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寂寞

2016-03-03季诚钧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学

季诚钧



论大学寂寞

季诚钧

摘 要: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寂寞与自由是大学最根本的两大组织原则,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寂寞具有实指与隐喻两层涵义,实指是表示一种大学师生的生活状态,隐喻是指一种大学办学的观念与制度、大学师生的态度与行为。大学寂寞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大学学术繁荣,有利于克服社会浮躁心理,有利于大学环境纯净,有利于大学办学独立。大学寂寞的实现有赖于政府对大学“松绑”,大学办学理念的确立与坚守,大学师生与功利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大学;寂寞;大学寂寞

德国现代教育之父威廉·冯·洪堡在19世纪提出研究与自由的大学理念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强调了寂寞的重要性,把“修养、科学、自由、寂寞”作为大学理念的四大组成部分。然而,寂寞这一阐述并没有像其他理念那样对大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反而一直沉睡在学术的地表之下,高等教育理论界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大学寂寞的关注与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寂寞的涵义

洪堡认为,大学是以寂寞和自由为依据的,自由与寂寞是大学组织构架的最重要依据。换句话说,怎么有利于自由与寂寞,就怎么构建大学内部组织体系。可见,在洪堡心目中寂寞与自由是同等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寂寞呢?从字面或语境上看,寂寞和大学或自由放在一起,似乎有些令人费解。寂寞,作为一种生活或情感状态,在汉语语境中往往带有消极的意义。然而,在德语语境中,寂寞却蕴含有创造及内在的坚强和力量等积极意义。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对寂寞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在理解上会各有侧重,但汉语中若透过表面细究寂寞含义,也可以升华为一种坚韧性、持久力。因此,笔者认为,大学寂寞可以既是实指又是隐喻,实指就是表示大学师生的一种埋头学术研究、与世俗生活隔离的生活状态;隐喻是用寂寞表征大学及大学师生的一种观念、态度、行为、制度。这种隐喻包含了三层含义:大学坚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品质,远离社会喧嚣与纷争,与政府、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大学师生不因外界诱惑而影响他们对学术的追求和信仰;大学学术坚守追求真理的品性,保持学术型组织的特质,以知识传承发现为最高理想与追求。

作为理念的大学寂寞主要是指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大学应与社会保持恰当距离。在洪堡看来,这一古典大学的传统是保证大学学术生命力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国家过多干预介入会带来消极作用;洪堡把纯科学和修养当做大学的基本任务,认为“当科学似乎多少忘记生活时,它常常才会为生活带来至善的福祉”[1]40。因此,寂寞要求大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被外界力量所左右,按照自身规律和内在追求去自由发展;同时,大学不是一味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应该去探索纯粹的学问,崇高的真理,追求内在科学价值。只有把握好大学的根本追求,才可以更好地真正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作为师生生活状态的寂寞,是指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需要过着寂寞的学术生活。中世纪大学正是由一群学者行会发展而来,他们因为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而聚集在一起,著述讲学,对知识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寂寞要求教师保持内心的宁静,把做学问当做追求的目标,不被外界的诱惑所牵引;寂寞也要求学生安心于课堂、教室、校园生活,专注于知识与学问,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生活之中。作为学术品格的大学寂寞,则是针对学术特质而言,学术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都基于学术。大学教师围绕着学术开展工作,有其独特的信念与权力构架;学术文化应该遵循自身的规则,不被市场文化和商业文化所左右;学术活动不受社会利益的种种牵引与诱导;大学的学术组织也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不受行政过多干预。

二、大学寂寞的现实意义

联系当下中国大学的实际生态环境,倡导大学寂寞尤其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其表现为:

(一)寂寞有利于大学学术繁荣

寂寞对于学术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诠释,一是学理层面分析,是形而上的概括;二是现实层面分析,是形而下的思考。从学理上看,寂寞是精神自由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因为如果人们过于世故,沉溺于现实功利之中,就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也就无法真正实现精神自由。大学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大学寂寞的制度安排,不与社会政治经济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便难以自由,因为自由就意味着不为来自外界的种种利益和要求所左右。许多学者高度赞扬大学寂寞的积极意义,并认为学术活动得以富有成效地开展必须以寂寞为条件。“显然,寂寞悠闲的生活意味着摆脱功名利禄,潜心于不求事功的理性及学术活动。”“精神和心灵在寂寞中会变得宽广、活跃、颖慧和强健”。[1]79这样的观点在欧洲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中非常普遍,并为一些学者所身体力行。

