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
2016-03-02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黄小英
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 黄小英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
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 黄小英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活动,还应当涵盖数学活动的开展。一些教师也不仅仅在研究课程教学,还在研究数学活动开展的途径和策略。本文之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课题研究,有着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数学教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数学已不局限于数学课程,还出现活动课程,尤其还在数学和活动课程之间内核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是,在数学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着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拙于笔端,期求抛砖引玉。
一、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学生具有主动性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其前提是数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活动去积累经验,其关键应当是学生必须主动参与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参与的数学活动,其活动当有一定的兴趣,要能够紧紧拴住一个个小学生的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其活动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能够让学生活动起来。倘若,让学生去开展的活动缺乏兴趣和可操作性,那这项活动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生也就不可能去比较主动地进行活动,虽然,在一些活动的进程中,也能够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但总不比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强。要想让学生所开展的数学活动具有浓烈的趣味,要想让学生所开展的数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从相关意义上讲,所设计的数学活动需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和相关。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圆柱的体积》,就让学生进行比较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具体活动,是学生都可以去进行的。如让学生去想方设法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这个时候学生便将自己预先所准备的圆柱之底面进行平分,先是分成8份,然后切开,再拼起来,学生便产生这样的感觉,多么近似于长方体。会不会就完全近似于长方体呢?学生便继续去将圆柱进行平分,这时分成了16份,接着又分成32份。学生们分后切,切后拼。其结果是学生在自己主动进行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地形成这样的经验:把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几何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当学生比较理想地形成这样的经验后,则游刃有余地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学生具有合作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想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是我们所有目共睹的。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也需要学生能够比较多地开展具有合作性的数学活动,当学生能够去比较有意义地进行合作,那所能够呈现出来的理想结果是,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精神——团结、友爱、互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奇迹——智慧的生成,学生在合作进行活动中,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荡起相当靓丽的思维涟漪,迸发出比较理想的思维火花,形成出相当深刻的活动经验,积累起十分丰富的数学经验。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获得比较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进行具有合作意义上的活动,如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就让同位置的前后四名同学一起进行观察基础上的合作研究。让学生具体观察后,进行比较独立的思考,再让学生进行组际间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交流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所交流出的方法还不尽相同。
三、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学生具有探究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经验的积累,其关键应当是积累经验,积累经验经历不到探究的过程,这样的经验积累是不具实质意义的,其经验也是不可能在学生脑海烙下深深印记的。对此,在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中,我们所做的思考和得出的结论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学生具有探究性。学生具有探究性,应当涵盖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活动内容的颇具探究性,其二是活动者的颇具探究性。我们所思考的是,两方面都必须考虑。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活动内容的颇具探究性,这是基础性的问题,没有内容的可探究,学生去探究什么?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力图其内容的可探究,也力图内容的深度探究。现在的商家都流行挂着打折的招牌,顾客也期望购买打折商品,就是小学生在购买相关文具或玩具时也期待着享受打折的优惠。如教学《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跳蚤书市的活动,去探究出相关打折的含义,如8折和83折的区别等。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围绕着《趣味数学》进行相关打折方面的交易,在活动时,学生比较全身心地投入探究。在相互之间的交易中,大家比较有意义地探究到这些信息内容:自己买《趣味数学》必须花的钱数,自己所花的钱是原价还是现价,比较清楚地知晓《趣味数学》的现价和原价之间的关系。在相互之间的交易活动中,学生还比较迅速地发现进行《趣味数学》交易过程中其交易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整个探究过程令我们欣慰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实现主动意义上的探究,实现学好数学信心的增强。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之课题研究,经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已经获取了一定意义上的阶段性成果。但还应当向着纵深的方向去研究,虽然进行课题研究的道路不是十分的平坦,而且也完全可能就是那样的荆棘丛生,但只要我们披荆斩棘,课题研究的前景将会是十分的绚丽多彩。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