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的艺术生态论

2016-03-03李杨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话剧生态艺术

李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 100161;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28)

话剧的艺术生态论

李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100161;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28)

21世纪初从艺术生态角度剖析话剧逐步进入主流艺术批评的视域。话剧的艺术生态论是从艺术生态学的角度对话剧的内外特征进行研究,在界定话剧艺术生态学的概念基础上,由内而外的逻辑关系进行剖析话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形成、类别、表演特征、影响风格等,是崭新的艺术批评角度对话剧进行深层的剖解和系统研究。

话剧;艺术生态;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作为学术名词,“艺术生态学”是在21世纪逐渐在中国艺术理论评论界形成的专业术语,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艺术门类、规律的系统解析和研究。其核心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艺术,包括艺术观看自身的生态观念、艺术本身的生态特性。其实质是侧重讨论研究族群、地域、民俗、环境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各种类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将艺术看做“活”的“有生命”的物体,进行动态的、环境式的观察与解析,重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艺术生态语境中的中国话剧

中国话剧的形成和兴起具有极强的生态性,其形成的种子是20世纪初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春柳社”,形成的土壤有来自日本近代剧中的传统歌舞、能剧、宣传说唱性质的元素,有来自西方戏剧的文本、对白等元素,也有中国当时政治环境的刺激,在这种环境中,中国话剧应运而生,以崭新的面貌与传统戏剧形成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特性。最早的话剧表演是“春柳社”1907年尝试性的《茶花女》局部表演,这场表演只有口语对白,全无朗诵、独白、加唱等,更无舞蹈,完全是生活场景的再现。这场由李叔同反串茶花女的口语对话为主的戏剧,在当时被称为“时事新戏”,获得了日本和西方的推崇。春柳社继而演出了《黑奴吁天录》,借外讽中,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影响。并丰富了表演方法,加入了动作演绎,成为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此后中国话剧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政治环境影响,显示出其生态性。“春柳四友”之一的欧阳予倩回国后编导的十数部话剧成为了国内话剧真正成熟的开端,20世纪初中国处于战乱,作为“时事新戏”的话剧,排演了《波兰亡国惨》、《谁之罪》、《塞上烽火》等具有抗争力的政治话剧。在解放战争时期,基于群众团结的政治诉求,排演了一些反映民众生活、阶级斗争、民主自强的话剧,如《秋海棠》、《气壮山河》等都具有群众影响力。建国后话剧因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有了新的改变,内容上更具生态特性:出现了对昆曲、地方戏曲经典曲目的改编话剧内容,在表演上融入了很多传统因素,民俗语言等,对经典文学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的改编排演,如著名的《雷雨》、《茶馆》、《请君入瓮》、《家》、《十五贯》等话剧推动了中国话剧的蓬勃发展,这种内容的多类别构成具有生态性质。80年代前后是中国话剧转型的黄金时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演绎和革新形式日趋成熟。但之后却进入了话剧的转型和瓶颈时期,21世纪左右中国环境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商业性、经济性和全球化特质冲击着传统话剧的生存生态,在这种态势中话剧成为了“贵族”艺术,但曲高和寡,缺少话剧兴起最初的受众影响力。其原因是受众结构、审美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艺术自身的发展等因素。本文即从中国话剧发展中的内外生态角度进行研究解析,最终构建话剧艺术生态的系统建构,以期对现有的话剧发展、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式和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行学术性的展望。

二、中国话剧艺术内生态研究

如上所述,艺术生态即研究艺术自身各部组成的相互关系、艺术与环境(各类外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角度。河北大学李蕾教授在此概念基础上,将艺术生态分为内生态和外生态两大部分,借此区分艺术生态体系中的诸要素,本文也从由内到外从艺术生态角度对中国话剧进行浅要研究与论述。

