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刍议

2016-03-0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笔者意识

吴 苒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梁集中学 河北衡水 053500)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刍议

吴 苒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梁集中学 河北衡水 05350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素质为主的教育理论。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所取得的一些成效。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不直接问结果,而是问如何得出结果的方法。知道如何做,而不是做什么,掌握了方法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中,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树立自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1]

1.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组织者、是创新教育“成长”的呵护者、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引路人。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根深蒂固,教师权威不容挑战,专制式的教育磨平了学生创新的棱角。创新教育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构建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必须处处流心,时时流意,及时发现学生心中涌动的创新热潮,并加以肯定,为创新意识插上腾飞的翅膀。[2]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现代教学论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学习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自己来充当“演员”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剧情”的发展规律,自己去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时,请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做了个小游戏。规则是:第一个同学手沾面粉,然后和第二个同学握手,第二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依次类推。最后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手上是否都有面粉。游戏一结束,结果也一目了然。因此得出结论:接触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笔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启发引导,做个协助者。这样的方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一些实际问题”。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1.让问题有价值

记得有人说过:“课堂上没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课堂上并不是学生提不出问题,而是教师总是习惯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似乎更能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其实,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现象的实质的原始动力,使学生的思维爆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上《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课,笔者组织学生看过相关的视频材料后,改变以往的提问方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让教学更为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多样,还应使学生的心态开放,学习环境宽松,教学氛围愉悦等。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启发,注重师生交流与互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和探究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点成功都给予表扬和肯定,赞美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新颖的思考方式,不拘一格的问题解决方法。俗话说:“教得有趣,学得有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情绪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加强,消极的情绪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课改以后,旧教材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培养的方向转变,使知识更具实用性,这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其实,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相关的事情倍加关注,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肯定会积极主动的去听,去想,去讨论。如在学到《消化和吸收》一课时,有个班正巧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个个都处于近乎饥饿的状态,笔者就利用此时机问学生,“你们饿不饿呀?”这正是提到了他们的“伤处”。“饿死了”,他们异口同声道。笔者顺势利导,“那你们知道早上吃的食物到哪去了吗?人为什么会饿呢?”学生七嘴八舌,好像个个忘了饥饿似的,有的同学还说:“是消化掉了,被吸收了”。笔者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消化和吸收吗?”进而引出了所学的内容。

2.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著名的“罗森搭尔效应”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是总是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

“瓦拉赫效应”启示笔者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可以发现很多值得肯定的东西,比如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就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他的思维方式、回答问题的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笔者用各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错误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都加以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笔者都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就以新教材的挖掘为依托,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用创新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与各位同行们共同探讨。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编著《生物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郑晓蕙主编《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笔者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