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环境教育

2016-03-02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高敏洁

学苑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意识环境教育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 高敏洁

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环境教育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高敏洁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如大气污染、酸雨、雾霾、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繁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方面协调发展,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危害着人民健康。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把初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责任重大。

中学地理教学有机融入环境教育

中学阶段,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中学各学科中,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以独有的学科特色在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但是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知识浅显,零散地分布在某些章节中。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地理课这个主阵地,在地理教学中有机地融入环境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素养、挖掘环境教育素材

地理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向导,是组织者与实践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承担着环境教育的重大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环保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环境教育涉及面广泛,教师必须拥有全面系统的环境知识。应从多渠道收集资料,了解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现状,了解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扩大信息量。

钻研教材,整合教材环境教育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素材,发挥地理学科优势,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环境教育的实践性。从身边的环境问题谈起,更能激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挖掘其环境教育功能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借助多媒体,利用播放光盘、上网搜集资料来精选典型、生动、有趣的环境教育素材,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机统一。

突出人地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灵魂与主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摆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放开手脚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和灵活的处理。

在区域地理部分,自然环境特点和居民与经济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只有依据新课程理念,大胆实践新教材,才能使两部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突出“人地关系”。

三、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窗口,宣传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参与实践,发挥地理老师的指导作用。例如,利用墙报、校刊、宣传栏、广播站等校园文化窗口,为全校师生营造环境教育的氛围,帮助学生自觉接受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素质是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学生从小具备“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环境素质。利用环境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环境教育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够寓教于乐,又能够向同学和老师们普及环境知识,进而起到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作用。

四、走出课堂,积极参加户外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如果说地理课堂是我们向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小舞台,那么生活则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大舞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以课外小组主题活动的形式,观察、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调查家乡附近河流、湖泊、池塘发生的变化及原因;对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如调查当地居民生活废水的处理情况、固体垃圾的分类及废弃垃圾的处理情况等,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感受各种环境问题,深刻体会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巨大威胁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迫切性、艰巨性,端正环保态度,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通过考察调查又能帮助学生掌握环境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搜集资料阐述观点,明确立场,倡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学生看待问题往往有其独到之处,我们提倡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好的建议和做法,收集整理的有关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小论文,进行探讨和交流,使环保意识得到深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论文题目,例如,在结束《地球上的水》《天气与气候》等这些单元或课题之后,可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或绘制漫画、拍摄身边环境的有关照片等,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如“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营造绿色城市,呵护绿色家园”等,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评比,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中学生写小论文难度比较大,但是学生兴趣浓厚,这样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从多方面收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总之,环境教育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了地理教学的时代气息与历史重任。地理教师要在把握好中学地理教材的同时,在教学中有机融入环境教育的理念,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地理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也希望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关爱家园,保护家园!

猜你喜欢

意识环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题解教育『三问』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