1.话剧的类别生态性

艺术生态论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认为自然生态性存在于艺术之中,话剧作为综合的艺术形式也不例外。这种特性与丹纳提出的地域要素有相通之处,其实质即从艺术生态角度来看,话剧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具有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紧密相关的特征。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地域性的千差万别,这种地域性影响到艺术的表现风格,如在绘画表现有唐代始分的王维、李思训画风的不同,五代时期荆浩、巨然的不同,最为知名的国画艺术理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为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话剧的发展同样如此,上文所述中国话剧的萌芽是从“春柳社”开始,之后在国内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参者排演、编撰从事者的地域营养汲取不同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特征。如春柳社的《黑奴吁天录》中即兴插入的印度音乐和京剧唱腔;《茶馆》中有老北京的唱腔和对白语言,带有地域化特征。不仅如此,中国南北地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南北话剧内容的迥异,北方话剧多以经典老北京文学为创作蓝本,内容多由爱国、政治、激昂的内容为主,渲染而激越,如《万水千山》之类的红军剧。南方话剧则倾向于戏曲内容改编,具有更多的洋派要素,内容多由家庭、感情、外国小说、西派文化等为主,以小而见大,如《青蛇》、《娜拉》等。话剧类别的生态性是话剧艺术内生态的重要特性,依此可将分析话剧表演的差异根源,并对话剧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各地域流派进行分类,更能对话剧艺术生态维护和管理给予科学的方式,并能从中找出话剧表演中的优势与缺点,给予修整和改进。

2.话剧的发展生态性

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呈螺旋上升的,这符合哲学认识规律,螺旋上升中又有与生态发展相同的规律,即每一种艺术种类都有萌芽、成长、发展、成熟、衰落的生态阶段,这种自身发展生态性在话剧中表现为生态演替性,是将话剧看做一种植物、动物,一种生命体,具有自身内在的演替过程。从历史来看,这种生态演替极具生命力:中国话剧最早在日本萌芽,带有日本和西欧的内容和文化特征;后在国内成长,20世纪初带有浓厚的爱国政治意味,亦有表现新时代男女平等的剧目内容;20年代逐步开始表现保家卫国、群众民主生活等内容;建国后则吸取大量地方优秀戏曲传统,进行了话剧革新。但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话剧在生态演替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从萌芽、成长到蓬勃发展,但后续生态阶段却还未达到成熟就走向了衰落,这种违反话剧自身生态演替性的现象是因为在建国后十年浩劫期间,话剧遭到了人为的“逆行”,与当时的历史剧《海瑞罢官》的遭遇一样,很多优秀的传统话剧也遭到了禁演,由传统封建内容改编的诸多话剧都遭到了禁止,曹禺、老舍等人也被剥夺了创作排演权力,当时只有一种戏剧——样板戏。这导致话剧在80年代前后复苏后虽然出现了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但还囿于对经典剧目的再现范围内,之后又面临了国内经济环境的变革,话剧前无重基,后无新力,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生态演替是话剧和任何一种艺术种类必须遵循的艺术规律,对中国话剧的生态演替性的正确认知能够确保话剧艺术形式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话剧表演的成熟发展,我们应有明确的生态演替认知,不追求速达,不一刀斩断历史进行生态逆行。只有这样的认知才是话剧走向辉煌、鼎盛的重要保证。

3.话剧内容与表演的艺术内生态表现

话剧的内容与表演也具有生态表现,生态学中生物种群有对自身物种数量的自主调整功能,并有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调控功能。生态学中的物种自主调控表现在某一区域物种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种子繁殖数量减少、天敌数量增多的现象,物种保持稳定的数量密度;同样不同种群之间也有互动的协调平衡,即为“自然平衡”、“物种平衡”。话剧的艺术内生态也有这样的表现,如中国话剧的表演形式在萌芽和发展之初借鉴了很多戏曲的念白和腔调,显得较为矫揉造作,20年代对洪深排演的《少奶奶的扇子》就曾有观众认为舞台腔过重而无法忍受。此时表演形式的生态平衡特性就显露出来,逐渐有更多的人反对话剧舞台腔调,建国后北京人艺、广东剧协等举办了话剧座谈会,提到了舞台腔过重的问题,于是到了90年代,这一表演形式得到了缓解和修整,开始追求话剧表演语言的真实化和口语化、生活化。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死水微澜》,表演者查丽芳的舞台表演就力求展现表演的生活化和口语化特征,避免舞台腔带来的僵硬感。

