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手妆点满楼香
——市级广播媒体在提高城市影响力中的作为探析

2016-03-02韩志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曹妃甸唐山广播

韩志强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 063000)

巧手妆点满楼香
——市级广播媒体在提高城市影响力中的作为探析

韩志强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063000)

地方广播媒体对外宣传工作中,通过省级、中央级广播播发本地新闻是重要内容之一,其效果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搞好对上报道,内容要有独到之处,还要建立简洁流畅的外宣联动体制和快速、权威、影响力大的多媒体渠道。

地级广播;对外宣传;内容独到;联动体制;快速渠道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中,“城市”不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活动中,都是一个最活跃的基本单位。影响力、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不可或缺。在如今的融媒体时代,地级广播媒体的作用如何发挥?笔者认为,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为上级广播媒体提供本地宣传素材,通过上级媒体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是一大宣传内容。同时,如今的广播媒体也把来自事发地最快速、最鲜活的“现场声音”作为最大的卖点。那么地市级广播如何把握好这两者的结合点,做好对上级广播媒体的宣传工作?笔者有一些粗浅看法。

一、市级广播媒体对外宣传内容要有“独食”

第一,外宣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本地特色。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把握好“本土性”的信息资源,即我们俗称的“独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大宣传效果。40年前惨绝人寰的地震灾害让唐山这座城市举世瞩目。40年来,唐山人民在重建、崛起、超越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震人文情感和地震文化。唐山广播就是抓住这一独特的视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通过省、中央各级媒体展示这座英雄城市的魅力。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创造了当年中国国产电影的奇迹,在电影热映期间,唐山这座在废墟上崛起的英雄城市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唐山电台与中央台河北站共同策划,以《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式在唐山举行为切入点,除反映唐山倾城观影的盛况外,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直播中国》等重点新闻栏目全方位地宣传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当年,镌刻着唐山24万地震罹难者的唐山地震纪念墙落成。每年公祭日,唐山电台都会从不同角度在中央台发稿,反映唐山的沧桑巨变。2011年,中广网还在首页为唐山做了抗震35周年专题报道,图文并茂。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唐山电台和中央台再度携手,于7月28日21点到23点并机直播,联袂推出两个小时的特别节目《凤凰涅槃》,并取得圆满成功,央广网也同步视频直播。节目特别邀请六位嘉宾作客央广直播间,通过他们的诉说,从不同角度回顾历史,见证唐山震后40年的沧桑巨变和发展成就。节目中,很多外地听众通过中央台微信、微博表达了对唐山的祝福,并希望能亲眼看看震后的美丽新唐山。为发酵宣传效果,配合唐山大地震纪念活动,《唐山地震四十周年:无法抹去的城市》《唐山地震四十周年:新唐山踏上新征程》分别在7月28日、7月29日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

第二,市级广播媒体要搞好外宣,“宣什么”也要重要考量。首先,要围绕省台、中央台宣传主题,选取宣传内容。从内容上讲,中央台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其选题重点是党和国家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工作重心。要借助中央台搞好外宣,就要求我们吃透“两头”:一方面吃透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关注中央工作重点,了解中央台编辑思路;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把握当地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当地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时闪现的“亮点”,做到两者有机结合。2015年4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刚要》对外公布,中央台给予了重点关注,唐山曹妃甸作为河北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的地位凸显,唐山电台积极与中央台合作,在京津冀协作发展的报道中加入唐山的元素。5月2日,中央台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时》,唐山的内容在稿件中占有重要分量。此外,我们还自己挖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报题,《华北第一个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曹妃甸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日前通过验收》《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将于年内开工》《河北曹妃甸今天宣布上马大石化项目,重点控制安全、环境风险》《河北日前和北京集中签约,包括卫星研发和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户曹妃甸》等稿件相继在中央台重点新闻栏目播出。

