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失真现象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舆论传统媒体时代

吕 蕾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山东 青岛 266001)

探析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失真现象

吕蕾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山东 青岛266001)

自媒体的草根属性使得新闻“全民DIY”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也给新闻这一特殊的信息形式带来了一定的传播风险。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新闻失真在自媒体时代的发生原因以及如何规避新闻失真这类传播风险。

自媒体;新闻真实性;新闻伦理

人人都是记者、新闻“全民DIY”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网络所组成的自媒体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向公众发布信息。自媒体凭借自身门槛低、传播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在传播领域另辟蹊径,迅速发展。以个体为中心的大量真实的图片、影像、声音以及文字描述等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被迅速传播,其信息的迅捷性、现场性、多维性以及细腻程度,让传统媒体难以企及。另一方面,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也给新闻这一特殊的信息形式带来了一定的传播风险。

一、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风险被放大

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介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播渠道单一的局面。但是,在人们自由表达观点、尽情宣泄情绪的同时,许多未加证实的信息也蜂拥而至。这些信息的传播,轻则混淆视听,误导受众,重则引发网络争论,甚至酝酿成恶性事件。身处自媒体时代,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离真相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呢?

任何媒体都有新闻传播失真的风险,只不过自媒体特有的草根属性和交互属性使得报道失真更容易发生。媒体人最重要的职业准则是秉承和坚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彰显“社会公器”的价值归宿,体现舆论监督的现实意义,不虚美、不隐恶、不夸张、不炒作,谨守传媒人职业规范,做到自律。

而自媒体最大的弊端,就是各种利益可能会破坏媒体人的职业准则,干扰媒体人对事实的客观陈述。严重的就是虚假报道、夸张报道甚至不报道;轻微的则是表面看似陈述完整公正,实则在偷偷搞小动作,比如陈述的简略、用词的不当、故意遗漏细节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进行主观判断。

有时群众看到的所谓的真相,其实就是大多数人希望的那个结果。而相信的人越是多,就越加让人以为是事实。网络传播新闻的速度是惊人的,特别是一则颇有吸引力的突发事件,在传统媒体的记者还没有来得及采访时,信息已经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网络热点。但是,“三人成虎”的传播规律也使得网络上大量未经严格考证的新闻被传播出去,经过多次传播的信息可能与最初的新闻事实大相径庭。

二、合理介入自媒体的舆论发展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事实,新闻也就无所谓新闻。新闻报道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这一原则无论是对于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传统媒体从业者,还是对在自媒体时代不断扩充的公民新闻人都极为重要。主流媒体传播或评论任何一起事件,应始终以事实为根据,不可为错误的舆论提供传播端口,不能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而是应合理介入自媒体的舆论发展。

不管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从未放弃对新闻真实 性的坚持和对媒体公信力的追求。新闻真实性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在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更要起到引领作用,自觉用政治眼光看问题,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再者,认识任何事物从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很多新闻事件已表明,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未必如人们最初所判断的,甚至会出现反转。碰到反常的事件,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那么急于义愤填膺,鞭笞所谓丑恶,真相最终总会慢慢浮现出来。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每个参与者都应不信谣、不传谣,不虚构夸大事实;尤其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更应该坚守职业操守,牢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放下浮躁的心态,抽丝剥茧,不断去追寻和挖掘事实。

三、建立舆论导向净化传播环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催生了舆论的多样化与丰富化,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了“发声”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它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传播风险。目前网络环境下的自媒体数量庞大,某些自媒体为了追求传播速度和点击率,就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建立主流舆论导向,加强监管力度,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首先,有意识地对网络平台进行舆论监管,特别是要注意公众或新闻从业人员的不实信息传播,如有发现应及时予以澄清,避免不实信息进一步传播影响公众的判断,同时,要责成不实信息传播者负起相应的舆论责任。在自媒体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条文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监管职能,以减少不实信息在民众中传播的几率。

其次,构建适合我国新闻体制的新闻伦理,并将其落实到新闻实践当中去。如今的自媒体发出的声音,某种程度像先秦的诸子百家。虽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宣扬各家观点无可厚非,但人作为个体,素质千差万别,各个自媒体也良莠不齐。自媒体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工具,它也是一种价值观、道德观的体现。

最后,建立主流舆论导向。大体说来,自媒体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意见领袖,一个是信息平台。意见领袖就是有影响力的个人品牌,而信息平台就是如科技资讯、每日新闻这样的平台号。前者的价值是影响力,后者的价值是传播力。影响力的作用是影响群体,传播力的作用是把消息扩散。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充当新媒体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也会让公众看到正确地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这就是“领袖意见”效应,让民众在提高认知的过程中跟随“领袖”传播新闻,以正确的方式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价值。

[1] 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 李夏至,郭镇之.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发力[J].新闻战线,2012(6):6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2-76.

[4]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丹).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2-55.

G206.3

A

1674-8883(2016)17-0228-01

猜你喜欢

舆论传统媒体时代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