话剧内容、表演的内生态性还表现在话剧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自适性,即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从外生态研究方面进行剖析。但我们要认识到话剧的发展是艺术生态物种平衡的需求,是在环境变化中走向稳定物群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这种自身调控生态性,如在进入21世纪后话剧表演和内容都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革而转变,但目前话剧仍徘徊在经验剧目的复制再现上,老一代的话剧演员不认可新剧目的内容和表演形式,这样都会阻碍话剧内容表演的生态平衡性,所以要正确认知,要顺应、互动,最终才能走向成熟。

三、中国话剧艺术外生态研究

美国大卫.卡里尔曾说艺术史写作、艺术批评的历史演进,可以理解为是阐释风格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么如何阐释就成为艺术理论研究的革新重点。从民族、地域、社会、语言等方面对艺术进行剖析是从瓦萨里就开始关注到的事情,但从瓦萨里到丹纳,再到雅可布逊和巴赫金,虽然都在不断讨论着艺术与其他学科、环境、种族等的关系,但阐释风格和体系却不同。这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到丹纳曾将“种族、地域、环境”作为艺术史、艺术批评的三要素,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生态角度,但却并非是成熟的被确立的艺术生态论述。本章在进行话剧外生态研究时,从生态学的族群发展、环境影响入手进行分析,力求以生态观念来剖析话剧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1.族群影响下的话剧艺术发展

族群、种群是生态学中的概念,即指物种以相同性质存在的群落,生态学中的物种群落具有交融发展的特性,并在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形成良性的生物群落链条,成为无限循环发展的自然生态平衡状态。话剧的艺术生态族群表现可从话剧的发展历程、表演方式的变化革新与族群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话剧是西方戏剧、日本“时事新戏”、传统能剧与中国传统戏剧碰撞的结果,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是艺术产生融合更新的基础,话剧即是这种交互影响所得。所以其表演方式带有浓厚的日本说唱剧的特征,在回国发展后,又带有传统国剧的表演特征,如话剧中舞台腔的流行,是借鉴了传统戏曲中程式化的念白和道白,极具韵律感。在话剧前期发展时期,表演是符合传统戏曲的程式化的“定型演技”的,甚至在角色扮演上都带有传统的烙印,即男扮女装,著名剧作家曹禺、李健吾等人都曾演过女装,但这样的表演危害性极大,会导致话剧表演逐渐走向失常和失序。艺术生态规律中的族群影响规律则使这种现象趋于稳定,在生态学中族群生态规律是族群与环境交互影响后趋向更高级、稳定的族群特性的。于是如程式化、生硬化、角色倒置化等劣性因素在话剧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被摒弃,而走向生活化、真实化、口语化的话剧表演特色。族群的碰撞影响使话剧一直带有西方戏剧的要素,如表演文本的冲突性、表演中的动作夸张、分幕转换等,甚至近年流行的小剧场话剧、实验性话剧都带有西方族群文化的影响。

