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原则

2016-03-03雷艳芝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原则生活化

雷艳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4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原则

雷艳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420)

[摘要]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为指导教学生活化的顺利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遵循普遍性与崇高性、适应性与发展性、主体间性和服务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四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基本原则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5.009

目前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不断改革,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忽视、淡漠、抗拒,甚至逆反和厌倦心理。远离生活、忽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相关的探讨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1],它指导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展开。

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教学目标的定位应遵循普遍性与崇高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师生关系的构建应遵循主体间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为例,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普遍性与崇高性相结合的原则

普遍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走下“神坛”,回归“凡尘”生活,要用多数学生努力后就能实现的大众化目标引导和教育学生,避免目标设定过于完美而最终陷入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式臆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于个别优秀人物的“高、大、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超理想的境界,在教学中为学生预设另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至善至纯的完美无瑕的世界,才是他们真正值得追求的,并以培养完美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教学和培养的目标。当大学生经过努力尝试后仍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而丧失向目标前行的动力,并因屡受挫折而质疑目标以至于漠然无视,其结果必然是“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具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的满足”[2]。

崇高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升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境界、过一种崇高而有意义的生活[3]。因而教学应具有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特性,用高尚的思想教育人,用崇高的灵魂塑造人,用美好的追求影响人。但问题是,如果教师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崇高化目标,忽视教育对象本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性,不加分析地用圣人的崇高标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最终只会使教学成为空中楼阁,教师只为学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却没有为学生指出通向蓝图的现实道路,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成了只对极少数人有效,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形式和教条。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应注重普遍性与崇高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崇高性、超越性,更要追求教学的现实性、普遍性;既要关注国家民族之大义,也要考虑到个人现实生活之小利,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目标。否则,曲高和寡,应者聊聊,更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预期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崇高性、超越性和理想性的基本品格。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崇高性和普遍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融合,既关注人生终极意义和价值,又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需求;既体现统一要求,又尊重个体差异;既重视社会价值取向,又兼顾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避免传统模式的“圣人化”、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使它陷入平庸化、唾手可得的境地[4]。具体到“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定各章的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结合。第一,“大”与“小”的结合。即如何把书本中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舒适安逸的工作、幸福美满的家庭”这种小追求相结合,进行有层次的引导教学,在小追求中融进大理想。第二,“高”与“低”的结合。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脊梁,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担,所以教材要求大学生无论是在思想品德还是在理论认识上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而刚进入大学校园的“90”后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理论认知、人生经验和社会影响等原因,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还不能客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容易产生偏激或错误的看法,因此教师在进行讲授时,要注意循循善诱,允许思想认识经历由低到高的梯度升华。第三,“远”与“近”的结合。教材给大学生展示的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个人未来发展的美好远景,而学生接触到的却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实社会和不甚明朗的前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由近及远,从学生接触的现实生活出发,拨云见日,为学生指明“始于足下”与“立足长远”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学生的个人成长之路融入国家民族复兴之路中,实现“远”与“近”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立足现实生活,从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大学生普遍关心和倍感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和解答,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并适应社会现实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大学生,使其能正确认识世界、社会、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而一种价值观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说明这种价值观能够代表人们的心声、反映人们的利益、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传递和倡导的价值观要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就必然要体现大学生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愿望,并能解决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被大学生接受、认同,甚至喜欢,“接地气”是首要原则,即教学要适应社会现实生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适应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贴近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出发,选择大学生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具体事件,来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并引发积极的道德思考,让大学生在思考比较中做出价值判断、确立道德信仰,进而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实现教学内容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的主题应来源于具体生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大学生真实而又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出发,将他们现在已经遭遇到的或未来可能遭遇到的各种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问题与困惑作为教学的主题,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来选择、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其二,应按照生活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不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教学内容的编排组织应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进程,使之与大学生的生活进程尽量同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三,教学的着力点是释疑解惑,回答和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

