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探讨研究

2016-03-03徐临宏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徐临宏

摘要: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潜心研究,达到学生质疑释疑、充分表达的一种尝试活动。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有机地渗透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87-02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育部教基?2001?6号)。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有不少历史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更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甚至可能所提问题太难,同时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视知识记忆,轻视问题思考,习惯了听老师讲解,习惯了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渗透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有机地渗透研究性学习,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需要。

1.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坚持三个原则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必须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空想象。二是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三是创新性原则。指导学生选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原有的实际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力求所选课题新颖独特,要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2.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探求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唯书本,不唯教师,不唯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使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例如学习郑和下西洋时,我启发学生对"七下西洋"有何看法。从教材上只看到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利用逆向思维法,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每次郑和出访都浩浩荡荡,物资耗费巨大,对大明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质疑问难,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另一方面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3.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如我在讲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时,首先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1)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3)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4)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5)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6)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自学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教师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从而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4.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历史知识的教学应当是基础,是历史教学整体目标中不可割裂的具体目标。没有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一切的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的能力也都难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无从谈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三个方面来梳理教材,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三是适当充实辅助材料。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被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敢于尝试和实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挥"组织者"、"促进者"、"引领者"的作用,我们就能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多地品尝学习的快乐,教育也将因此而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