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机制

2016-03-03安劲松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安劲松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本文就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的四个机制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四个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89-01

新课标要求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本文就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优势地阐述,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现实劣势,旨在引发对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寻求更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创设真正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的语文课堂。

1.合作中引入竞争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施竞争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能畅所欲言、表现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民主教学氛围。具体做法如下:让学生在新课之前通过预习找出在新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逐个尝试解决,对于多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结果,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归纳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竞争由此产生。

另外,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把出题的权利给了学生,变一味教师考学生为学生考学生,学生在弄清楚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后,由组内成员集思广益,保证题目的质量。答题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同学的"口味"。可以是必答题,抢答题等。即由出题同学自己选定其他同学回答,不一定选谁,不一定是哪道题,这样给全班同学以压力,全班同学都要认真学习,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学习可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小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强调集体荣誉,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并尽可能多地给予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渴望被老师承认和欣赏。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全班分组并给每个学生编号,在每节课上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个人量化赋分后再给每个小组进行打分最后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最佳表现组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整个课堂上呈现的是你争我抢、积极踊跃的气氛。

2.合作中引入众参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一定要保证全员参与,最大限度的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首先建立固定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 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彼此是一个学习小组,自己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二,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引导学生,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显得很盲目,甚至有些学生因逃离了教师视线而各行其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通过观察、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参与,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难点及学生参与情况等。

第三,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小组的一员,与他们一起读书、讨论、发表见解等,从而准确地获得第一手信息,更有利于杜绝学生的闲聊,更好地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以及将来不断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第四,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

3.合作中引入激励机制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尊重、信任、友爱和鼓励。

教师要学会交流和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

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

4.合作中引入评价机制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认为这种教学只争对优等生,从而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实施,教师评价和奖赏重小组、轻个体。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与高考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的形势来说,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作用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上也不应该否定。"升学考试从来是指挥棒,其他学科如此,国外也如此"我们说,这个指挥棒只要指挥得好,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就会更明确,语文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而提高。不过,现行的考试机制尚不完善,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这实际上也是由前面所谈到的"唯考"的观念所派生出来的,例如过分地看重了一次考试的作用;应试成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唯一目的;教学完全围绕考试作文章,忽略了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不同形式、不同等级的考试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逐步把考试渗透到各个年级(甚至初中、小学)、各个环节以形成覆盖所有学段的考试网络。考试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就只能围绕高考来应对,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就存在很大困难,学生和教师都不敢轻易用前途作赌注,家长更是会阻碍老师去实施这样的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