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城市化”的局限性及其性质界定

2016-03-02刘津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化

刘津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提出与发展,并从定义上、实践上和适用性上分析了“逆城市化”的局限性,认为“逆城市化”是不太符合长期的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的命题,并从定义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说明。认为我国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和要素向郊区、远郊或者向农村转移是城市自身原因、政府原因和经济发展原因等各方面综合的结果,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是城市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辐射区对城市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关键词:逆城市化 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提出与发展

(一)城市化的提出和发展

所谓的城市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的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它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范围的扩张,也可以是某一个区域自身拥有某种优势资源而不断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产业革命之后,城市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产业革命是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工厂,是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的一个过程。城市是产业革命的主要爆发地,由于工业化对生产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出现了城市周围的生产要素迅速的向城市集聚的现象。

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城市化使得社会目光过于集中在城市,而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城乡迅速分化并且不断走向对立的时期。城市化虽然有利于现代文明,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过多等城市病现象。

(二)“逆城市化”的提出和发展

“逆城市化”现象大致出现于“二战”后,西方部分国家大城市人口出现了减少的现象,大城市的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不断的向城市郊区、中小城市、乡村转移。“逆城市化”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提出,它是用来说明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城市的发展逐渐放缓,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不断的向中小城市、乡村集聚。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了著名的“S”曲线理论,该理论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加速阶段(城市化高于30%,但低于70%)、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率高于70%),诺瑟姆的“S”曲线理论进一步说明了,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必然会出现“逆城市化”,“逆城市化”被认为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我国大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引入“逆城市化”,并在这时期开始对“逆城市化”进行了研究。直到2003年左右,我国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在我国引起了更加广泛的研究。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是和西方类似的,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实现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但也有研究人员反对这一观点,认为我国当前的这一情况是“伪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认为我国出现的这些现象不同于西方,要区别对待,更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

“逆城市化”的局限性

通过对“逆城市化”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逆城市化”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从定义上来看,“逆城市化”是用来描述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乡村转移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它仍然是生产要素的一个集聚过程,是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一个重新分配的过程,这种要素的重新分配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等增长中心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使城市呈带状、呈网状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第二,从实践方面来看,“逆城市化”虽然减小了大城市的规模,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城市的数量,扩大了中小城市的规模,同时,一部分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第三,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和我国的“逆城市化”有一定的差异性,“逆城市化”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逆城市化”是西方学者在总结西方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时提出的,在西方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但是,在说明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我国是在城市化水平并不高,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的情况下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这两点与西方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具有很大的区别,出现这一问题一定程度是因为“逆城市化”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是西方学者针对当时的现象提出来的。

至此,本文对“逆城市化”提出自己的定义: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是城市在发展过程因为自身内外制约因素(例如,城市病、资本逐利、政府行为等),使得城市内部各种要素、资源、产业结构及分布、空间规模等在区域内的重新分配、优化的过程。

“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的原因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逆城市化”时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且城市化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城市化基本上步入稳步发展阶段,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是“逆城市化”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逆城市化”的结果。

“逆城市化”发生的原因。通过研究“逆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和事实可以发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化病”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失业、交通拥堵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城市病”的出现使得居民在城市居住生活的隐性成本增加,也使得企业在城市集聚的成本增加,因此,“城市病”的出现是人口和生产要素逃离城市的推力。

第二是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是“逆城市化”出现的拉力,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方面使得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农村和中小城市享受到的资源和便利程度基本上没有差异,这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口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

第三是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产业革命开始起,就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忽视,在“二战”后城乡关系的矛盾逐渐突出,并且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方向,开始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二战”后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城乡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英国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科技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逆城市化”的结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逆城市化”运动,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城乡经济之间的协调和互动,“逆城市化”正好做到了这一点。虽然“逆城市化”发生时,城乡经济是不协调的,但是通过“逆城市化”,资源要素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向农村和中小城市流动,这个过程是资源在区域空间内重新配置的过程。资源要素向农村和中下城市转移,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可以看到,所谓的“逆城市化”只是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重新分配,但是它仍然是聚集于一个空间范围,并且使得资源在空间配置上更加优化,更加有利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在减少,但是总体上城市人口的规模并没有减少,城市化率仍然是在上升。事实上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城乡之间的区别是很模糊的,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差距。因此,总的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城市化。

(二)我国的“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

我国“逆城市化”的本质是城市化,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没有实现,因此我国的“逆城市化”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我国的这种“逆城市化”要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复杂,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逆城市化”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压力、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同时也对政策制度的调整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这种资源的区域内的重新调整,也有利于其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我国“逆城市化”的原因。我国在2003年左右也出现了人口离开大城市向农村和其他小城镇转移的现象,但是其实质却与发达资本主义不同。我国的人口离开城市是因为无法在城市发展下去,只有被迫离开,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逆城市化”是人口的一种自愿行为。我国“逆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在这一制度下农民和市民身份的差别带来的是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和各种社会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无法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而长期处于城市的边缘,最后只有被迫离开城市,另谋出路。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大部分农民工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选择离开大城市,去中小城市就业或者创业。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需要这些劳动力,尤其是在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状况下,劳动力的流失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我国“逆城市化”的结果。我国“逆城市化”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府政策方面,政府在逐渐的放松对人口流动的户籍管制,并且也在不断的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化水平方面,虽然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在上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数量也在增加,并且大城市的人口也是在增加;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城市化仍然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中心,但是此时的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国“三农”正向着现代化发展。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城市进行重新定义,原有对城市的定义在描述现实时已经体现出来它的局限性,“逆城市化”的提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本文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政治系统、生态环境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在城市的经济系统中,不仅包含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它也是包含有第一产业的,因此,城市它本身是一个区域,它不局限于一个点,它还包含了它的辐射区,而“逆城市化”就是发生在辐射区内或者在辐射区之间。

参考文献:

1.段学慧.“逆城市化”还是“伪逆城市化”—基于中西方的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2014(3)

2.王旭.“逆城市化”质疑[J].史学理论研究,2002(2)

3.陈伯君.“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兼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4.杨建军.关于逆城市化的性质[J].地理科学,1995(3)

5.郑卫,李京生.论“逆城市化”实质是郊区化[J].城市规划,2008(4)

6.于奇立.解读“逆城市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3)

7.李翠玲.珠三角“村改居”与反城市化现象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8.张国平,籍艳丽.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

9.马长青.论我国城市化演化与新型城镇化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3(11)

10.赵晓罡,薛继亮.城中村改造、伪“逆城市化”与社会分层[J].经济体制改革,2010(6)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