从现实层面看,学术工作向来都是艰苦卓绝、荆棘丛生的寂寞生涯,古往今来,大凡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无不是学者日积月累、潜心探索的结晶。许多学者正是安于寂寞的学术生涯,从而在学术上作出了巨大的成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也有不需勤奋的天才,但那只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学术活动作为一种理智的探险,它更需要学者们离群索居、专心致志。在宁静的学术环境当中,更利于学者们进行独立地思考和自由地探索;更利于学者们灵感的产生和智慧火花的闪现;更利于学者们对学术阐发新见解,使更多的学术成果呈现出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有“不窥园圃”、“格物致知”的传统,提倡“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治学精神。如果没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寂寞精神和对学术的强烈热爱,学术成就是难以达成的。

(二)寂寞有利于克服社会浮躁心理

大学寂寞对于社会稳定的价值一直没有被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所认识与阐发。当然,大学寂寞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并不是指让大学师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安安静静地守着书桌,从而带来社会稳定,这种理解是浅薄的。当代哲学家马卡尔德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有寂寞的能力,他说寂寞是防止自由思想火花导致爆炸的防火墙。[2]这种对寂寞与自由关系的诠释,别出心裁却中肯透彻。尽管针对社会而言,但对大学同样适用。伽渥曾提到寂寞对道德反思的积极作用,“良知的声音是轻微的声音,它在尘嚣之中难以被听到”[1]82。可见,只有寂寞的环境才能听到各种声音,这进一步诠释了马卡尔德所说的“防火墙”作用。一个社会只有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长治久安。

很多人担心大学如果过于自由会导致思想混乱,从而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却反过来突现寂寞的宝贵。如果有了寂寞,就能产生隔离、冷却作用,使各种思潮、观点能够沉寂下来,作为学术课题加以研究,而不是急哄哄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带来不良影响。

(三)寂寞有利于大学环境纯净

大学环境不仅是指安静的校园环境,更是指恬淡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的缺失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这种学术环境缺失主要表现在学术浮躁、学术功利、学术失范甚至是学术腐败等方面。有的师生被眼前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诱惑,在学术上急功近利,以期以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多的学术回报。部分学者为了使学术成果速成,不惜违背学术自身发展规律,不顾学术良知去窃取他人的学术成果,致使学术道德缺失事件屡有发生。

寂寞利于培养学者恬淡、正直、超然的道德品质与生活态度。在喧哗浮躁的环境中,部分学者难以静心于学术研究,他们忙于人事纷争,疲于应对各种琐碎俗务,急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相反,在寂寞的环境中,摆脱俗务压身、利益牵绊、权力争夺,学者可以自由地探讨学问,完全投身于学术活动之中,自觉承担起学术责任,学术道德缺失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寂寞是治疗当前大学学术道德缺失蔓延和泛滥的一剂良药,依赖于大学营造静谧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变“寂寞之苦”为“寂寞之乐”,营造良好的大学学术环境。

(四)寂寞有利于大学办学独立

当下,我国大学缺乏独立的办学精神,或跟随政府,成为政府的附庸;或听命市场,成为物质的奴婢;行政化与市场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的独立自主。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失其独立性,但也存在着市场化倾向。伯顿·克拉克曾说:“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美国的系统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的自由竞争的市场。”[3]市场化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地位,但是市场化的消极意义也为学者所诟病。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4]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美国高等教育界一直对实用主义、职业教育保持足够的警觉,始终坚守大学的独立性、学术性与通识教育。

大学寂寞通过固守大学的独立性和象牙塔精神,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及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大学寂寞通过保存和传承大学理念和精神,使大学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不致于脱离自身运行的轨道与目标。

三、大学寂寞的条件

(一)外部环境:大学寂寞的实现需要政府“松绑”

当前,提及我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强调大学受到政府的影响、监督和管理。尽管政府觉得有些冤枉,认为已经下放了许多权力,但由于受我国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影响,总体上说大学独立性还是欠缺的。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型组织,需要按照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制度安排与文化建设,这与政府机构追求效率、整齐划一、量化管理存在本质区别。洪堡在构架柏林大学时就提出大学是“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大学,也就是科学的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任何较严密的组织形式均格格不入,国家的任何介入都是一种错误。”[5]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作过论述,强调政府对大学要实行间接管理。美国国会还否决了总统关于建立“华盛顿大学”的提议,理由是“国立大学”可能会导致政府对大学干预过多。政府过多干预学术事务,宁静的学术环境将受到破坏,大学容易走向浮躁与功利。

当然,政府对大学管理的“松绑”,并非摆脱政府的管理,而是指政府的管理要从直接管理逐步转向间接管理,为大学的自由安静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大学寂寞需要政府与大学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平衡的机制,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更为柔性和间接的手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需要政府充分尊重大学的独立地位,使大学在学术事务中拥有决策权。

