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地方戏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6-03-03荀安华
荀安华,郑 琪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地方戏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荀安华,郑琪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地方戏曲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农村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大舞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本来就扎根在民间的地方戏曲的积极参与。然而,目前地方戏曲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其中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戏曲艺术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演剧形态以及新民间语境下观众群体的审美心理等。这些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向农村观众推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剧目。
新农村建设;地方戏曲;存在问题;发展途径
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有数据显示,中国民间剧种正在以每年消亡一至两个的速度迅速萎缩,县级的国营剧团大部分名存实亡、人心涣散,甚至常年不进行演出;除了上海、北京、天津等几个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在平常的日子里很难听到民间戏曲的锣鼓声;全国50岁以下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的人约占80%。面对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危机,学术界纷纷发起了“中国戏曲的当代命运”的探讨,研究传统戏曲的衰微症结与振兴对策。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农村才是传统戏曲的大舞台,戏曲艺术要想在当代语境中获得发展机遇,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虽然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充分发挥地方戏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农村才是戏曲的大舞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地方戏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好像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本文即以地方戏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一、当前农村戏曲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良倾向
地方戏曲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乡村民众始终是传统戏曲的主要欣赏群体。有人认为:“只要有农村,戏曲就不会灭亡,只要有农民,剧团就能生存发展。”[1]一方面,戏曲在农村有着最为广泛的观众群体与非常厚实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诚如诸多学者所说:“在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中,在充分发挥新文化作用的同时,从传统戏曲文化中汲取营养,用我们最熟悉、最能体现民族个性的传统戏曲文化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2]这些年,虽然有一些地方戏曲确实想要立足农村,送戏下乡,还戏于民,但有调查表明:戏曲在城镇以及开发了的农村,观众还是未见增长。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对地方戏曲的研究与传承存在着这样一些不良倾向:
第一,对于一些地方剧种特别是濒危剧种的抢救与保护,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新民间语境,使得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果将那些沉积着封建糟粕的剧目毫无革新地呈现于新农村舞台,那么这样的抢救与保护又有什么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呢?
第二,一些戏曲研究者对戏曲“回农村”存在异议,认为“戏曲农村化”只会影响戏曲的传承与创新,继续下去,甚至会葬送戏曲的前途,只有靠“戏曲都市化”才能实现地方戏曲的复兴,从而造成“城市有戏没人看”、“农村有人没戏看”的怪现象。
第三,虽然有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确实想要立足农村,真正地想还戏于民,但有调查表明:戏曲在城市、郊区以及开发了的农村,观众锐减。城市剧场的高票价制与农村观众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剧目生产的高成本制作使得一些新创剧目因为舞台科技与演出场所的限制,只能在城里演出,不能适应乡村演剧的客观实际。
虽然目前农村的演出环境与条件与城市相比确实不如,农村的特殊情况使得戏曲在农村“观众热票房不热”,这些都会给地方戏曲的乡村传播造成一定的障碍,但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给地方戏曲的抢救保护与“送戏下乡”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生态保障;并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会给回乡反哺的地方戏曲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创新的因子,从而让戏曲艺术更好地巩固或重新赢取城市舞台;况且,“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非常需要本来就扎根在农村的地方戏曲的参加与奉献。让人遗憾的是,地方戏曲起源发展于农村,却不能反哺于农村,其后果是造成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村落中麻将赌博、甚至诸如脱衣舞、“荤词儿”之类的陋习沉渣重新抬头;有些地方对于本地民间剧种的抢救,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使得一些沉积着封建泥沙的剧目泛滥,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地方戏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体现与发展途径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有生命的,否则不会传承几百年。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庚先生就曾发起过“旧剧现代化”运动,主张“去掉旧剧中根深蒂固的毒素,要完全保存旧剧的几千年来最优美的东西,同时要把旧剧中用成了滥调的手法,重新给与新的意义,成为活的。”[3]中国戏曲既凝聚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与当下语境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从当前情况来看,我们要努力打造精品剧目,在农村市场演出的剧目要尽量选择那些既有丰厚的人文价值与地域文化内涵,又能够激发乡村民众深切共鸣的作品,用精品效应带动地方戏曲剧种的振兴。近年来,戏曲界确实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创剧目与精品剧目,但许多新创剧目的演出只是限定在一些大中城市演出,忽视了拥有广大观众基础的地方乡镇。况且,有些所谓的“精品剧目”即使在乡村演出,也难以获得农村观众的共鸣与赞赏。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旧有农村的模式上,没有摸清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的审美需求与欣赏习惯,对于新民间语境下的戏曲传播策略认识不清,“老戏老演,老演老戏”,人为造成“台下观众没有台上的人多”的演出窘境,最后只能是自砸招牌。另外,没有区别农村的文化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与城市的不同步,生硬地将在城市亦可称前卫的“新戏”移植到农村戏曲舞台,不注重剧目生产的新农村特色,使得本来与农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地方戏曲反而疏离了广大的农民群众。
随着社会文化消费的日趋多元化,以及人们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的位移,各种新的戏曲形式如影视戏曲、网络戏曲、广播戏曲等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接触传统戏曲的主要途径,人们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各种地方戏曲剧种的精彩演出,这虽然极大地拓展了地方戏曲的传播地域与受众群体,但无形中也日渐消解了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因为戏曲演出的先天优势在于它的现场性、即时性与观演互动性,而这些是那些“银屏戏曲”不能做到的。要想充分发挥传统戏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多在“现场”传承上下功夫,即戏曲的传承不能没有地方剧团的下乡演出。我们应该重视县级戏曲剧团及民间草根票友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地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不能仅仅活跃在城市舞台上,更应该抽时间下基层、接地气,用自身的名星效应去影响群众,培养他们的戏曲欣赏兴趣。在乡村演剧,道白可以尽量使用当地的民间方言与语汇,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戏曲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戏曲文化,便于当地民众的接受。
三、馀论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曾经说过:“现在的一些理论文章,认为戏曲在农村的日子还好过就满足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戏剧的中心还应该是在城市。当初它就是从农村到城市,发展为剧场艺术。现在城市不行了,想退守农村,前途是很危险的……戏曲不改革,在农村的前景也是不妙的。”[4]影视艺术、流行歌曲、时尚音乐因为顺应了新的时代要求而成为文化市场的宠儿,曾在文化市场中独领风骚的传统戏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大胆改革,那么既然回到农村,也会无从适应,前途危险。当然,我们又不能盲目地追求戏曲改革,造成戏曲不像戏曲的“泛戏剧化”编创倾向。当然,戏曲艺术如何进行改革以便适应当下文化生态的变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诉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戏曲艺术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演剧形态以及新民间语境下观众群体的审美心理变化等。这些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向社会大众推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剧目。一台戏的好坏标准并不是获得的奖项多少所能决定的,真正的标准在于普通民众的“口碑”。戏曲艺术本来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无论城市观众,还是农村观众,只要是好戏,他们都会接受的。因此,地方戏曲要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获得观众的好评,首先必需要有好戏才行。有了好戏,观众也就多了。
[1]赵先龙.农村是戏曲的广阔天地[J].剧影月报,2009,(02):66.
[2]冯振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戏曲的问题与反思[J].戏曲艺术,2011,(03):118-124.
[3]张庚.话剧的民族化与旧剧的现代化[A].张庚文录(第1卷)[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247
[4]杨兰春,等.戏剧名家谈当今戏剧[J].大舞台,1989,(01):4-7.
J835
A
1672-4658(2016)03-0152-02
2016-05-1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阈中的安徽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批准号:AHSK11-12D193
荀安华(1959-),男,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郑琪(1965-),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