable” i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o meet the needs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for the reasons, it is not unrelated with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igid way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s lag and so on. For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spirits,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regress aesthetic essence of education, to highlight the theory on school management of “educating people to be themselves”, to grasp the “Term”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attitude of disciplines and to focus on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knowledge style and transform the knowledge to power.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strumentalization; colleg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5-1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白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生共谐’机制研究”(项目批号:15XMZ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理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068)。

[作者简介]田夏彪(1978-),男,云南鹤庆人,教育学博士,大理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民族教育,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5-0001-05

猜你喜欢

大学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