不仅如此族群生态使话剧表演具有群落生态特性,即从话剧表演方面可分为鲜明的流派,这个表演流派是由艺术生态中群落生态的稳定特性所决定的。不仅有上文所述的各个阶段的表演固定风格,也有地域不同出现的表演风格流派。在话剧中,主要有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主的北方流派和以上海青年话剧团为主的南方流派。人艺成立于建国后,第一任院长是曹禺,代表作品为曹禺、老舍的剧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茶馆》等,之后又培养了于是之、英若诚等话剧演员,代表作有《小井胡同》、《推销员之死》,形成了真实质朴的表演风格,舞台语言以京味语言为主,表演以生活化、真实化为理想,具有极强的京味儿平民真实化的风格。而上海青年话剧团在建国后由夏衍、黄佐临等人负责,60、70年代代表作有《无事生非》、《孙中山与宋庆龄》、《人生》、《勿忘我》等,其表演风格综合性强,强调舞美舞台效果,内容重视经典和城市新生活。南北流派不同的话剧表演风格从群落生态角度解析可知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在群落中,个人与群落生态是统一的,这就提供我们进行话剧个案研究时关注群体生态与个体的关系研究依据,对话剧艺术史的研究极有价值。

2.社会环境因素对话剧发展的影响

艺术生态实质属于社会生态体系,社会性因素占据艺术生态重要的位置。社会性在自然生态中实质就是物群、群落的人性化。社会因素对话剧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主要的社会因素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等等。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来说政治因素影响较为明显,话剧最初的萌芽“春柳社”即是爱国青年借文艺对国内抗战的支持,李叔同等人建立剧社即是看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中诞生的新剧形式新颖而创办。建国前的民国话剧也多以反映政治立场、宣扬政治目的为主要内容,如欧阳予倩的《怒吼吧,中国》,夏衍、宋之、陈白尘等人的《血衣》、《乱钟》等一些进步话剧,上世纪30年代是政治环境下话剧发展的较为繁荣的时期: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反映了对封建集权的批评和宣扬民主的政治目的;组建的中国旅行剧团一直排演坚持十数年,河北省的农民话剧进行有益的尝试;“红色话剧”在南方数个省区发展活跃,代表剧目有《红军》、《南昌起义》等百余个。建国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时期,成立了北京人艺、上海青年话剧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等,老舍的《茶馆》、《龙须沟》,焦菊隐的《蔡文姬》等都顺应了建国后反应社会主义新生活、反应人民精神面貌的政治目的,《红色风暴》、《战斗力成长》、《霓虹灯下的哨兵》更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之后十年浩劫是政治环境的影响导致话剧发展的断裂,7、80年代的复苏则带有对政治因素的避忌而从传统曲目、文学作品中找寻剧本内容。不仅如此,话剧对政治也有推动和传播作用,能够强化政治立场,快速宣扬政治内容,展现真实的政治生活。如老舍的《茶馆》在国外演出数百场,获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使人们通过话剧了解中国旧社会民众的生存状态,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国的民主化历程有真实的、更新的认知。

从话剧发展历程来看,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原因在于第一话剧承载了艺术传播的功能;第二话剧中的舞美、场设、道具等关涉经济的因素较少,可适当简化;第三从民国到90年代前中国文化娱乐内容种类较少,“看戏”是重要的文娱方式之一。

90年代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因素的影响弱化了,经济因素的影响随之加深,话剧的生态环境因素表现为商业包装传播。民众的文娱活动重心由戏剧转向大众传媒,话剧的生存环境出现了瓶颈,处于了发展衰落时期。此时应结合文学、宗教、政治等各社会因素对话剧的未来发展进行革新和推动。

综上所述,中国话剧的艺术外生态主要表现为族群交互影响下表演风格的稳定与差异、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发展风格特征。限于篇幅,主要讨论了社会影响因素中的政治与经济因素,却仍能看出话剧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在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中完成其生态互动平衡。

四、基于艺术生态学的中国话剧展望

中国话剧目前更多的处于实验话剧的阶段,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中国话剧的走向必然走向市场经济的生态范畴。从艺术生态观念来看,中国话剧的生态演替性已经表现了旧有的政治性较强、西方族群影响较重的话剧发展已走向衰亡,艺术形式的螺旋上升必然要求话剧从内容和表演形式上进行较大的创新和改革,开始新一次的生态演替。话剧现有物群的消弱必然由其生态性导向为更新的创新物群的繁荣。于是我们看到实验话剧在21世纪走入人们的视野,无论从包装、演员,还是场景、舞美都以观众为主,满足时代环境变换所产生的新的观者审美期待。