选准新闻事件、突发事件、大事件作为对外宣传的突破口,也是地市台外宣的一个快捷方式。要把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放在大的背景下去考量,筛选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事件,跳出当地的视野局限。2009年,中国唐山曹妃甸论坛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高端论坛,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事件”,中央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给予了重点关注,唐山台更是借助这一平台,与到会的中央台记者密切合作,在做好事件报道的同时,对论坛举办地“曹妃甸”——习近平总书记命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给予了重点关注。2012年年初,黄渤海的严重冰情使众多港口无法生产作业,但唐山台记者采写的在《全国新闻联播》播出的《唐山曹妃甸港区深水不冻 为南方电厂抢运电煤》录音报道,让十一五期间全国最大的港口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被世人熟知。2014年,北控水务集团的北控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在曹妃甸竣工投产,并实现向曹妃甸市政管网供水。5年后,淡化后的海水符合国家108项最新饮用标准,通过管线直接输送到北京,而到京的成本大约是8元/吨左右。这条新闻在中央台滚动播出后,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成为当天刷屏消息。如今,曹妃甸已成为既“抗震精神”之后新唐山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二、市级广播媒体外宣工作链条要“协调联动”

多年来,唐山台进行机制、体制改革,设立外宣部,挑选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多名记者专门负责对三、市级广播媒体外宣需建立快速、权威、影响力大的多媒体渠道

上联络、对上宣传,新闻采访部、编辑部、新闻评论部全力配合,在涉及对上稿件的采编过程中,新闻中心的各部人员统一使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部门对上,全台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对上宣传体制,形成了强大的外宣攻势。这就好比,上级台是到饭店吃饭的顾客,外宣部是厨师,全台的记者是饭店的采买。厨师按照顾客点的饭菜品种,在采买准备的原料中挑选,原料越丰富,厨师越游刃有余。反过来,如果让厨师自己一个人去采买,就会频频出现类似小沈阳“这个真没有”的尴尬。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依托台各新闻部室现有的资源,才能做到“点什么有什么”而不是“我做什么你吃什么”。涉及新闻采编的部室应该是全台采编业务最强的一个团队,这样才能适应外宣稿件“精”的这个最基本要求。其次,这个团队掌握着最广泛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是新闻最早的获得者,同时,多年与各职能部门的磨合使他们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外宣稿件“快”的要求,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力和信息资源的浪费。按照这种流程运转,6年来,唐山电台的对外宣传工作年年迈上新台阶,唐山台在中央台“中国之声”全国地级城市台用稿排名中也名列前茅。

信息传播广、速度快、媒介多是当今融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类新闻媒体都在打造集音、视、文于一体的综合信息采集发布平台,以适应受众的需求变化。目前,省级、中央级的广播媒体不仅在节目形态上不断变革,在创新传播方式上也不断试水,从网站、微博、微信到客户端,集文字、图片、音响、视频于一体,进一步突出了新闻性、现场性和分析性。广播记者靠一台录音机走天下已成过去式,广播记者将按照参与新闻事件的程度,把一个新闻“食材”做成多道各具特点的美食,端上各个顾客的餐桌。这就需要地方记者与各个平台建立起快速、权威、影响力大的多媒体渠道。2016年7月26日,唐山一居民小区发生煤气管道爆炸,记者迅速将核实清楚的简短消息配上图片在中央台的微博发出,然后在通过整点新闻、网站、微信跟进,快速、权威地发布救援进展情况,安抚了民心,杜绝了谣言的滋生。除本台的“采买”外,还可以把本地其他媒体、其他部门全部纳入采买范畴。唐山台外宣部门目前就与当地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建立了信息资源采集互补机制,我台记者没有采到的信息,可以在其他媒体中得到选题、立意、采制方面的借鉴,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无稿可宣”的局面。

G229.27

A

1674-8883(2016)17-0263-01

猜你喜欢

曹妃甸唐山广播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王大根
崛起的曹妃甸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