发展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注重对社会现实生活进行释疑解惑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积极改造现实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教学要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成就其幸福人生为归宿和终极目标。因为“生活的目的,不在于作为终极目标的尽善尽美,而在于永远持续的不断改善、不断成长、不断精炼的过程……生长自身才是唯一的道德的‘目的’”[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目标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适应层面,而应该致力于适应之上的发展层面,即激励和引领大学生去追求更具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美好生活,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认同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规范,要结合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社会的大环境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以理论创新为学生指引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适应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紧扣现实生活主题,营造有根基、接地气、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超越现实,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去追求可能实现的更美好的道德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二者获得最佳的均衡,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笔者曾尝试将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结合起来运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例如,开学第一节课,笔者就以“我的大学我做主”作为整个学期教学的开始,既点明“绪论”部分的主题,又贴近大一新生的实际生活。课堂从一名迷茫的大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来信入手,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入学后的感受和体会,苦恼和困惑;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对大学的解读、对大学生活的诠释、对大学生肩负使命的阐释,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让他们在学会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基础上,主动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整堂课里,学生从困惑到释疑,从体验到反思,从情感到理智,都很好地体现了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的有机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关系的构建:主体间性与服务性相结合的原则

主体间性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奠基人埃德蒙德·胡塞尔提出来的。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它包含以下两个内容:一方面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主体,相互独立、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具有交互性。

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自己在教学中“居高临下”的心态,淡化自己不容挑战的权威形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实现师生间的心灵对接、精神相通。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仍居于主流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仅有的交流形式也只限于课堂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更少,甚至根本没有。而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权威者、控制者、支配者、正确答案的提供者这种传统思维之上[6],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是被改造的对象和消极等待知识灌输的机械客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独享“话语霸权”,学生“集体失语”,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支配服从的关系。这种“道德独语”、“权力垄断”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事与愿违。主体间性原则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师生之间不再是主客对立的双方,而是教学过程中两个表现一致性和关联性的共存、共生的平等主体。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在传统教育中居高临下的心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主体,承认他们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其次,教师要在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师生对话,而非“独语”。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师生双方能够阐明自己的观点,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和沟通。再次,师生通过对话,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在精神上理解、融合,双方实现“心灵对接”。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发挥对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7]。

服务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主动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成为朋友,围绕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网络规范、恋爱问题、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大学生普遍关心和倍感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提供理论上的指引和实际生活的帮助,把内化道德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实现理论教学内容和真实生活的有机结合,真正把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落到实处。服务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师应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事事关心学生,处处帮助学生。第二,要深入学生当中,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服务,这是服务性原则的核心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也应该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为此,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用教师热情的言行、高尚的人格去影响、熏陶和教育学生。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QQ、微信等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平台,及时全面、客观地向学生发布健康向上的信息,用正能量辐射和影响学生。

四、课程体系的建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既是理论教育课,又是社会实践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

所谓理论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它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因而必须是理论化的、专业化的和学科化的课程,必须具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 。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他们必须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是,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使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是理论化的、专业化的和学术化的。

坚持理论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加强学术研究,以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支撑课程教学,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深度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教材精神的领会,对于教材中有些只是简单提及的内容,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加以展开,对于教材中滞后于形势发展的内容,更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去及时补充和修正。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9]。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是实践性的,不仅因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和强大生命力所在,还因为注重实践性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感知与接收,而且更应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接受与外在行为的实践。受教育者对理论价值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并最终能否在行为实践中予以实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因为,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获得的理论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认知的层面也是比较浅显死板的,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切身体会到社会价值、人生经验,还可以增进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促进知行转化。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比如参观、访问、调查等。事实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课时、经费、基地、师资、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常常陷入困境之中。无奈之下,大多数高校选择“用理论体系和概念建立起来的理想世界取代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10]这种省时省力、经济节约的方式,造成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实践性,坚持实践性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摒弃陈旧的认识,对实践教学的内涵重新审视和界定,拓宽原有的实践教学途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信息资源,开创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比如,可以开展网络社会实践的尝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摆脱困境,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多可感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2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4.

[3]陈宗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建构[J].高教论坛,2015(3):64.

[4]尚丽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工会论坛,2005(6):51.

[5]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徐腊梅.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J].理论导报,2010(7):45.

[7]李锐.缺失与回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10]杨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32.

(责任编辑:向欣)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ts Applications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LEI Yanzhi

(MarxismCollege,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420,China)

Abstract:Returning to life, to 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smooth expansion of teaching?adapt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life should follow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 universality and sublimity,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subjectivity and serviceabi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life-oriented; basic principles

[收稿日期]2015-08-14

[作者简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4S8)。 雷艳芝(1975-),女,湖南祁东人,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5-0047-05

猜你喜欢

理论课原则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