1.当代话剧艺术生态体系建构

当代话剧的艺术生态体系建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实践入手即是话剧排演方式的多样性。建立一个物种群落构成丰富、结构稳定,与地域人文环境形成良好互动的话剧生态群落。就目前中国话剧所处的国内环境来看,市场经济应是其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应以市场经济为目的,变革中国话剧的内容与表演方式,这一点可借鉴香港商业话剧的发展走向。港式商业话剧发展比大陆地区要早半个世纪,上世纪50年代港式话剧已经百分之八十完成了商业性、经济性的转型,制作了大批“休闲式”的历史文化话剧,其内容轻快跳脱,具有幽默元素,符合大众娱乐休闲的审美诉求,有《孟丽君》、《赵氏孤儿》等代表作品。80年代港式话剧已经自成风格,增加更多的幽默元素和笑料包袱,显示其“娱乐”特性,甚至可以强化话剧中的“口语”表演成分,将话剧从高雅文化的自我禁锢中转型出来,其内容和表演完全以观众为主,其潜在原因即是符合了商业运作的一般规律,当时的代表作有《白雪公主》、《撞版风流》等。大陆地区在当代这一开放式的经济和文化体制环境中,应逐渐增多商业话剧的构成。具体的生态体系建构应分为三个元素重建。

第一是机构的生态构建。内容有:保留发扬老国营机构的传统优势,如人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机构的传统、经典剧目的排演,以传承传统表演方式——如真实质朴的表演风格、具有地域特色的舞台语言等——为主要目标。此外应重建国营机构的市场与国际部,创新更多的实验剧;政策鼓励纯商业运营机构,给予话剧商业自营机构以政策鼓励,私营机构是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更能刺激话剧在新的国际语境中的群落特性的转型、成长与稳定。这一点如香港地区在8、90年代成立的湾仔剧团、台湾地区的80年代成立的表演工坊,都是纯商业机构,排演了著名的《取西经》、《暗恋桃花源》等剧目,显示了商业机构的优势。

第二是话剧表演方式和演员构成的生态构建。自身元素的生态构建与机构生态构建是一体的,商业型机构与政府型机构的改革都要求话剧自身的革新。如台湾的表演工坊在21世纪成立了子团对外表演实验团,专注小剧场和实验剧的排演,注重推出新剧作者的实验性产品。如从90年代开始的《这》、《红色的天空》都在国际进行了百余场的巡演,获得了成功。表演方式也应具有生态物群构成的丰富性,保留话剧以“话”为主的特色,增加民俗口语的融入,研究发扬更为丰富多样的表演特性:有真实性的表演,有虚幻性的表演,亦有夸张型、讽刺型的表演;其舞台场景的布置也应引入当代元素,加入流行文化、流行艺术的成分。不仅如此,演员的构成与宣传应多样化,应包装宣传传统老话剧演员,应引入明星演员,取得明星传播效能;可以增添与观者的互动效能,重视话剧排演的观众效果。

第三是话剧内容和类别的生态重建。话剧剧本的创作与排演是话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如宁夏话剧团,80年代后排演传统的如《哈姆雷特》的经典剧目,观众只有两人,还是文化界领导。话剧的排演创作与市场完全脱轨,想要创新话剧,需要对话剧内容,即剧本方面进行更新的生态建构。目前国内青年剧作家出现断层现象,很多剧团百分之九十是复刻经典剧目和照搬国外剧目,这样不可能创作出如国外象《推销员之死》、《贵妇还乡》等高水平剧目,所以当代话剧的内容生态构建应在经典话剧这一大树之外,培养次生林、灌木丛、鲜花、绿草、水生植物等其他内容物种:增添现实主义话剧、荒诞话剧、小品话剧、实验话剧、讽刺剧、意识流等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话剧内容。此外也应加强话剧周边产品的制作与传播,将经典话剧相关的形象、语言制作为玩偶、纸品、徽章等物质产品,进行贩卖与传播,既能起到宣传效能,符合观者的审美渴望与期待,又能产生经济动力。