(二)自身理念:大学寂寞的实现需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大学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要有利于大学功能的实现,而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教学、科研、服务的环境营建离不开对大学寂寞的认可与倡导。幽静的校园环境、浓郁的研究氛围、踏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无疑是大学活动的前提与条件。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有利于学生的反思意识、批判意识、探索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教师脚踏实地的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在当前大学中,知识的“功利性”、“有用性”成为师生及其社会的追求和期待,“大学变成了熙熙攘攘的知识集市,而不是一个相濡以沫的知识社群,充斥在校园里的只是知识摊位的尖声叫卖,而不是知识过程的共享快乐”[6]。在这种实用主义观念中,培养的不再是“学问之才”,而是追名逐利的“利禄之徒”、“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知识的实用性看成衡量学术活动是否值得进行的唯一标准,这使他们把学习知识的范围严格限定在一些实用科目上,对一些有价值但难以立即见效的科目不闻不问,学术知识沦为未来谋职的手段和工具。大学不是高深学问探讨的场所和知识传承的殿堂,而成为了制造职业工人的车间和制造文凭的工厂,大学对实用学科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使大学的精神日益迷失和空虚。大学教师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被动适应者和追随者,把学术活动视为增强个人社会竞争力的砝码与敲门砖。

大学与社会需求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是否认大学的实用教育、职业训练及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用教育与职业训练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部分,必须把人格塑造、情感陶冶、道德养成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对待。当前许多大学都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提升科研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这无疑是值得追求的。然而,大学也不是无条件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求并非大学的风向标”,大学要对社会需求作出合理的反应与分析,一些社会需求可能只是一时的假象,过度迎合可能会丧失自身的独立性,被社会所同化,甚至沦为社会的附庸,最终使大学摆脱不了被市场化风浪所吞噬。因此,大学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同时,应该遵循自身的原则和逻辑,以维持大学的独特精神品质。

(三)行为选择:大学寂寞的实现有赖于与功利主义保持距离

当前,由于功利主义思想弥漫在大学之中,使大学教师躁动不安,难以平静下来潜心学问,进而使大学充满了各种利益与欲望诱惑。从中世纪“遗传”下来的“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作为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大学教师热衷于追求学术的经济价值和回报,而忽视其对精神塑造的重要性,把学术作为实现名誉、地位、金钱的工具和手段。由于功利主义的泛滥,使部分大学教师变得急功近利,他们越来越不愿意从事“炼狱式”的科学研究,而寻求那些在短期内就有经济成效的项目,制造出一些“学术垃圾”,这不仅不会给学术事业增添光彩,反而给学术带来巨大的灾难。大学教师作为学术事业的继承者和推动者,应耐得住寂寞。功利追求是合情合理的,但不应把学术仅作为功利层面看待,“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的进步尽管也会给学者们带来预期的实惠,但就其主要目的来说,乃是天下人之福音”[7]。大学教师这一角色本身就要求与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保持必要的距离,符合社会对大学教师的期待与定位,把学术作为个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并不断提升个人的学术涵养和水平,塑造“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学术品格。

大学教师甘于寂寞,不是让教师们离群索居,过着孤僻的生活;也不是让教师们身处贫困,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要求教师都象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是不现实。只有物质生活富裕,才能守住寂寞的学术生活。因而大学教师寂寞更是一种象征与隐喻,更是一种精神与制度层面上的解读。比如,对一些纯基础学科研究人员的肯定与鼓励,对多年未出成果却孜孜以求的教师的宽容与理解,对一些一时看不到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的资助与扶持,对一些学术争议问题、观点的黙许与认可,这是当下倡导大学教师寂寞的应有之义。

总之,大学寂寞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只靠大学与师生的自律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寂寞的重要性,形成有利于大学寂寞的制度与文化,才能促使大学健康发展,也才能最大限度回报社会。只有坚守寂寞,才能走出寂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 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洪易. 寂寞是学术自由的防火墙[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6):160.

[3] 约翰·范德格拉夫.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4.

[4]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5] 陈洪捷. 中德之间——大学、学人与交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6] 刘东. 保护大学生态[J]. 书城,2003(8):29-34.

[7] 石中英. 教育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2.

(责任编辑 吴全华)

On the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JI Chengjun

Abstract:German educationalist Humboldt believes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are loneliness and freedom, which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simultaneous has real meaning and metaphor meaning .The real meaning refers to a living stat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y while the metaphor meaning refers to both a kind of concept and rules of running a college and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is making contribute to the academic prosperity , helping to overcome the impetuous psychology in society, making for a more clear university environment, being beneficial to the independence of running a colleg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 “deregulation”, firmly concept of running a college as well as keeping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y and utilitarianism.

Key Words:university; loneliness; the loneliness of university

作者简介:季诚钧,杭州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浙江杭州,311121)

收稿日期:2016-01-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6)01-0002-05

猜你喜欢

大学
大学枪击案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我的大学,我来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订正里的大学问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工大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