除了话剧艺术生态的实践构建之外,艺术生态的理论构建也极为重要。应关注话剧批评理论的学术推力和传媒包装。如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微信等各种当代传媒平台,推出话剧综艺节目、选秀节目,让话剧批评大家走向观众视野,引导观众审美舆论导向,并增加明星传媒效能,让明星与批评家一起对话剧进行讨论批评,以脱口秀的形式让话剧成为观众文娱活动的重要心理期待构成。而严谨的学术批评更显得极为重要,陈世雄曾说话剧创作与批评是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批评应肩负起对话剧艺术创作的引导、帮扶作用,体现出实事求是、犀利的学术批评特征,这样才能刺激话剧创作的繁荣和活力。

2.话剧艺术生态体系建构意义与价值

建构当代话剧的艺术生态体系,是对中国话剧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是濒于衰亡的中国话剧重新走上繁荣的重要途径。艺术生态体系的建构能够在保证传承优秀剧目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话剧内容,对国民健康的休闲娱乐构成增添浓彩一笔,刺激国内文学创作。并在全球经济化的语境中将话剧这一“贵族”高雅艺术成为普罗大众的“平民”艺术,创作出富有生机、名种辈出的话剧艺术生态群落,成为浸淫到国人民众素质中的重要元素,能够提升民族艺术素质的整体水平,提升国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完善话剧艺术生态理论批评体系,深化艺术生态论的话剧研究,更新学术理论批评成果。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五、结语

曾与老舍相谈甚欢的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极为推崇“陌生化”的戏剧表演形式,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可见戏剧、话剧是见微知著的艺术形式,具有一花一世界的文化历史的承载功能。对话剧的艺术生态研究实质是对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以话剧作为现实主义的折射镜,放置于现实环境中为出发点的社会学性研究。艺术生态体系归根结底属于社会生态体系,是我们以生态学的方式来考察艺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艺术自身各部的动态组成,这种研究形式不仅可以更为生动严谨的对话剧本身进行历史演进形态的梳理、对话剧目前发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更能在关注话剧艺术的同时关注社会大环境的规律与变革,从一个视角了解历史的真相,以俯瞰的、动态、互为联系的科学态度观看自己身处的世界。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到的丹纳被归为历史文化流派代表理论家的言论一样,艺术生态观念实质一直是艺术理论家们持有的重要理论观,瓦萨里讨论佛罗伦萨环境中的诸多艺术家、房龙将地理与艺术创作统一讨论、丹纳把它称之为种族、地域和环境的“历史社会文化要素”,生态学的建立使历史上这些重要的艺术理论观念得到了系统式的整合,话剧的艺术生态论正是目前体系化、整体化艺术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

[1]曹龙兴.艺术哲学导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4,1.

[2]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4,4-6.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台湾:中华书局,1983.6.

[4]大卫·卡里尔.艺术史写作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5]梁艳丽.试论香港商业话剧[J].戏剧艺术,2011,(4).

[6]浦树柔.话剧百年的焦虑[N].瞭望新闻周刊,2007,(4).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2.

[8]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9]李蕾.试论“艺术生态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1).

[10]Arthur C.Danto.在艺术终结之后[M].台北: 麦田出版社,2004.

I234

A

1672-4658(2016)03-0144-05

2016-05-15

李杨(1984-),男,河北石家庄市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话剧生态艺术
话剧《坦先生》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话剧《二月》海报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生态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